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思考
社区是联系着个人、家庭、集体、单位的重要纽带,也成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的支撑点。推动社区消防工作,不仅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消防工作新课题。通过社区这一有效载体,发挥群众消防组织的作用,实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无缝隙”覆盖,形成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运行机制,提高全民消防素质和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
一、推进社区消防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变革的需要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我国城市的建设和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城市住宅小区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开展消防工作,适应了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对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社区开展消防工作,是适应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开展社区消防工作,建立完善的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社区消防工作学习和借鉴,对我国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社区建立完善的防灾体系,通过社区消防宣传、防灾、救灾体验、演习、消防志愿者活动等,营造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代表着当今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的潮流。因此,重视社区消防工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社区消防管理经验,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推进社区消防工作是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城市社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民对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防火安全越来越重视,人们希望远离火灾,而消防安全又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需要帮助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以减少火灾发生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强化城市基层消防工作,明确社区消防管理和服务职能,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消防问题,发展社区消防文化,建立安全稳定的社区消防安全新秩序,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参与,可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为安全生存的空间提供有力保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当前社区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社区消防建设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对社区消防建设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一些部门和单位指导、督促社区开展消防工作不到位,单靠公安消防部门无法形成联动机制。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受人员少、消防知识匮乏的影响,造成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社区消防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宣传教育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里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不到位,人们对消防的了解,只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和单位的安全培训。社区居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有的居民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有的社区从领导到居民,对“消防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各相关部门虽投入大量精力、人力、财力,但社区消防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结果是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社区居民受到的教育不多,成效不大。 *、社区消防建设经费难以保障 由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没有社区消防建设专项经费开支,驻区单位没有投入消防建设的法律义务,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没有经费来源,造成社区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消防器材的配备、消防宣传资料的发放、消防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因缺乏资金给以落实。 *、社区消防基础建设薄弱 在城区内规划的新建社区的消防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上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但是老城区社区消防建设基础差,电器线路老化、消防水源缺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群众消防意识淡薄等现象十分普遍,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大多数社区灭火器材等设施配置较少,少数社区即使配置了,也是量少质差。有些社区尽管安装了室内消火栓,但水带、水枪没有配备到位,形同虚设,毫无作用。硬件设施的缺乏和保管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就难以进行火灾初期的有效扑救。 三、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社区消防建设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日程,制定有关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规章以及考核标准,使新建社区消防工作一步到位。各级公安消防、民政部门要依托街道办事处,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由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消防安全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社区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宣传教育、防火检查等工作。 *、深入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 只有每一个社区居民都掌握了消防安全的基本常识,群防群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消防、劳动、教育、司法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消防宣传“四进”活动的指示精神,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把消防宣传教育作为社区消防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应以提高居民消防安全素质为重点。创造人人学习消防,人人重视消防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促进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网络的建立 社区消防工作由过去单纯的消防部门单独抓应当上升为政府、社区和辖区单位共同抓。公安消防部门及社区公安派出所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消防部门监督、社区统一管理、消防安全自治”的工作思路,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构建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在组织上抓好社区消防建设。各街道办事处,均应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任主任,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派出所、社区居委会、驻社区有关单位人员参加。负责辖区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指导、督促和协调。社区居委会则成立由居委会主任、社区民警、居民小组长、治安巡逻人员组成的社区消防工作小组。这两个组织均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如定期召开消防会议,组织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进行消防宣传,建立消防业务档案等。 *、完善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和基本的灭火装备器材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区规模大小不一,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因此,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器材的配置可采取多种方法。对于城市新建社区,要本着“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原则。对新建小区在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时,消防部门即要求房地产开发商预留消防警务室并配置相应的灭火及救生器材,在消防验收时,要求开发商设立永久性的消防宣传牌。对于在原有城区基础上调整划分后新组建的社区,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基础抓起,不断补充完善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老城区的一些社区(即无物业管理)的消防设施、器材则由政府和社区内的一些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