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公安痕检专家某某
“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大家可能不了解,但要说起*‘*系列爆炸案’;*‘*•**’特大铁路爆炸案;‘**、*、*、*系列杀人、抢劫、抢劫案’;*市系列杀害民警、抢枪、持枪杀人、抢劫银行案等,可是无人不晓。这些特大案的最终告破,这位我省著名的痕检专家可是功臣……”
站在“推介会”的舞台上,面对主持人和观众,*依然还是没有太多的话。但这位不善言辞的刑侦专家说起话却是非常严谨,条理清晰,就像他对待工作一样,有条不紊,点水不漏。 有人说*木讷、有人说*太老实。的确,他从不争名不求利,这个看似只会实干的老实人,外表和内心有着同样的淡然。 *从事痕迹检验工作**年来,参加了全省***余起重、特大案件的现场勘(复)查工作,检验鉴定了****多起各类案件中的各种疑难痕迹物证,出具无差错鉴定书****多份,分析意见****余起,为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证据。而他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危险爆炸物就有**枚。 从这一组简单的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从警生涯的工作量和作为痕检专家的权威和奉献,但谁又明了在这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他自己在其中所体会到的大快乐和幸福?他所追求的更是他存在的真实,一如他的工作,不容许有半点浮夸和虚浮。 *有一本很普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所出的一些案件的现场情况,上面画满了各种符号和现场方位示意图。每起案件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侦破故事,当然还有他的辛苦。 现在省厅痕检室只有*个人,其中一个是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所以无论哪有案件需要省厅痕检技术支持时,往往都是他一个人去。前些年他一年出现场四五十起,这些年,由于各市公安机关都培养了自己的专业人才,他出现场少些了,但即使这样,一年也要出二三十个现场。因此一年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外“漂”着,而更多的时候是在现场“蹲”着。 以****年*月为例。*月*日*某政府单位办公室主任死亡,*月*日凌晨接到指令, *点多*就赶到现场。到中午,通过细致的现场勘验,基本确定死者为自缢身亡,等尸检结果一出来就可以定性。傍晚快要吃饭时,华北石油购物广场一家德基餐厅发生爆炸,饭还没来得及吃上两口,*就又出发了。晚上**:**多到达*,连夜勘察现场,通过对现场遗留物进行分析,最后定性为遥控爆炸装置所致。在*呆了两天,刚回*,*月**日*汽车东站发生纵火案,他又连夜赶往*…… “**”奥运安保期间,*月**日*就奉命赶往*参加“长城*号”系列演习的最后一个科目——处置化工厂爆炸恐怖袭击。在这次演习中*的主要任务是对核厂区、周边地区及道路实施搜排爆,并对搜排爆实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这次反恐演习中,他和省市搜爆人员一起沉着应变,灵活处置,成功排除由“恐怖分子”安放的**个爆炸装置,确保了整个演习的圆满成功。*月**日演习结束后开始总结,*月初*就又提前进驻秦皇岛奥运分赛场。针对秦皇岛赛区场馆、运动员训练场的安保工作,他发现并提出**个问题及安全隐患,提出的**条建议被采纳了**条。 ****年六七八月他整整在外忙了*个月,而这几个月也正是他儿子高考和报志愿的关键时刻…… 在我省大部分大要案和有争议的案件,*都会被指派和被请到现场。而很多案件经这位痕检专家的“诊断”就能很快定性。 ****年*月**日凌晨,任县段王村有一辆汽车起火,车内有一被烧的尸体,当地警方摸到线索,认为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意外事故,怀疑是杀人烧尸,但苦于没有直接证据,请求公安厅派专家进行技术支持。*月*日,作为专家组一员,*到实地进行详细勘验,根据发动机仓内靠近方向盘一侧电路板完整,但与之相连导线外附着的塑料残留物未发现导线熔化粘连现象。发动机仓内遗留的铝质多层隔热板残骸靠近驾驶室一侧有熔化现象,靠近发动机一侧却没有融化等现象。*很快给出“排除发动机仓内导线短路熔化引起着火的可能,热源应由驾驶室向发动机蔓延燃烧”的定论。也就是起火点在驾驶室,因此这并不是因为事故造成的自燃,而是人为纵火。有了技术上的定性,嫌疑人很快被绳之于法,受害人得以沉冤昭雪。 ****年**月*日晚上*点多,高碑店小陈庄村乡间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驾驶***摩托车的冯某在与对面行驶的一辆拖拉机会车时撞到路边的一棵大树上致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在交通事故处理上死者父亲多次到省市“讨说法”还到*上访。****年*月**日,公安部和省厅联合组成专家组进行实地会诊,专家组调取并审阅了事故卷宗材料,复勘了事故现场,并到停车场重新提取了两辆相关车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验分析,最终确定摩托车与拖拉机未发现接触痕迹。 在现场勘验时,死者家属看见*这位专家一丝不苟地勘验,当时就上前讨要了电话号。刚回单位,*就接到死者父亲的电话,*一点点一条条进行耐心细致的答复:“你说摩托车车把为什么弯曲?那肯定是因为外力作用,可能是摩托车摔到地面时的回力造成的,如果摩托车与拖拉机相撞,以当时的车速和物体重力必定在拖拉机上留有擦痕或滑痕,而拖拉机上没留下任何痕迹……你也看见了我们是怎么工作的,我既不认识你们也不认识对方,你儿子那么年轻就出了意外,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当时下雨,路面比较滑,对面的拖拉机前面有一个大灯是坏的,可能在会车时突然晃眼造成的,但咱们要注重证据。我们的确没发现任何哪怕细微的两车相碰的痕迹……”电话打了将近*个小时,对方从最开始的敌意到最后变成了信任。 因为很多有争议的案件都要经过*最后“盖棺定论”,因此这样的咨询和质疑*遇到的多了,无论是电话还是找上门来,他都会从专业上技术上不厌其烦地逐一进行解答并从心理上疏导。 在这次“公安英雄”推介会上,主持人对侦破流窜四省、连续杀害**人的*系列杀人、抢劫、强奸特大案件非常感兴趣,在提起串并次系列案的过程中,*不畏权威坚持自己的现场足迹分析的观点,主持人问他是否“很执拗”,他回答说他生活中很随和,在工作中尤其是现场勘验工作,他只秉承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在节目采访最后,*又特别强调:侦查破案,绝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我也是做我应该做的,我会做的! **年来*不迟到早退,几乎没有请过假,这个沉默寡言的痕检专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从来没有跟犯罪分子短兵相接过,但他却多次面临生死的考验,通过他的努力破获的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无以数计,他就是这样秉持着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默默履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