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公安局派出所长某某
*,****年*月参加公安工作,大部分时间从事社区民警工作,****年**月因工作成绩突出,从一般民警直接破格提拔为派出所指导员,***年*月任*县公安局*派出所长, ****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年,被唐山市公安局评为全市优秀人民警察。
弱势者的好兄弟
“顺利,姐包了饺子,你中午叫所里的同事一起过来吃吧!”高姐边抹眼泪边嘟囔:“咋说(调)走就真的要走了呢,姐舍不得……”
“姐,你放心,我到哪还不都是你兄弟吗?我会常回来看你的。”
电话里,姐弟俩唠着家常。
他们不是姐弟,却情同手足。
高姐一条腿有残疾,带着*岁的儿子,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异常清苦。****年的一个寒夜,母子俩睡得正香,突然被浓烟呛醒。“着火了!”她抱起儿子边往外跑边喊。邻居及时赶到,帮忙扑灭了火。但家里已经烧得面目全非。经仔细勘查现场,民警发现了一个烟头,怀疑有人纵火。由于现场破坏严重,烟头明显损毁,无法提取有价值痕迹。
一想到年幼的儿子险些葬身火海,高姐就难以释怀,三天两头跑到派出所追问。案子久侦不破,本来就很窝火,加上她咄咄逼人的架势,办案民警被逼出一句气话:你的案子就破不了了,爱上哪儿告就告去!高姐生性泼辣,当场发誓:“不把你告倒,我不姓高!”
*调到大安镇派出所的第一天,就接下了了高姐的信访案。那天早晨*点多,*带着民警去了高姐家里。
“大姐,我是派出所新来的指导员,想听听你心里的委屈。”*笑脸相迎。高姐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语气冰冷:“新来的?还指导员?破不了案也不中啊!”
*环顾四周,空旷的房子,没有吊顶,窗框上没钱镶玻璃,用塑料布蒙着。简单垒起来的半截土炕上,孩子还没起床,蜷缩在被窝里怯怯地打量着这群陌生人。
*把被子往里推了推,顺势盘腿坐在炕沿上:“大姐,你说吧!看我能不能帮你。“
近三个小时,谁也插不进话,高姐滔滔不绝的诉说着。
听完了,*表态:“姐,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不容易,纵火的案子是不好破,不过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给你个交待!以后你们村的事我包了,有啥事随时去派出所找我!”
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听上去是那么的真诚、和蔼,高姐充满敌意的神情有所缓和。
抓住了*的话头,第二天,高姐收拾利索打算去派出所找他。此去的目的有挑衅,也抱着希望。没想到,*早她一步登了门,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大姐,我给孩子买点吃的,别嫌弃!案子正在调查,你别急,我说话一定算话!”高姐愣住了,眼前这个警察,给她的是意外,更有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时常主动向高姐“汇报”案子的情况,每次去,都带上一些生活必需品。时间久了,高姐把*当成了家人,孩子亲热地叫*“大舅”。他们的话题也不再只是案子,村里的家长里短,无论什么事,高姐都愿意跟*唠唠。
“顺利,那案子你们费了那多精力,姐都看在眼里,不能再给你添麻烦了,就结了吧!能认下你这个兄弟比什么都强。”面对这个亲如兄弟的警察,高姐心中的坚冰彻底融化了。
****年,*调到*镇派出所,离高姐家**多公里。但两家人的关系并没有淡漠。高姐特意要了一张*穿着警服的大照片,摆在屋子最醒目的地方,高姐说,看着顺利的照片,感觉心里特踏实。在*的帮助下,****年,高姐操持起了服装加工店。开业那天,高姐哭了。历经那么多的磨难,她终于有了自己的营生,虽然不大,但足以供儿子上学。母子俩今后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乡亲眼里的“通情人”
*的儿子成家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老实巴交的一家人对孩子的渴望可想而知。****年春节过后,*的几位打工者来到辖区一家瓦厂,其中一对夫妇带着个刚满月的婴儿,工作、生活很不方便。了解到彼此的情况,双方很快达成默契:当亲戚走动,把孩子寄养在李家。李大妈拿出****块钱给婴儿的妈妈,“厂子活儿累,别亏了身子。”
两个月后的一天,李大妈抱着孩子来到派出所,“顺利,这孩子总闹病,他爸妈找不着了,我可咋办?”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和李大妈无奈的眼神,*开车拉上老太太和孩子,直奔几十公里外的县医院,医生诊断:孩子患的是重症!老太太当场就晕过去了。大家安抚了半天,老人总算缓过口气,“咱家的条件你也清楚,本身就紧巴,孩子这样,扔,扔不得;养,又养不起,这可咋办……顺利,你帮帮我们找找孩子的父母吧!”
