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分局创新“家庭旅馆”管理模式交流
*区地处*市中心城区,相对本市而言经济较为发达,大量周边县市人口涌入我区,给全区社会治安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无合法手续的“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在给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藏污纳垢和滋生违法犯罪的场所,一度成为制约该局治安管理的一大“瓶颈”。****年*月,该局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审时度势,通过外派考察,在充分借鉴外地公安机关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家庭式旅馆”服务与管理的新方法,提出了“镇办牵头、公安指导、业主自治、科学运转、有效管理”的**字方针,推行流动人口“寄住公寓”管理模式,在贵州省内探索出一条“家庭旅馆”管理创新之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基本做法是:
一、客观审视、创新理念,力求社会管理有提升 经初步统计,该区辖区从事家庭旅馆经营活动的达***余家,经营群体达****多人。由于建筑面积、床位数量、消防设施等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这些家庭旅馆均无合法经营证照,我们俗称为“黑旅社”。这些“黑旅社”存在数量多、经营群体大、经营方式乱、入住群体杂、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高。盗窃、色情抢劫、诈骗、敲诈勒索、卖淫嫖娼、吸食毒品、打架斗殴等刑事、治安案件一度高发,治安问题十分突出,给我局社会治安管理带来极大压力。 由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均未对家庭旅馆的性质、归类及管辖等作出明确规定,“黑旅社”缺乏系统监督和管理,而大量客观存在的“黑旅社”带来的治安隐患不容低估。我局虽然一直没有放弃过对“黑旅社”的管理和打击。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敲不开门,找不到人,采集不到信息,掌握不了情况,发现不了问题”的现象;在打击处理中,每年都要治安拘留***人左右的非法从业人员,但打不胜打、死灰复燃,收效甚微且矛盾激化,得不偿失。我局也曾试图强行取缔 “黑旅社”,但考虑到从业的****多人多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如此庞大的群体就没有了生活来源,与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民生相悖,容易树立更多的对立面,破坏警民和谐关系。为此,“黑旅社”的管理一度成为困扰分局党委的难题。 ****年*月发生的一起案件,加速了我局深化“黑旅社”管理的步伐,坚定了强化管理的信心。 ****年*月**日**时许,该区北京路“*花景”二单元顶楼天台发现一黑色学生书包内有爆炸装置。接报后,公安分局立即组织大量侦技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经勘查发现,包内有硝铵炸药、火雷管,且已安装导火索,形成了爆炸装置。调查工作同时展开,但该栋楼内仅家庭式“黑旅社”就多达**家,出入人员十分复杂。由于“黑旅社”管理不规范,人员进出和住宿未登记、信息无法掌握,业主不予配合甚至逃避询问。历经三天的“人海”作战,案件无任何进展。虽然此案后来经其它方式得以侦破。但是,充分暴露出“黑旅社”带来的缺陷和可能带来的恶性后果。我局决定突破传统观念,破解管理难题,寻找突破口,强化黑旅社的有效管理。 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充分调研和借鉴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我局转变对“黑旅社”的传统定位,将其界定为出租性质,变旅为租,并以“*花景”小区、“瑞鑫大厦”家庭旅馆为试点,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寄住公寓”管理模式。 二、准确定位、破解难题,力求旅店管理无真空 (一)转变思想观念,破解管理难题。推行寄住公寓的核心是将家庭式“黑旅社”界定为出租性质,寻找有效管理的法规支撑。对既已确定寄住公寓(家庭旅社)严格按照《出租房屋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如实登记租住人的基本信息并录入旅店业管理系统。有效破解了以往“黑旅社”不登记、错登记、漏登记、不录入上报等问题,使登记录入的有效信息为我所用。 (二)建立机构,业主自治、强化领导。在试点过程中,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以条件相对较好、“黑旅社”地域相对集中的小区公寓为单元,建立流动人口寄住公寓集中式管理模式,对条件相对较差,“黑旅社”地域相对分散的,建立流动人口寄住公寓分散式管理模式,并成立流动人口寄住行业管理委员会,并分设会长、副会长、会员。管委会在镇办、派出所的监督指导下,履行日常寄住业务,对流动人口寄住公寓进行有效管理。目前,*市火车站附近“*花景”、“瑞鑫大厦”、“站上公寓”、“城市壹佰”、“金苑商住楼”等集中式家庭旅社,*区北京路办事处辖区的春天堡、狮山社区、尖山社区的分散式家庭旅社,门头醒目、消防设备齐全、逃生通道标识明显,各项管理规定健全,逐步趋于规范化。 (三)建章立制、按章经营、有效管理。为了切实加强寄住公寓的管理考评,实施有效管理,按照《出租房屋管理办法》以及流动人口管理规定和大情报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寄住公寓的特点,制定了《流动人口寄住暂行规定》《流动人口寄住点规章制度》《流动人口寄住点考核奖惩规定》《流动人口寄住人员信息录入规定》等规范性管理制度。并由派出所对寄住公寓业主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知道应该履行什么职责、应该怎样履行职责以及违规经营将受到的处罚,从而提高业主自治的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使各业主的经营活动都在规范的管理中进行。 (四)加强指导、严格考评,兑现奖惩。在实际管理中,镇办和派出所实时了解寄住行业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情况以及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强化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指导;派出所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网络抽取与实地核对的检查方式,对寄住公寓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每季度评比考核的依据,对连续三个月评为良好的“家庭旅社”予以奖励,对连续三个月不合格的进行停业整顿。特别是对存在不如实登记录入信息、一证多住、甲证乙住等违反《寄住人口信息录入管理规定》的,依法予以治安拘留;对存在问题屡整不改和两次以上违反《寄住人口信息录入管理规定》的,采取一次性毁灭法,依法予以取缔。 三、利己利民、成效初显,管理与打击“双向”有力 通过创新“家庭旅馆”寄住公寓管理模式,既有效破解了管理难题,又拓展了治安管理的有利范畴,并成为侦查破案新的增长点,其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效果已经凸显: (一)实现了“双赢”。通过创新管理,一方面满足了业主获利和外来人口安心居住的需求,促进了警民关系和谐,实现了民生是最大的警务;另一方面使公安“大情报”系统数据不断拓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以“*花景”寄住公寓为例,自创新管理以来,通过管理系统登记的人员信息相当于四个三星级宾馆的信息录入量。通过寄住公寓信息录入管控系统抓获的逃犯数占整个旅店业的三层,并在一些案件侦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年*月**日*时许,同是“*花景”的流动人口寄住公寓发生一起杀人案。案发后,利用寄住公寓信息系统迅速查明了死者身份,并在**小时内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二)化解了社会矛盾。一是解决了*区****多人的就业难题和****多个家庭的吃饭穿衣问题,极大地缓解了政府压力;二是创造了经济价值。仅北京所辖区***余家“黑旅社”而言,平均月盈利达***万元,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核算,能解决*万人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减少了矛盾对立面,争取了斗争主动权,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三)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在规范管理后,由“黑旅社”引发的盗窃、诈骗、抢劫等治安问题明显减少,治安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