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爸爸”倾情帮扶困难儿童
父亲前夕的一个上午,*市*区**小学六年级的*小朋友来到*边防派出所,把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亲爱的“警察爸爸”。这个小女孩就是*边防派出所倾情帮扶的*名困难儿童中的一位。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虽然警察叔叔们不是爸爸,但却胜似爸爸。
为“儿女们”生活来源“造血” *边防派出所官兵在辖区走访中获知*、*等*名困难儿童的情况,但边警深知,自身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定期的少量物质帮扶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儿童的生活窘况。 为了使帮扶从“输血”转为“造血”,民警主动与民政、教育、慈善等机构联动沟通,积极向有关部门介绍*名困难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存在困难,争取支持帮助,最终把他们全部纳入当地的低保。边警还主动走访辖区各大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动捐资助学,帮助困难儿童家属解决生活来源。 当**岁女童*不幸患上白血病而家人束手无策时,该所民警多次发动社会各界捐款共**.*万元,帮助小沛淑治疗白血病。前不久,民警又帮助小沛淑的父亲在镇里一家包装厂找到了一份装订纸箱的工作,缓解了小沛淑一家的生活压力。 “父亲”当起孩子的“师长” *名困难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年龄,为了不让他们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或无心向学,边防民警为此想尽了办法。 派出所请来当地团委、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爱心人士,共同举行“希望工程助学圆梦”活动,通过基金会拿一些、爱心人士出一点,为*名困难儿童建立起长期助学账户。 学习的费用解决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困难儿童的学习成绩明显跟不上同龄的孩子,为了使他们尽快补齐“短板”,从学习中找到乐趣、重拾信心,派出所把大学生警官集中起来,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为困难儿童补课。书桌边,特殊的“父子”、“父女”坐在一起,“父亲”在认真地教,“孩子”在如饥似渴地学习。那样的场景,令人感动。 浓浓“父爱”陪伴孩子成长 在帮扶的过程中,民警发现,很多困难儿童由于家庭、社会和亲情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心理亚健康”。边防民警当起“爸爸”,用无私的关爱温暖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了做称职的“警察爸爸”,一名名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感受着为人父的“初体验”。他们给困难儿童买新衣、过生日、送礼物。逢年过节,派出所总会多出*名成员,他们一起加菜、一起运动,一起做游戏,其乐融融,俨然是一个大家庭。 *是一名孤儿,由于自幼缺少父母的爱,性格内向、寡言少语。派出所教导员朱英意主动与她结成帮扶对子,当起了晓莹的“爸爸”。朱“爸爸”经常把晓莹接到家里,让她与自己的女儿一起玩,一起做功课,晓莹生病了,朱“爸爸”带她去看医生,还亲手给她喂药,照顾左右。通过父爱般的关怀,晓莹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在学校里交了不少好朋友,学习成绩也迅速提高,成了班里进步最快的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