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搞好公安文化建设提升公安队伍软实力

    时间:2012年10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温暖、文化是一种力量!公安机关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就是培育和弘扬忠诚可靠、团结奋进、英勇善战、秉公执法、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公安文化建设所培育出的公安民警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对公安工作的发展和促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公安文化建设的内涵

        ㈠什么是公安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那么什么是公安文化呢?

        一提起公安文化,一些人就会想到琴棋书画、吹拉谈唱等文艺方面的内容。其实,公安文化的内涵决不仅仅是这些,而是有着更加深刻和更加宽泛的内容。

        所谓公安文化,是指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在管理人民警察队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特点的一种行业文化,它包含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其核心是警察精神,基本构成要素是外层行为文化、中层管理文化和内在的精神文化。公安文化和当代中国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公安文联主席*同志对公安文化下的定义是:公安文化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承接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脉,伴随着公安斗争实践和公安事业发展进步,在各种磨砺,在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生成和成长起来的具有英雄文化,法制文化,廉政文化精神特质,和剑胆琴心艺术风格的战线文化。

        文化具有地域特色,黑龙江的公安文化少不了肥沃黑土地的滋润。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抗联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铁人精神;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坏境中培育和锤炼出来的北大荒精神;加之移民文化、知青文化、域外文化以及寒地黑土、大草原、大煤矿、大森林、大油田的粗犷之风和生活在黑土地上人们的豪侠之气,这诸多的因素形成了黑龙江公安文化的独特风韵。

        ㈡如何加强公安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和宏伟目标,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和我们国家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建设新时期的公安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公安文化建设实质是形成统一的警察意识,建设的对象就是每一名公安民警,是为了升华民警的思想意识,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警察为中心,从爱护警察的身体和生命,尊重警察的人格与人性,保障警察的基本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角度出发。焕发警察内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战斗力,从而来推动公安文化建设。

        孟建柱部长曾说过:“要牢固树立文化育警理念,大力发展公安文化。”*同志认为目前公安文化与现实相比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与百万公安民警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二是与公安民警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不相匹配;三是与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地位、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相对称。”

        公安部和省厅都很重视公安文化的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家群,黑龙江的作家群势必对公安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有的地方公安机关还没有成立公安文联,我认为要搞好公安文化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安文化组织队伍,也就是说成立公安文联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之举,之后再成立文学创作、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专业分会;这样才能把相关的文艺人才组织起来;在此基础上,多开展些文艺交流的活动。为了持之长久地促进公安文化的建设,我们应将公安文化工作纳入了整体公安工作的考评范围。地级公安局公安文联下属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也应成立公安文联分会,创建“一个组织领导机构、一支专兼职人才队伍、一个办公活动场所、一个套整体工作规划、一项经费保障制度、一项绩效考评制度”等“六个一”工程。这些长效机制建设会使公安文化工作摆脱因领导好恶而兴衰、处于公安工作的边缘化地位的被动局面,保障公安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搞好公安文化工作,还要有相应的媒体阵地。新疆兵团农二师公安局主办的《楼兰利剑》、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主办的《余杭警坛》、*市公安局主办的《人民警察》等杂志,虽都是内部刊物,但给民警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这样的园地对公安文化建设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有条件的公安机关还应成立公安文化会展中心和创作基地。

        为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还应力所能及地在办公楼内的走廊、内室的墙壁等部位都悬挂了与公安民警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关的名言警句,创建荣誉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展览室、音乐演唱厅等文化场所,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及基层所队开办公安文化专栏、网站或网页等。这些文化阵地对陶冶民警情操、提高民警思想文化素质定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公安文化对提升公安队伍软实力的作用

        ㈠公安文化会提高民警的政治素养

        公安民警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我们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热心为民排险解困,人们常用“救星”、“亲人”、“保护神”之类的褒义词来赞誉。然而,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倘若我们平时的执法不能够做到公平正义,不能“一碗水端平”,那么,老百姓是否会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呢?他们又会指望谁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呢?我认为,作为头顶国徽、肩担道义的公安民警要想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政治素养必不可少。