经过了解,由于瓦厂关门,工人没干几天、暂住证没来得及办就都走了。对方姓甚名谁、原籍地址一无所知,*眉头紧蹙。事情再难也要解决,不然*一家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几个月后,经过辗转了解,孩子的父母可能去了廊坊霸州。*接上李家人赶往霸州,却扑了空,惟一的收获,是知道了孩子爸爸的名字及家庭住址。
跟*警方联系,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甚至以*(孩子干爹)的名义,登陆当地政府网站求助……*费尽心思,终于,有了回应。
*回忆说:“去年冬天。那天正在出差路上,一个**的电话打过来,‘你是*吗?’稍一迟疑,我马上想起,给*方面留下的联络方式正是假借的*,便回答:‘是。请问您……’‘我是孩子的妈妈……’随后,话筒里是长时间的哭泣。”
交谈中,*得知,孩子的父亲因怀疑儿子不是自己的,始终不认这个孩子,夫妇俩已经分手。孩子妈妈收入低微,至今还不起当初那****元善款,更甭说回报李家这么长时间对孩子的养育之情。
“你们不会难为俺吧?”她在电话里怯怯地问。
“哪能呢?有了你的下落,全家人高兴还来不及呢!”他替李家人答道。
第三天,孩子的妈妈、小姨坐火车到了*,又换乘汽车到的*。*接上李大妈、李家儿媳和孩子准时赶到汽车站。李大妈认识她,一见面,俩人手攥在一起,久久舍不得撒开。“孩子呢?”李家儿媳把孩子抱过来,十个多月了,小家伙已经能叫“奶奶”“妈”。见着白白胖胖的儿子,孩子妈妈眼圈一红,抱着孩子,泪水止不住落下来……
*解释:“前天那电话是我接的,给你道歉,我不是李……”“孩子干爹的声音,我记得,再说,他是个厚道农民,讲不出你说的那些话,是你让我们母子团圆,你是个好人!”
把他们送到*家,*刚到所里不一会儿,*来电话:“顺利,你要有时间,还得来一下,他们要走,麻烦你送一趟。”*完全没有把*当外人。
坐上*的车,*、儿子、儿媳恋恋不舍地围到跟前,嘱咐着,安慰着。李大妈扶着门框,不忍近前。面对如此淳朴的一家人,孩子妈妈鼻子一酸,“喊‘奶奶’!长大了,可不能把爷爷、奶奶、干爹干妈忘了!”孩子奶声奶气地一声“奶——”没喊完整就“哇——”哭闹不止,小姨抱紧孩子,自己也禁不住呜咽起来,随着李大妈一声撕心裂肺的号哭,现场哭作一团……*边抹着泪,边缓缓地朝长途车站方向驶去。
妻子的“爱恨包”
在*,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丁(家桥)、李(家桥)、江(家桥)三桥,雁过拔根毛。”说的是这三个村子民风比较彪悍,不好打交道。*派出所恰好与三个村子相邻。为了稳定辖区秩序,*历尽了艰辛。父亲至交的侄子参与寻衅滋事,*顶着巨大压力将犯事的*个嫌疑人一视同仁、秉公处理,之后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包公赔情》;素来以凶狠霸道著称的侯氏父子,酒后滋事、殴打妻儿,被*一月之内连拘两人;高速公路*服务区一度抢劫、盗油、扒车、砸车案件高发,*联合刑警连续蹲守**天,终于发现犯罪嫌疑人行踪,在高速公路上与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上演生死时速,打压了歹徒的嚣张气焰……
*年来,*带领民警铁腕治恶,为辖区百姓撑起了一片蓝天。而对妻子,他有一种无言的痛。
****年*月,妻子感觉腹部不适,他半开玩笑地说:“是不是怀孕了?”到县医院,医生检查后,把*悄悄拽到一边:“快到大医院、最好是*去复诊!”他愣怔着陪同妻子到了*,专家会诊为:卵巢癌;子宫、卵巢、输卵管必须尽快切除,以防癌细胞扩散。
接到医生通知的时候,*正在*出差,电话里,他只能苦苦哀求:“性命要紧,还是做手术吧!”“切了,我就不是你媳妇了。”妻子平静而执拗地抗拒道。老丈人患有脑血栓,老岳母有严重的糖尿病,对两位老人,哪敢透漏风声?心急如焚的他只能每天通过电话,动员自己的家人、妻子的妹妹劝说妻子接受手术……年仅**岁、在学校任艺术教师的妻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这样的手术。*理解,她是个风华正茂的女人,全切手术对她来说太过残忍。上初中的女儿眼见这么多亲人做不通妈妈的工作,忍不住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没有妈妈!妈妈就是我的空气,没有了空气,我怎么活?亲爱的妈妈,请你接受手术吧,我和爸爸不能没有你……”不善言语的女儿将日记摊在写字台上,妻子只瞥了一眼,便哭泣着答应了手术……
妻子出院的前一天,*把卧室的家具全都换成了新的,就想让妻子回家后,彻底换个心情……然而,妻子回到家后,他只在家照顾了*天,就回派出所了。“这么大手术后,真的需要他在身边;妹妹,公婆,我都不好使唤。可他就惦记工作。”妻子对他依然还有不满。“但是,没办法,他干的是这份工作,他喜欢工作。”妻子对他的理解多少也有些无奈!
在一次晚宴上,*县公安局局长*专门把*的妻子请过来,起身向*的妻子敬酒:“顺利是好样的!你更是好样的!”她的眼里,泪光闪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