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公安文学在培植警察核心价值观中如何实现引领作用(二)

    时间:2013年02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部长在****年全国公安文联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文化育警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警察特色的公安文化建设新路子。”在****年初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以新的视角认识公安文化的重要功能。”

        文化养德固本、潜移默化的引领、浸润和同化作用勿容赘述。但是,作为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公安文学在基层公安机关文化育警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大多数管理群体认知,究其原因,固然有管理模式和理念的相对滞后,管理层整体文化理论知识的相对缺失等因素,也有目前公安文学自身的缺陷性导致其塑形效果不显著,养心功能不足等因素。在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公安文化建设和队伍、业务建设成了“油和水”的关系,合而不融,仅仅成为了一种包装装潢,看上去很美,但是没能够从有形的符号转化为无形的原动力,使其最终成为公安队伍和业务建设的助推剂。

        一、目前公安文学的现状

        ****年初,*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公安机关不乏一流故事,但缺一流表达。”这一论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公安文化建设“与百万公安民警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公安队伍的英雄业绩还不相匹配、与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社会地位和公安机关所担负的政治社会责任还不相对称”的差距。

        毫无疑问,这也是目前公安文学整体发展水平与公安队伍和业务发展不适应、不匹配的客观写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一)体制内制约因素多

        一是基层管理层缺乏对公安文学的认知。在很多基层公安机关,一切工作都以中心工作为要务,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为终极目的,文学未纳入工作目标考核,而且文学承载的人物、事件、单位基本都是虚拟的,和公安工作尤其是本单位工作,从表象上看,的确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这也是导致公安文学在公安工作中备受冷落甚至被异化被排挤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基于管理层认识上的障碍或者说是浅见,导致基层公安文学创作者创作时间、创作条件缺乏基本保障。甚至有一些非常好的题材,创作者往往无缘能够深入了解和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当然更难做到“一流表述”。在一块对公安文学认知“贫瘠”的土地上,不管是对于公安文学作品还是对公安文学作者而言,不仅难以长出什么“茁壮的大树”,甚至让很多“好苗”都因为养分不足,枯萎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公安系统的文学作者成名成家的最终不得不离开公安系统的例子也不少,而未成大家的,大多都淹没在大量繁琐零碎的日常工作中,最后不了了之,能够坚持下来的是凤毛麟角。二是公安文学创作尚未凝成合力,缺乏阵容。公安系统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的文学创作者基本上是业余爱好者,多凭自己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对文学的悟性以及各自推崇的价值理念在创作,而且基本处于散兵游勇甚至半地下状态,造成公安文学整体上没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缺乏清晰的价值导向,没有形成集体发声的效果,在文学领域里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而公安体系外的文学作者凭着对公安工作的一知半解,对公安群体走马观花似的观察了解,在对公安生活缺乏感同身受的丰富情感的基础上创作出的作品因为远离现实,难以引起民警和百姓的共鸣,当然也不可能有我们想要的“一流的表达”的效果。

        三是缺乏公安文学的宣传推介机制和平台。不仅表现在缺乏对新人新作的宣传、推介渠道和平台,对已有的比较有分量的公安文学作家和作品同样缺乏宣传和推介,导致很多公安文学刚露头甚至还没有来得及露头就被气势汹涌的文学作品大潮给淹没了。

        (二)公安文学作品自身存在缺陷

        一是体裁比较单一。当下公安文学的体裁比较单调,多见于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歌曲、小品、话剧、戏曲等等表现形式的作品比较少见,对于文学受众各种需求的多样化,单一的表现形式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二是题材比较狭窄。就题材来说,基本局限于侦查破案,相比公安工作涉及面来说,侦破仅是其中一方面工作,无法起到窥斑见豹的作用。

        三是整体质量急需提高。相比而言,公安文学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人物形象塑造上,语言功底等方面比较欠缺,量少质弱的现状难以回避,很难在浩如海洋的文学领域中占领一席之地,需要集各方面之力共同打造、推介精品力作。

