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县公安局开门评警实现社会矛盾化解推进环境建设

    时间:2012年10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东南州*县公安局利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契机、特别是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三项重点”工作以来,坚持居安思危、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法为民,实现了社会矛盾化解“三个转变”(由“单一化解”向“多渠道化解”转变、由“被动化解”向“主动化解”转变、由“专职化解”向“全员化解”转变),取得了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增加的实效。全县群众安全感从****年**.**%的第*位逐年提升,****年为**.**%,居全省第*位,****年、****年分别为**.**%和**.**%,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

        一、坚持居安思危,建立健全机制,实现由“单一化解”向“多渠道化解”转变。为切实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县公安局从夯实队伍观念建立健全机制入手,一是紧紧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践行宗旨规范执法”、“四帮四促”等活动的开展,把社会矛盾化解作为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来认识,作为是公安机关立足自身职责任务、自觉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实践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稳定是第一责任来理解,不断夯实队伍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二是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别的矛盾纠纷,认真分析梳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办法,确保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化解矛盾纠纷台帐,落实案(事)件办理调处责任。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归类梳理,逐件落实责任。对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由局主要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力量调处解决。对于短期难以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排忧解难,防止矛盾积累和激化。仅****年,全县各派出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起。四是健全完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在近年来开展的大走访活动中,注重从解决民生问题出发,通过广大民警进社区、走农户,贴近群众,积极主动开展矛盾和纠纷排查工作,对不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化解。仅在去冬今春的“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中,全县公安机关走访了困难群众***人次,在走访中,敦寨派出所就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间因宅基地积怨**年的纠纷。

        二、坚持与时俱进,回应群众诉求,实现由“被动化解”向“主动化解”转变。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化解矛盾纠纷、处置违法犯罪的作用。一是按照“归口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明确主要领导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第一责任人,担负起化解矛盾,确保稳定,促进和谐的重任,在指导思想上由“被动化解”向“主动化解”转变,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齐抓共管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格局。严格落实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四到位”和工作责任制。即第一手资料到位,调处到位,防控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时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工作职责和管辖权限,把每一起纠纷、每一个矛盾的调处任务都分解落实,不仅要求民警妥善处置,还要继续动态跟踪,防止矛盾反弹、纠纷重演。二是在办案过程中慎重使用侦查措施。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防止犯罪嫌疑人因交叉感染变成一个与社会对抗的人。三是追究责任和化解矛盾并重。结合案件实际把优先调解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一般治安案件、轻微刑事案件要实现以“案结事了人和”的工作目标,积极引导和帮助当事人化解积怨,做到法、理、情有机统一,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如****年发生因移民问题、城镇拆迁引发的*起治安案件中,*县公安局本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从严打击了少数为首人员,对多数参与者仅作警告教育处理。在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中采取了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的“三不”和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帮助、工作中一样信任、生活中一样关心的“四个一样”策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放下包袱融入社会。****年来全县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人,其中刑释人员***人,解教人员***人,到目前,全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不到*%。如:三江镇步行街社区刑释人员佘*南,****年*月因非法储存、买卖爆炸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年,****年*月刑满释放回家后,无所事事,民警通过对其进行谈心中,了解到他的妻子在他服刑时离婚改嫁,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经济比较困难。便与有关单位协调,为佘*南申请到零就业指标,安排到*市政局当环卫协管员,在社区民警的关心下现成为了一名治安积极分子。

        三、坚持执法为民,注重社会效果,实现由“专职化解”向“全员化解”转变。把执法为民思想,贯穿于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果,把更多的警力、精力集中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上,使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终实现群众满意,社会和谐。一是把打击违法犯罪作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手段,通过全面落实严打整治工作措施,达到“整治一地,安全一方”的目的,近年来,通过“什么案件严重就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的思路,以“破大案、打系列、追逃犯”着力点,以“命案侦破”为主线,以打击“两抢一盗”等为重点,大力加强侦查破案工作,以打促稳定,以打捉和谐。二是从小事(案)着手,防止小事拖大。本着“小事当作大事看,小案当成大案办”的原则。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及时查处治安案件,近年来在治安案件查处率均达到**%以上,有效的防止了“民转刑”案件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案件的发生。三是积极开展防范群体性和群众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诱发因素。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党委政府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联合行政、司法、基层党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防群治组织等,形成共同排查、分类处理、联合化解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县、乡(镇)、村(社区)和派出所、警务室联合预警调处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着力提高依法处置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县因三板溪水电站、挂治电站、白巿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建设,移民搬迁、林业改制、城镇开发拆迁等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较为突出,为维护好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城镇开发拆迁、林业改制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公安局在“细、早、妥”三个字上做下功夫,“细”就是细排查,按照工作更深更细的要求,全面细致地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是早预防。对于排查出的涉及社会大局稳定的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上访事件,早预警,早报告,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先行介入,防止矛盾激化。“妥”就是妥善处置。****年,全县共排查出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起,涉及****人。其中城镇拆迁出现的矛盾纠纷*起,涉及**人,三板溪、挂治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起,涉及****人,山林纠纷*起,涉及***人,农村土地纠纷*起,涉及**人,环境污染*起**人,坟地纠纷*起,涉及***人,中小学校及校园周边矛盾纠纷**起,涉及***人,其他纠纷*起,涉及**人。在处理化解这些矛盾纠纷过程中,*县公安局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与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基本得到全部妥善调处、化解,未发生大的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记公安女警某某先进事迹
  • 下一篇:警察爸爸和他的“女儿”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