•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公安刑警大队长某某

    时间:2012年10月0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乍看上去,*的质朴、平静,有点不太像刑警大队长。通常印象中,刑警大队长应该是风风火火、冲冲杀杀、也多少有点咋咋呼呼。记者这么问他,他笑了,用一口*话反问道:你是画脸谱呢?

        好学善思  崭露头角

        ****年,*考取了*省人民警察学校。他不吸烟,不喝酒,不好闲聊,在课堂上如饥似渴地听讲,休息时间则爱买报刊杂志,对上面的侦破通讯之类的文章格外感兴趣。他会剪下文章,在旁边写下感想,有收获,有反思,有质疑。

        有句名言,叫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毕业后,被分在派出所工作。一天,盐山县望树镇魏庄村发生了一起杀死两人的恶性案件,歹徒把油漆泼在死者身上,企图焚尸灭迹。当时,*被临时抽调到专案组参与侦破。进入现场后,*听技术人员说墙角有一枚可疑的足迹。他过去仔细地看了,发现那枚足迹的前脚掌很特别,钉着小推车外胎。这枚足迹一下子就印在*的脑子里了。

        走访中,*发现受害人的邻居于绍水(化名)有扒寡妇门、听新房的毛病。*找到于绍水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拉土,表现得相当镇静,对答如流。*不动声色地把他从上到下看了个遍:穿的衣裳不算干净,可鞋子挺新。于是,*跟战友悄悄定了个对策,*到那个姓于的家看看,战友则留下来继续询问有关情况,虽然不控制自由,但做到外松内紧,姓于的假如要跑,必须能够控制的住。

        来到怀疑对象的家,*心里一下子有了底,屋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说明生活很拮据。假如案子是他做的,这个人极有可能舍不得扔掉作案时穿的鞋。

        *没有漫无目的的翻找,而是把心思放在灶膛、柴伙堆和粮食囤——那些能藏匿小件物品的地方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他终于从粮食囤里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把鞋揣在怀里,赶忙往地里跑,把嫌疑人控制住。随后来到指挥部,把那双鞋往桌上一放。技术人员一下子就认定,这双鞋就是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穿的。

        领导说,景洋,快去抓人,千万别让他跑了。

        *说,那小子就在门口铐着呢!随后,警方从嫌疑人的指甲缝里发现了微量油漆,案件圆满告破。

        ****年*任探长,因屡破大案,被县局通报表彰,被地方媒体誉为“神探”;****年他任中队长,全力投入那一年的全国大追逃,并和局长签订军令状,租用农用三马车,跑遍**多个窑地,抓获了省督杀人逃犯王景华……

        笔耕不辍,共同提高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一次次在侦破案件中大显身手,绝对不是“碰巧”。*说,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全身心地去热爱,只有热爱才能保持工作激情。同时,警察要在不断学习中成长,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学习不是死学习,而是要深入思考,发现规律。

        ****年,*到望树镇当派出所长,不到一个礼拜,他就接到报警**多起,大部分是夜里丢猪、丢羊、丢粮食的。*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就琢磨着得想个办法,改变夜间发案高的问题。经过十几天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出在打防控机制不健全上。半夜里,警察下班睡觉了,小偷蠢蠢欲动溜门撬锁。为了增加与现行犯罪的碰撞率,*决定建立“夜警巡逻机制”。每天晚上,派出所指定一位民警带班,每个村子和大型的工厂抽调两位治安积极分子,他们开着警车、闪着警灯,在重点村镇和路段巡逻。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巡逻队抓获现行盗窃嫌疑人**名,盘查过往车辆时抓获流窜犯罪嫌疑人*名。

        这件事被《沧州晚报》记者发现了,采访后刊登在报纸上。文章引起时任盐山县公安局长的注意,他专门打电话过问此事,并且决定对*通报表扬。后来,沧州市公安局还专门在望树镇派出所开了现场会,推广他们的做法。

        ****年,*挑起了刑警大队长的担子,肩头的责任更重了。工作中他发现一些新同志经常因为经验不足而走弯路。于是,他就有把自己的破案经验总结出来的想法。“总结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提高,也可以给年轻同志们提供点经验、思路,大家共同进步。”

    可是,想得头头是道,一到要写在纸上,手里的笔就沉重的拿不起来,甚至一天也写不了几十个字。*很苦恼。有一天,他正在看荀子的书,上边有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再一看注释: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他善于借助外物罢了。那一刻,*“恍然大悟”——要想把那团乱麻一样的东西整理出头绪,就必须想装东西一样,得找一个篮子,而一个可以提纲挈领的标题,就是那个“篮子”。

        于是,*把十几起不同案子,归纳成七个层面,并用“善假于物”,“物”尽其用这根主线穿起来。****年*月的一天,他接到一位警院同学的电话,说在《中国刑事警察》****第*期上看到*的文章。之后,他又陆续接到很多电话,都说那篇《刑事侦查要善假于“物”》的文章,对实战很有指导意义。

        铁血刑警  柔情执法

        铮铮铁骨的刑警,似乎与柔情有一定的距离;掷地有声的法网,似乎与仁爱无缘。然而在执法实践中,刑警、法网、柔情三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

        ****年,“清网行动”结束后,*始终惦挂着一个人。他叫*,****年,他曾因多次盗窃耕牛被盐山县公安局上网追逃。****年*月,经过民警的劝导,*在村干部和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由于*的妻子有些呆傻,身边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极度拮据。

        ****年春节期间,*带领民警到*家中进行回访时,发现*的妻子已经瘫痪在床,生命垂危。从她家回来,露天的房顶、砖砌的地柜、没有玻璃的窗户——那幅惨状,连续数天在*心头挥之不去。

        思量再三,*决心要伸出援手,于是他找到县阜德医院的董事长*,说服他答应免去一切医疗费用,为付妻进行治疗。经过医院精心的救治,付的妻子终于康复出院,现在生活已经能够自理。

        此举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和战友们拎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去*家探望时,很多群众自发地帮忙拎东西;在民警们给*的妻子拿出慰问金时,有些街坊四邻激动地眼里噙满泪水;当***车接上*的妻子出村去医院时,几乎在家的全村所有人都出门相送。村支部书记付建军说:“说句心里话,*身犯王法理应被抓,警察却对他的家庭这样关照,我们全村感谢共产党!他们的举动不是代表你自己,是代表着党和政府啊!我这话绝不是戴高帽,是发自肺腑啊!”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就是说,仁是人的一种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固有的情感,这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就是仁爱的心理依据和主要内容。

        *说:“刑警的职责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工作的落脚点就是,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打击犯罪,使群众安居乐业,是我们的主业,丝毫不能放松;立足岗位实际,帮助弱势群体,体贴关怀危难百姓同样是我们神圣职责!心怀仁爱,责任就会到位;只有全方位地履职尽责,仁爱的光辉才会光芒四射。”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市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二)
  • 下一篇:记公安刑警支队长某某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