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五大难题、实现五个增强 政法工作的体会
近年来,*县委政法委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有效加强了政法队伍建设,推动了政法工作上水平。政法干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肃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年以来,*政法机关荣获了6项省以上先进,有**名政法干警受到了省以上表彰,而且没有发生赴*市以上涉法涉诉新案,没有中央、省交办的涉法涉诉案件。
一、强化认识,破解理解难题,增强接受监督的主动性 对执法监督工作的认识是直接影响到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政法干警在执法监督工作方面的认识问题,破除不敢监督、不愿接受监督的工作障碍,提高政法干警接受监督的主动性,监督他人的积极性。近年来,特别是在今年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动员大会,举行座谈会、案例剖析会,建立警示教育基地、执法理念室等方法,强化政法干警对执法监督工作的理解,深化对执法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摒弃“执法监督多余、无据,系干扰”的错误观点。让政法干警体会到:用权必受监督,有监督就会有帮助,监督是一种支持,是一种关怀。从而乐于监督他人,主动接受监督。 二、明确要素,破解把握难题,增强执法监督的针对性 前几年,*执法监督工作是“有文有声、但不见行”。*经过反复调研后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监督要素不明确。近年来,*制定《中共*县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办法、规定,明确了执法监督的要素。 一是明确执法监督的作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方式,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政法机关严肃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的重要手段。 二是明确执法监督的性质:是党内监督,它有政治和思想保障。 三是明确执法监督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使政法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发展服务、对法律负责、让人民满意。 四是明确了执法监督的思想原则,监督范围、监督方式及方法和监督重点。保证县委政法委在执法监督中既积极为政法部门排除执法人为干扰,保障公正执法,又不超越职权、取代政法部门对具体案件的定性处理。 三、健全制度,破解实施难题,增强执法监督的操作性 执法监督工作要实施好,关键是要有一套制度体系来规范操作。为此,*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的操作体系,增强执法监督工作的操作性。 一是强化源头监督,确保执法思想理念正确化。通过完善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建立《执法维稳责任制》、《诉讼代理人维稳责任制》等*0多项制度,构建源头监督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政法干警用正确的思想理念指导执法工作。如县检察院在受理“曾某申诉对法院判决其与孙子土地转让纠纷一案不服”的案件后,按照“既要抗诉、也要息诉”的理念,既依法解决了纠纷,又帮他们找回了失去已久的爷孙情。 二是强化过程监督,确保执法行为规范化。实行了《案件评议制度》《案件信息报送制度》《办案干警相互提醒制度》《参考基层组织意见制度》等9项制度,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办案干警层层负责的执法责任制,构建过程监督体系。强化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纠正执法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文明行为,提高执法的质量和水平。*008年,*涌现了“全省检察系统十佳侦查监督能手”王勇,“全国公安系统十佳法制民警”杨政霖等一批业务标兵。*公安局有一个案件还评为“全省十大优质案件”。 三是强化效果监督,确保执法活动实效化。建立《执法办案回访当事人制度》《政法干警办案满意度测评制度》等7项制度,制定基层评议机关、政法部门交流评议、社会人士参与评议的执法监督效果评价机制,构建效果监督体系。从执法效果上加强监督,保证政法干警严格规范、公正高效执法,努力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提高执法效果和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公安局在查办彭某伤害他人一案时,既着眼于案发时的实际依法严格办案,又积极做好后续工作,促进双方当事人关系和好,实现了民事和解,取得了各方满意的执法效果。*阳埠乡派出所干警许小春依托黄沙村警务室,主动关爱农村留守孩,其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情暖中国》特别节目中作了专题报道。许小春也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系统抗冻救灾先进个人”。 四、拓宽途径,破解联动难题,增强执法监督的灵活性 为了增加执法监督力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执法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监督,今年来,*不断拓宽执法监督途径。 一是实行联合监督。县委成立由纪检委、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人大内司委领导组成的县政法系统执法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政法部门的执法行为进行联合监督。 二是调动社会力量监督。建立了公正执法监督员和明察暗访监督员两支队伍。公正执法监督员每季度至少到政法各部门开展一次执法工作监督检查。明察暗访监督员不定期对政法干警的执法活动进行暗访。同时公开政法机关的执法监督电话,方便群众参与执法监督。 三是政法委加强监督。县委政法委按照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定期到政法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每季度向县委常委会汇报一次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 四是政法部门主动接受监督。政法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制定的工作报告制度向县委政法委报告工作,接受县委政法委的监督。 五是强化联动监督。搅动政法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强化政法各部门的内部监督,并使之相互协同作用。 五、完善机制,破解落实难,增强执法监督的实效性 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是看实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执法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完善保障机制。县委政法委及政法各部门成立了执法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配齐配强了工作力量,规范建设了执法监督室,保障了工作经费。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制定了《执法监督室职责》和《执法监督工作流程》,规范了执法监督运行程序。建立了县委政法委监督政法各部门、政法各部门相互监督、政法部门内部监督、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执法监督的立体监督机制。 三是建立责任机制。实行执法监督领导负责制和责任查究制度,落实执法监督责任追究措施,解决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愿接受监督的问题,确保了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四是建立评价机制。开展“三评一考”活动,以评查考核促监督。县委政法委每季度组织人员,随机抽取政法部门*至*件案件进行评查点评。每季度邀请人员采取走访和座谈测评等方式,对政法干警的执法活动进行评议。每年评选一批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政法干警和执法办案标兵。每年依据《*政法系统执法监督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政法各部门的执法监督工作进行考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