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拘留所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拘留所管理教育新模式,*区拘留所以监所安全为前提,以保障被拘留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主线,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基本方针和“管教并举、教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创新管理教育被拘留人员的方式、方法和勤务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教育水平,积极发挥拘留所的职能作用,服务公安工作大局,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把拘留所建设成为安全文明的监管场所和教育矫治违法人员的特殊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工作方法。
一、“以文化立人、以文增智、以文导行”全力打造监所文化 一个国家、社会,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创造力和凝聚力,监管场所,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会失去和谐发展的原动力。文化是监所法治、文明和进步的动力,*区拘留所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项措施,以文化促转化、以文化保安全、以文化促和谐,大力开展拘室文化建设,把拘留所作为文化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途径,建立体现现代社会道德文明要求的拘室文化,建设性地提出了“以文化人”的拘留人员矫正文化的思路。通过“以文立人”、“以文增智”、“以文导行”等活动,发挥文化的规范、教化、涵化等功能,使入所的拘留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守法意识,并成为一种可长久坚持和持续发展的品行。 为了把拘留所办成“学校”、把拘留人员当成“学生”,*拘留所在拘留人员的管理中实行分类和分级管理,按违法类型分类了拘室,并张贴了不同的标语,在日常教育中开设了国学讲座,开展拘留人员积分考核活动,并印制了试卷,在拘留人员出所时测试其在拘留期间学习效果。通过这些方法,拘留所的文化,氛围在逐渐的形成,能得了拘留人员的普遍认同,使他们从文化上找"错根",从而认错、改错,在潜意默化中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文化是具有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持久力,可以胜过千万的说教,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拘留所精心提炼以转化人为主旨的监所文化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在转化拘留人员中的导向、规范和调控作用,彰显拘室文化魅力,提升拘室文化品位,较好的发挥出了文化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打造出属于*拘留所的管理特色。 二、“首接制”,打造一人一事一时的教育管理 多年来由于拘留所没有成形的管理模式可以遵循,一直延用效法刑事羁押场所的管理方式,以往“一看二守三送走”的旧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管理教育新模式推行以来,拘留所根据被拘留人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拘留人员拘留期短,再加上值班民警的轮休,存在着拘留人员管理教育衔接不上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拘留人员教育矫治工作,真正体现“监管安全有序、勤务科学有效”的新模式,实现管教民警对被拘人员“一条龙”的教育转化工作,*区拘留所推出了“谁值班、谁主管、谁负责”的值班“首接制”制度,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细则。值班民警就是当天收拘人员的主管民警,主管民警负责分配拘留人员的拘室、铺位、入所谈话、在所教育、考核打分、出所谈话及档案管理等具体工作,主管民警不在所时,由协管教负责管理,主协管民警都不在位时,由专职管教民警负责管理,确保全面掌握被拘留人员的动态。 “首接制”实施以来,主管民警和协管民警可以根据被拘留人员的不同情况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有的放矢的因人施教,根据不同违法类型的对象如:吸毒、盗窃、赌博、卖淫嫖娼等进行分类,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教育更具现实针对性,效果更直接、更明显,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拘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 三、“五句话”管理教育新思路 五句话是指“以人为本、安全文明、惩教并举、教育为先、至善和谐”,是拘留所整个教育新模式的核心,涵盖了执法、监管安全、管理教育、权益保障等内容,最终实现教育转化的目的,开创拘留所工作的新局面 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推出人性化关爱措施,尊重和保障被拘留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是推行被拘留人员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对新入所的被拘留人员在首次谈话时告知享有的权益和义务,对被拘留人员提出检举、揭发、控告、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以及申请暂缓执行的情况,拘留所及时转送或处理。二是实行被拘留人员请假制度。被拘留人员遇有升学考试、配偶生育或者直系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时,依法提出请假出所申请,拘留所根据相关证明材料及时给予办理请假出所手续。三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防止被拘留人员财物受到侵占。被拘留人员的现金和物品分别由专人负责保管、代收、代管和返还,物品寄存做到认真登记、账目清楚,并由被拘留人员本人签字。四是完善被拘留人员的通讯、会见制度。拘留所设置亲情电话,保障被拘留人员的通讯权利。五是完善被拘留人员生活卫生管理制度,尊重被拘留人员民族风俗和饮食习惯。六是加强监所文化建设,绿化美化监所环境。开设学习园地,在拘室、活动室、阅览室等办公场所布置、张贴警示性、启迪性励志性标语、字画等,营造浓厚的教育矫治氛围,组织被拘留人员学习,开展娱乐活动,营造有利于被拘留人身心健康的监管生活环境。 安全文明:一是监所安全。