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记市公安分局派出所所长某某(四)

    时间:2012年10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是新时期政法机关群众工作的杰出代表,*的六字群众工作法对政法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所长*少平在学习*工作法过程中,深得其精髓,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诚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己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真正含义。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和谐需要这样的典范。做为一名人民警察以*少平同志工作精神为榜样,身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争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他,其貌不扬,平常朴实得走进人群中就不好找到他,但他却以自己的真诚厚道,赢得了同事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年愈不惑却仍被大家称呼为“小*子”。

        他,从警**年,其中**年工作在农村派出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是市局和县里的奖励。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始终踏实做事,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到极至,被局领导誉为交办工作“最放心的人”。

        他,职务不高,仅仅是个派出所所长,但他把肩上责任看得比天还重,再棘手的案子通过他千方百计的努力都能迎刃而解,再难缠的当事人,通过他耐心细致的工作都会满意而归。他任所长以来,平均每年调解大小案件***余起,辖区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由****年以前的每年*、*起,骤然降至****年的*起。他是全局公认的“调解能手”,被誉为*的“范大了”。

        他就是*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所长——*少平。

        情,他对老百姓有着一份浓重的感情。多年的公安工作,使他深深体会到:只要你真心为群众着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年,毕业于*省公安学校的*少平走上了从警之路,从此,这个质仆的农民的儿子,与人民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来,他从派出所的普通一兵,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派出所所长,仅在农村派出所就工作了**年,他早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农村人”,说的是“农村话”,解决的都是村里的事。在他所走过的四个派出所辖区,一提起*,老百姓都会主动凑上和你聊上几句:“这个警察没“架子”,热心肠。”“他净给我们老百姓办实事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求到他他都会帮忙。”“他和我们贴心,有这样的派出所长是我们的福份……”。

        ****年*月**日,*因为善于做群众工作,被滦平县公安局(当时*归属滦平县管辖)从虎什哈派出所调任*派出所任所长。

        *派出所辖区属城乡结合部,东临*市*区,北临隆化县,并与唐钢集团*分公司、滦河国家电厂等国家重点企业相邻,辖区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且矿山、企业、商业网点集中,治安状况复杂,群众上访和群体事件苗头较多。当时正值奥运安保前夕,处置群众上访,平息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至关重要。

        他上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烧锅村老上访户靳某因占地补偿问题长期进京上访一案。 ****年春天,政府修建京承高速公路时,占用他家的鱼池,因为当时鱼池归属问题有争议,所以占地补偿款金额没有达成一至,政府强行施工时,其儿子因阻碍施工,被县公安局行政拘留,之后,靳某对此事一至耿耿于怀,拒不领取占用鱼池的补偿款,多次到国家、省、市等相关部门上访,县、乡政府多次出面解决,一直没有结果。奥运会召开前夕,靳某被查出患了癌症,需要到*进行治疗,*所长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主动找到靳某的家里,了解病情,联系住处,主动陪着靳某到*治病,白天陪靳某和家人跑医院,做检查,晚上就和靳某聊天,一方面安慰靳某好好养病,另一方面了解鱼塘占地事情的详细经过,靳某开始有抵触情绪,后来发现老*为人随和,没有官架子,是实心实意的想帮她解决事,就把自己的想法都和*所长说了。回到派出所,他没顾上休息,就直接跑到县里,找到相关部门和乡镇干部,把靳某的现状和当时的事情经过介绍给县主管领导,很快便促成了乡政府和靳某的正面沟通,最后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数额达成了补偿协议。这起拖了三年的进京上访案,终于以和谐的方式得以解决。靳某的病情也因此大有好转,逢人便夸:*所长才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干部。

        *的这份深厚的群众情结,让他自己也深受其益。他说:和老百性打交道心里踏实 ,你给老百姓拿出一分真情,老百姓就会回报你十分情谊。只要你从老百姓角度考虑问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仅****年一年,他就参与调解案件***起,化解矛盾纠纷**起,平息群体性事件苗头**起。

        八里庄村的闫某,**多岁,家庭困难,**多岁的父亲是个残疾人,以种植果树为生。**年春天,电厂一国家级工程施工需要砍掉他的**多棵果树,还要迁移他的祖坟。果树是闫某的生存之本,迁祖坟在农村更是大事,闫某坚决不同意。施工方和派出所多次到其家中做工作均为达成协议,*理解闫某的心理,土地是一个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土地以后的生计便没有了着落,即使给再多的经济补偿,也没有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心里踏实,但是施工的进度又绝不能耽误,这个工作必须做下来,不能让施工方损失太大,也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