        二、公安文学在培植警察核心价值观中如何实现引领作用

        公安文化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承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伴随公安斗争实践和公安事业发展进步,在苦与乐的磨砺、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生成和成长起来的,以百万公安民警为主体、以忠诚为核心元素,具有英雄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精神特质和剑胆琴心独特魅力的战线文化;公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硬实力的先导、软实力的核心和百万公安民警共有的精神家园;公安文化具有育警、励警、律警、惠警四大功能,是人民警察的职业基因。

        充分发挥文化滋养心灵、塑造形象的引领作用,用文化的办法来解决文化层面的问题,逐步地把政治上的要求和纪律上的约束转化成文化上的自觉认同,是新形势下公安文化内涵新的拓展和深化的重要体现与显著标志。

        正确认识和理解了公安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作用,再来认识作为公安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公安文学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很多疑惑就会迎刃而解。

        (一)给公安文学正确定位,在内部认识上达成共识

        何为公安文学,至今好像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和明确的界定。但作为公安文化的承载体之一,它应该具备用文字和语言来反映公安生活和工作,提炼和培植人民警察群体核心价值观念,歌颂人民警察群体形象,对内提振士气、凝聚警心,对外谋求人民群众支持、理解,在积极构建警民和谐关系,弘扬主流文化精神中,起到积极推进作用的功效性的。

        在当前我省开展的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公安文学在引领和培植*公安民警群体核心价值观和整体职业形象的提升和宣传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将不容忽视和低估。大量事实证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其一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其接受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认知观念、生活态度甚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几乎都是深远的、不可替代的。

        一是弘扬主流文化精神,培植公安核心价值观念。公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公安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决定了公安文学的主题精神和发展方向,公安文学应当有使命感,公安文学作者应当有责任心。

        二是扩展公安文学载体,强力打造公安文学精品力作。面对文学受众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力求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及多种合力,强力打造和推出有影响、有力度、有号召力的精品力作,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学领域中争取一席之地。

        三是构建公安文学理论体系,奠定公安文学发展基础。公安文学至今没有自己的理论研究体系。公安文学创作者应当具备的文学素养与现实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很多作者尤其缺乏文学理论功底,反映在作品上就是缺乏深度和厚度,缺乏透过现实表象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性的洞悉能力,缺乏驾驭复杂社会题材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的交错和梳理能力。公安文学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文学理论研究体系,改变公安文学自生自灭的无序生长状态,深入研究和促进公安文学的良性和长足发展。

        四是完善公安文学保障机制,促进公安文学大繁荣大发展。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一语道破文学的本质。文学不仅是研究人、塑造人的艺术,而且必须是由人来完成的艺术。各级公安机关管理层应当从公安工作的全局出发,放眼未来,立足长远,切实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公安文学进一步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公安文学创作者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保护公安文学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保证他们的创作时间和空间。

        (二)力争公安文学承载的内容,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目前,公安文学的题材比较单一,多以案件侦破为主。而案件侦破仅仅只是公安工作中一个部分,远远不能反映公安工作的点多线长面宽以及复杂多样性的特点,无法表现公安工作的繁重艰险,无法刻画公安群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公安文学作品无法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更无法起到宣传公安工作、普及法制教育、寻求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的作用。

        公安文学要在文化育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需要其承载的内容要具有现实感,情感具有丰富性,塑造的人物具有真实感,还对故事情节、主流精神、语言对白等诸多方面元素有较高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从受众情感上引起强烈认同度,正真实现“逐步地把政治上的要求和纪律上的约束转化成文化上的自觉认同。”

        (三)力争公安文学倡导的价值观念在行动上引起共振

        当前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导致公安工作的艰巨性,公安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警民关系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不容回避。

        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它可以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人为一个共同的信仰团结在一起,这正是文学应当发挥的最大社会功效。

        公安文学应当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用受众喜欢的表现形式,选择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内容,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地把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神植入各种艺术表现载体,让受众从情感上理解、接受、认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从而达到对内凝聚警心,激发活力,弘扬正气,对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强有力地推动公安工作理高的层次发展。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践行核心价值观 唱响人民满意歌
  • 下一篇:加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