安全是对监管场所最基本的要求,拘留所拘押监管受到法律处罚的违法人员,是在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必须体现出法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防范机制,做到周界警戒严密,区域间相对封闭隔离,技防设施完善,值班巡视到位,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健全并切实落实,严防被拘留人脱逃、死亡等监管事故的发生。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执法文明规范。建立健全拘留所执法制度和执法责任制。严格依法办理收拘、提询、会见、出所、请假、提前解除、深挖违法犯罪线索等工作。规范履行被拘留人员权利义务告知手续。法律文书和执法档案齐全、规范。严格落实公安部制定的《拘留所基础工作规范手册》的要求,确保执法管理各项工作依法、严谨、有序地进行。全面深化警务公开,设立所长接待日,聘请执法监督员,定期征求被拘留人家属意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查制度等制度,定期实行对社会开放,接受法律监督机关和社会的监督。 惩教并举:建立对被拘留人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针对被拘留人的不同情况实行普通管理和严格管理。对普通管理人员实行铺位制、开展文体活动和训练,给被拘留人以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消除紧张和对立情绪,营造严格有序又宽松灵活的监管氛围。对吸毒人员、可能转刑事拘留等其他处理的、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或者不实行严管可能发生危险的被拘留人,可以实行严格管理,在尊重其人权、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在活动空间、时间上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确保安全。在平时管理中要对拘留人生活作息的实行规范教育,使被拘留人遵守监规,服从管理,注重被拘留人所内行为养成,开展日常训练,落实被拘留人行为规范,被拘留人统一着识别服,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和文体活动。 教育为先:把教育矫治被拘留人摆到工作的首要位置,把被拘留人是否受到教育,是否知错悔改,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要以法制、道德、行为养成为主要内容对被拘留人开展知错、认错、改错教育,使每一位被拘留人知道违反了什么法,为什么受处罚,如何改正错误,具体内容严格以“七个一”来实施。 至善和谐:把至善和谐作为新模式的最终目标,其目的就是自觉地把拘留所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公安工作全局中来思考,把拘留所工作提升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谋划,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六勤工作新方法 根据监所开展的“学习制度理解制度尊重制度落实制度”的专项活动精神,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政法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结合实际,制定“六勤”工作法。“六勤”就是脑勤、腿勤、眼勤、口勤、手勤、耳勤。脑勤就是要用心干工作,要思考怎样才能确保监所安全,大到把整个监所管好、小到把每一个拘留人员管好,怎样履行好监管、教育、治疗、矫正监管工作各个环节的基本职能;腿勤是对监所民警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巡视制度的客观需要,巡视制度的落实是发现拘押人员打架斗殴、所头室霸、自伤自残等等突发事件的最有效方法,巡视制度要求监区半小时内必须有民警巡视,这就要求民警必须腿勤,更需要民警勤巡视来发现不安全情况、不安全的苗头;眼勤要求民警对拘押人员、监区和法律文书善于观察,对拘留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拘留期限是否算对,防止出现超期拘留事件;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要利用监控及时发现拘留人员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口勤体现在入所收拘和值班报告制度中。收拘时要多询问被拘人员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对拘留人员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告知其拘留所的一日生活制度,做好第一次谈话,教会他们使用受虐报警器,从源头上扼制“所头室霸”的发生。值班报告制度要求值班民警在值班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及时处理。手勤要求做好法律文书的整理和归档的材料、做好文字交接、入所搜查、清监搜查等工作。耳勤要求民警随时听到监区动静,有响动必须查看。通过“六勤”工作法的目的在于真正落实监所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监所平安。 五、“七个一”管理教育新内容 公安监管工作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各类违法人员的管理教育任务,如何做好被拘留人员管理教育工作?如何让拘留所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是*区拘留所全体民警的目标。该所根据教育新模式的有关要求,及时更新观念,把“改进管教方式,提高教育成效”上升为拘留所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实现管理教育理念从“重处罚轻教育”向“管教并举、教育为先”的转变,管教模式由“看押型”向“矫治型”的转变,以教育形式丰富多采管理教育新模式,对被拘留人员深入开展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工作。 “七个一”的主要内容是每天播放一集由公安部制作的教育片《与法同行》,增强拘留人员的法律知识;开展一次队列训练,提高拘留人员的纪律意识;唱一首爱国爱人民爱家的歌曲,创造和谐氛围;看一段国学讲座,明白做人的一些浅显道理,夯实做人根基;看一篇文章,广泛学习各类知道;参加一次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发现伤病情况;听一次专题讲座,不定期聘请交通、治安、禁毒等专业人土进行普法教育,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达到警醒的目的。“七个一”贯穿于拘留人员的一日生活制度中,是该所创特色管理,实施教育丰富多样的又一举措, “七个一”的试行管理,把教育、感化、矫治、挽救人放在首位,对被拘留人员深入开展以法制、道德、行为养成为主要内容的知错、认错、改错教育。 这些创新工作的推行,为*区拘留所****年的工作拟定了具体的内容,成为全面开展教育管理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年的工作将精彩不断,好戏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