        *坐在闫某家的炕头上和闫某唠起了家常,从果树的收益,到国家的政策,聊了一宿,从大利益,讲到小利益,最后闫某想通了,接受了国家的补偿,同意迁坟占地,并主动减少了自己以前提出的补偿要求,因为他觉得*所长这个人不像个所长,更像自己的兄弟,能够站在一个老百姓的立场上替自己考虑事情,他愿意给*所长这个面子。

        化,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化了,他说:解决矛盾关键在疏导,心结疏导开了,什么事都能化解

        基层派出所工作,每天面对的大部分是看似琐碎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如能及时把这些不稳定因素化解,就可以定止纷争,确保稳定;如处理不当,当事人就有可能走向极端,酿成大祸。*所长面对这些鸡毛蒜皮小事,从来不敢掉以轻心,或是亲自出马或是派警前往,认真进行疏导化解,坚持大事化小,把小事化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解不开的结,解决矛盾关键在疏导,心结疏导开了,什么事都能化解。”

        四道河村村民梁某和婶子邢某因为继承祖辈遗产的问题,留有积怨,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议,乡镇干部多次调解都不能达成协议。**年*月初,邢某发现种在已经过世的公公家地里的的庄稼被人拔掉,怀疑是一直想与其分割土地继承权的侄子梁某所为,与梁某理论,梁某不服,两人打了起来。*接到报警带领民警赶到的时候,两人已经扭作一团,大有拼个“你死我活”之势,**多岁的邢某又哭又闹,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梁某情绪也很激动,称要不回土地使用权誓不罢休。按理说土地纠纷的问题不属于派出所的受理范围,*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推给乡镇司法所来解决,但是看婶侄二人剑拔弩张,各不相让的情形,*没有那么做,先是安抚情绪激动的邢某,再做其侄子梁某的工作,对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诫他们不能因为一块土地伤了一家人的亲情和和气,一块土地事小,一家人的和气事大,最后动员其侄子主动放弃了土地的继承权,当着工作人员的面签了协议,从源头化解了一起家族土地纠纷事件。

        村民李某丈夫去世后,一直独自带两个女儿生活。其小叔子张某生活困难,想让嫂子带女改嫁,自己占有哥哥生前留下的房院,在多次找茬未果的情况下,****年,乘无人之机将孙某欧打至两处轻伤。致李某花医药费*万余元。因张某本人拒不承认打人事实,证据不足,此案一直没有得到依法处理。为此,李某多次到派出所、县局、市局上访,经常在村里大骂张某,每次都得派出所民警出警后才能制止,并扬言要杀人解恨。*所长到*派出所后,将此案例为必结之案,她带领民警多次深入村中,多方了解情况,并从道德、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入手,几十次找双方做工作,终于迫使张某承认殴打李某的事实,并愿意赔偿李某的医药费。李某也做出让步,考虑到张某生活困难,无力赔偿,只要求张某在本村村干部面前向其陪礼道欠。在*所长主持下,张某当着全村村干部面,诚心给嫂子陪礼道欠,并表示永远尊重嫂子,两家和睦相处。李某也表示,不计前嫌,以后从经济多多帮助张某。这一历时五年的恩怨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年,国家重点工程滦河电厂奥运会备用线路建设工程在*派出所辖区进行施工,工程规划在建的**个塔基,途径*乡的*个行政村,施工过程中,牵涉到炮震、炮损、占地、污染多项涉及群众利益的琐事,施工双方和辖区百姓间的利益冲突凸显,阻工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国家重点工程,施工进度刻不容缓,一方面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不能忽视。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处在两难境地,几乎“长”在了山上,白天维护施工秩序,晚上回到所里处理当天的警情,筹备奥运安保工作。有的时候施工方和群众都觉得受了委屈,全找派出所说理,情绪激动时还会说一些过激的粗话、蛮话,*从来不急不恼,笑脸相迎,从容应对,根据不同的当事人,使用不同的办法,本着尊重事实,互惠互利,公平公正的原则,千方百计的找准矛盾双方分歧的“结合点”,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尽最大的可能减少群众的损失,让百姓获得利益。  为了解决好村民的占地补偿问题,*想尽了一切办法,在施工之前,便和物价部门取得联系,做好资产评估,施工过程中实行全程录像,用录像资料作为一手证据,对群众进行作价补偿,既做到了公平、公正,又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提高了施工效率。