        现在,有些公安民警政治素质不高、加之业务素质不精、心理素质不强、文化水平偏低,其执法质量也就实在叫人难以恭维。有的滥用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手续不完备;有的调查取证不合法,笔录材料不规范,且有诱供、逼供的嫌疑……这种低劣的执法质量,不规范的办案程序,直接影响了执法的公正,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民警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执法质量才会水涨船高,冤假错案才会相应减少,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才会得以实现。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民警的综合素质提高,首先应是政治素质的提高。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把道德根源定位于思想领域,在他看来,当人们受理性支配时就向善;当人们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时就向恶。文化会使人趋于理性,如果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别说谈政治素养,做人的道德水准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公安文化会起到洗涤灵魂,洁净思想,弘扬正气,鞭挞邪恶,赞美忠诚的作用!这作用无疑对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必不可少。

        对公安民警政治素质的要求,就是坚持对党负责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能丢,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公安文化会使公安民警明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如何用权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都会跟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承担起肩负的神圣职责,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㈡公安文化会使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公安文化能够沟通全体人民警察的思想,使他们对公安机关的价值取向、职业精神等产生认同感。在公安文化氛围的作用下,正确的警察价值观取得警察群体的认同后,民警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警察职业自豪感和对警察集体的归属感,激发起他们献身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事业心,从而使民警队伍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是民警“快乐工作”的源泉。

        公安文化搞的好,会开阔民警的视野,有助于民警解除工作中的困惑,调整心态,重燃激情,使我们的人生从平淡走向快乐!让民警能够理解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要。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在赚到养家糊口薪水的同时,经历的困难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培养了我们的人格,与他人的交流又历练了我们的品性。由此才能体会到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公安民警,不应只知打杀,不闻书生的一介武夫;一名公安民警,既要有对违法犯罪分子起震慑作用的威仪,更要有做群众工作或参与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儒雅。这种儒雅当然会受到群众的认可和尊重,也在社会交际中展现了民警的风采,这直接会给民警带来快乐的感觉。

        文化会使我们在成就工作的同时,也追求自我发展的快乐,收获成长,收获进步;文化会让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北宋 范仲淹语),从而使我们少一些抱怨牢骚,多一些真诚善良的笑容。一个人对待生活有好的心态,会使我们对生活有正确的理解,故而我们会感恩生活,珍惜职业、珍惜家庭、珍惜亲人和朋友。这才能使我们“快乐生活”。

        文化与雅好分不开,闲暇时心静下来,或慢啜着香茶,读本好书,读书的过程不仅是享受生活,还会使我们拓展思维,开阔胸襟;或在墨香中,练练书法,在临摹《兰亭序》(晋 王羲之)等先人的作品时,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或家人围坐,引吭高歌,在欢声笑语和掌声中,体会其乐融融给自己带来的愉悦……

        有了雅好,就没有了精神上的百无聊懒,当然就少了在麻将桌上所耗去的大段时光,就少去了那些作为民警不应去的娱乐场所,也就减少了民警的违纪几率。

        ㈢公安文化会使公安工作“事半功倍”

        公安文化的核心是塑造新时期的人民警察精神。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从而必然带来思想的多样化,对民警的思想造成冲击,呈现独立性、复杂性、差异性的特点。而且公安民警因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社会阴暗,时刻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公安机关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忠诚可靠、团结奋进、英勇善战、秉公执法、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公安文化建设所培育出的公安民警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对公安工作的发展和促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另外,多年来经过对公安工作的反思,我们感到,如果工作搞不好,一是人的态度不积极,是精神问题;二是方法不对,是策略问题。工作很努力的人,如果方法不对,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再好的策略,如果没有态度积极的人去执行,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半途而废。公安文化工作就是通过思想理论和文学艺术的手段去调动和激发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培植广大民警昂扬向上的战斗精神;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手段去探索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的策略问题,提高公安工作的整体效能。

        公安文化可以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是公安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和纽带。2011年11月,我在*鲁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习期间,我们曾到广州参观广州市公安局公安文化建设情况,得知了广州市公安局之所以对文化工作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任广州市公安局长吴沙,在番禹当分局长时,辖区内社会矛盾不少,工作很难开展;特别是群体事件后,警民关系对立严重,群众的思想疙瘩很难解。后来吴沙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由公安民警组成文艺小分队,到问题较多的社区村屯去,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拉近距离,增强认知,最终效果出奇的好。

        实践证明,文化不仅具有亲和力,而且具有战斗力,是公安工作的软实力。公安机关不是和文化关系不大,而是关系很大,关系重大。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 全力推动公安人事管理工作创新
  • 下一篇:关于新时期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的思考(四)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