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公安机关 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为切实打牢民警执法为民思想基础,提高民警法律素养,提升基层警队业务能力,全面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展示公安队伍良好精神风貌,按照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公安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公安机关的目标要求,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公安机关,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一、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切入点,打造学习型公安机关。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要始终把打造学习型公安机关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置于创建工作的首位。一是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我们通过建立全员等级考核、干部竞争上岗、民警双向选择等工作机制,使民警牢固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激励民警努力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评选学习之星、岗位标兵等立功创模活动,以先进典型建功立业的生动事例诠释学习的重要性,使民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先进学习理念,实现从被动学习向自觉学习转变,从短期的、自发的、应付式的学习向长期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转变。二是完善新的学习机制。鼓励民警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考试、电大、函授等途径提高文化素质。开展基层和一线民警(男50岁、女45岁以下)每年参加不少于15天的实战训练。三是初显新的学习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知识充实自己。使广大民警从对党、对人民、对公安工作的高度负责精神中来自我加压,下苦功,多读书,读好书,学业务、学文化成为广大民警的自觉行动。
(一)广泛动员,形成建设学习型警队趋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法固然重要,但认识更重要。只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有永恒的动力;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因此,建设学习型警队的首要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全体民警对建设学习型警队重要性的认识。除了必要的下发文件、制定实施意见、形成学习制度、组织专题讲座、开展学习交流等形式外,还必须真正使学习型警队的内涵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思想中,让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追求。只有人人都领悟到学习型警队的真谛,学习型警队的创建才会具备坚实的基础。
(二)领导带头,做建设学习型警队的表率。建设学习型警队,需要有学习型的领导。领导必须带头学在前、思考在前、实践在前,成为建设学习型警队的表率。除此之外,领导者还应为单位积极营造建设学习型警队的内外部环境。
(三)系统思考,确立清晰而有感召力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指建立在全体民警价值取向一致的基础上,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要建设学习型警队,离不开共同目标的激励和引导。而共同目标的提出,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必须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太笼统。目标只有清晰明确,才具有感召力。二是必须切合工作实际,要涵盖民警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其共同追求。三是目标必须长远。建设学习型警队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分步实施,这既需要有短期目标,也需要有长期目标。四是应明确提出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提出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如果目标只是由领导者提出和被少数人认同,民警就不可能为目标努力奋斗,更不可能激发创造力。
(四)健全制度,为建设学习型警队提供保障。人都有惰性,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人的进取心会渐渐被惰性所替代。因此,建设学习型警队一定要特别重视制度约束的作用。对此应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并加强督查和考核。要制定中长期民警的教育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加强对民警的培训和教育。要建立教育培训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并同奖惩挂钩,只有发挥和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提高建设学习型警队的活力。
(五)、创新形式,拓宽建设学习型警队的学习渠道。学习贵在创新形式,取得实效,使大家对学习有兴奋点、有新鲜感。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形式:一是阵地教学。请专家、教授、学者讲课教学。二是外出培训。利用学历教育、上级培训、组织调研等形式,不断开拓民警视野,提高民警素质。三是菜单式选学。定期推荐给民警读几本好书,并要求其撰写读书笔记,做到学有所思、读有所想、勤于动笔、做好记录。四是通过软件自学。利用相关软件,开展自学活动。五是组织讲座。针对民警普遍缺乏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举办专题的辅导报告。通过学习形式的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民警热爱学习的内在动力,焕发民警自觉学习的内在激情,引发民警渴望学习的内在需求,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以良好治安环境和优质服务态度为落脚点,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
要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既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前所未有,更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仍然突出,以民生问题为主体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明显增多,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前所未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把公安工作的基点放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局势上;要深入研究如何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研究解决那些超越于传统经验之上的新情况、新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的理念,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的理念,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的理念,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警务工作机制、警务资源统筹整合机制、警务保障机制等体制机制,把公安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深入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把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新需求;要深入研究如何以和谐的理念、和谐的方法为指导,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稳定工作,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稳定;要深入研究如何把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首创精神、保障民警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警的全面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走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管理之路,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新时期三大政治社会责任,也是公安机关所有工作的落脚点。我们一是维护稳定赢民心。我们始终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建立健全涉稳信息失查、失报责任追究制、情报信息研判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机制,不断推动维稳工作由被动防御型向主动进攻型转变。二是尽职尽责保平安。我们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通过开展“打黑除恶”、街头犯罪专项整治、打击赌博等专项行动,有效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治安状况,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真情服务树形象。我们要通过全面推行窗口单位服务标准化管理,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实行一窗受理、一窗审批、一窗办结,对重大、急需的行政审批项目实行“快捷通”,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促进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以解放思想和实践创新为立足点,打造创新型公安机关。
面临日益复杂的治安局势,公安工作要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是激励创新精神。我们要及时听取民警关于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推出创新典型,对创新成果进行年度评比等措施,在队伍中形成一种允许试、不争论、埋头干、不张扬、激励开拓者、重用创新者、褒奖建功者的生动局面,激励民警解放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思路。二是明确创新任务。结合公安工作任务,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围绕五个方面进行创新。即围绕把握工作重点,在思路上创新;围绕拓宽工作领域,在观念上创新;围绕提高警务效能,在体制上创新;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在工作机制上创新;围绕解决突出问题,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三是推出创新成果。浓厚的创新氛围、完善的创新机制,开掘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的创新潜能。使公安工作不断得到创新突破。一项项创新成果,一个个创新思维,极大的提高了队伍战斗力,推动了公安工作良性发展。该局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思想观念,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鼓励民警打破固步自封、小进即满思想,积极研究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内部挖潜整合警力资源,创新科室联所、区域联合、交警驻所、刑侦协所等基层警务协作机制;围绕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创新一级调度、视频指挥等指挥调度机制;围绕强化社会面控制,创新城区视频监控系统与巡逻控制圈“人机互动”有机结合的动态巡防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推行刑侦工作绩效考核,激发民警办小案、破小案件的积极性,做强做实公安打击犯罪主业;推行“战训合一、轮值轮训”岗位练兵模式,有效提升了民警实战技能,保证培训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