        *月份,工程施工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赶进度,个别施工单位在没有提前和群众打招呼的情况下就开始爆破作业,一个刚做完大手术,在家休养的大娘,被炮声惊吓,影响了身体恢复。其家人十分不满,先后十多次将老人抬到山上的施工现场阻碍施工,要求施工方予与赔偿。老人的态度坚决,尤其对施工方没提前打招呼就进行爆破作业的做法非常不满,非要讨个说法,每次老人被抬到山上,*都要到现场,因为别人的话老人都信不过,就听*所长的,每次他

        都会找来村医为其现场护理,并心平气和的做老人的工作,讲明利益关系,协调施工方解决好老人的精神损失和医药费问题,然后亲自把老人背到山下,次数多了,老人被感动了,逢人就讲:人家*所长也四十多岁了,和我无亲无故的,从那么高的山上背了我十多趟,再提啥要求咱于心不忍啊!看在所长的面子上,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忙,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所里的同事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妻子说:“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他自己则认为:自己 欠家人的人太多

        公安派出所工作本来就相对忙,*派出所辖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案件多发,矛盾集中,工作量相对较大,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到任后,几乎“长”在了所里,白天到辖区调解民事纠纷,走访矿山企业、商业网点,检查各种治安隐患,晚上利用群众在家休息时间带领民警逐户走访,清查流动人口,检查出租房屋,了解社会动向,和群众沟通感情。所里民警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记得最忙碌的时候*和副所长靳文革一天往返四个行政村,处理四起民事纠纷,从早晨*点**分出警,到下午*点归所,几乎转遍了大半个辖区。在这四起案子当中既有土地纠纷,又有夫妻怄气;既有邻里不和,又有拆迁矛盾,有的根本就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但是只要群众来找,他都热心调处,绝对不会把老百姓拒之门外。

        他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不喜欢唱歌,也不喜欢打球,最大的爱好就是和老百姓拉家常,和乡镇干部拉,和村干部拉,和个体经营户拉、和平民百姓拉,辖区内的老老小小,没有他不熟的,人们都习惯叫他“小*子”,不是因为他的年纪小,而是因为他的谦逊、勤勉、淳朴、厚道,给人带来的那种天生的亲和力和可信任感。就因为他的这种亲和力可信任感,谁家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说,时间长了,*成了当地的“天下知”,东家的娃考上大学了,西家的孩子结婚了,南山的厂房建起来了,北村的蔬菜大棚今年大丰收,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见到谁都笑呵呵的,遇到谁家的大事小情,不管职责范围内外,他都会主动帮忙,所以*走到哪,都有朋友,走到哪信息都特灵。

        ****年过半* 月,辖区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其它东西未动,只是事主家男孩新买的几件衣裳和一台MP*被盗,*所长带民警出现场后,就问:“村东头陈家老二是不是回来了?”村长派人一打听,果然一直在*打工曾有盗窃前科的陈老二昨天回村了,*所长当即将陈传唤到派出所,陈交待了盗窃做案事实。

        从单位到*县城的家里只有四十分钟的车程,*经常一、两个月不回一次。他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嘴勤话多。在家里,却是出了名的“闷罐子”,总是默默的替爱人多分担一些家务,用他的话说,自己欠家人的太多,回家只有好好表现,没有多说话的份。每每此时,爱人总是宽容的看着他,玩笑地说自己爱上了个不回家的人。两个女儿从小见了他就跟见了生人似的,直到现在大女儿已经快中考了,也一直拿他当个外人,有什么话都悄悄的和妈妈说。**岁的老父亲患脑血栓**年多了,一直是几个哥哥、姐姐照顾着,每次回到家,哪怕只是住一宿,都要到父亲家看看,和老人聊聊天,给老人家洗洗脚。在父亲眼里,*是几个子女当中最值得自豪和欣慰的一个,因为儿子从事的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就是儿子太忙了,见一次都难。为了方便和父亲联系,*给父亲买了一部手机,老人虽然用不太利索,但联系起来方便多了,隔上个把星期,*就会收到父亲的电话,去年奥运安保期间,*两个月没有回家,父亲想他想的厉害,打电话问他是不是把老爸忘了,*拿起听筒眼圈就红了,父亲岁数大了,就应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自己不能尽孝,还要让父亲牵挂,愧疚啊………

        这就是*,一个平平常常、踏踏实实的农村派出所所长,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是,他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牢牢拧在社会和谐的机床上,无以替代,坚不可催。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某某先进事迹
  • 下一篇:记公安派出所民警某某(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