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典型材料 >> 浏览公安
  • 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五)

    时间:2013年04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是当前干部队伍管理中的一大软肋,也是机关效能和作风*方面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市于****年推出“*+*”绩效考核模式,即以事件记录为评估结果的基本依据、以“百分制”计量为评估结果的基本方法,以年初评岗量分、对话绩效目标,月中评事计分、对话绩效进度,年底评绩核分、对话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两基三对话”绩效考核模式,为机关干部提供了一个干事创业、公平竞争的好平台,成为机关干部优作风、抓落实、提效能、增业绩的新引擎。

        一、基本做法

        “*+*”绩效考核旨在通过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对话沟通,以共同量化绩效考核目标和一致认定评分标准为基点,以服务发展、改善民生为核心,把推动工作落实与强化激励效应有机结合,着力打造高效型政府、服务型机关、创新型队伍,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设岗定位。年初,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党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并下设考核办公室。考核办成员一般来自办公室、人教科、监察室等相关科室,根据单位总体职能,综合上级部门、该市市委市政府布置的年度工作任务,形成单位年度工作总目标,细化分解到科室;各科室按工作难易程度定岗、定责,明确每个岗位必须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时限、具体方法及工作纪律等;各科室人员对照岗位职责,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提出意见。在上下反馈、集中讨论中统一确定每个科室与每个岗位的考核目标及评分标准。同时,实行干部任用“双向”选岗,对干部岗位意愿与各科室负责人所需科室干部进行调查,在充分尊重双方要求的基础上,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考虑每位干部的任职资格、能力及特长,合理定位。

        二是设档定分。以“百分制”计算绩效评估结果,将考核目标(科室考核目标与个人考核目标)量化为“共性目标”、“个性目标”与“争先创优目标”三类目标。其中,“共性目标”基本分值为**分,是“德、勤、廉”的具体化项目,包括单位工作纪律、学习计划、依法行政、督查督办等内容,由单位统一举证扣分。“个性目标”基本分值为**分,是“绩、能”的具体化项目,属业务职责要求必须完成的工作量,按完成情况实行定量打分。“争先创优目标”指超额完成任务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效的,系奖励分值,由单位统一评分。

        三是设薪定酬。为每个岗位设薪定酬,以岗位不同、工作量大小、技能难易程度为基准,实行同岗同酬、按劳分配;将干部年度工资分为生活津贴(约占**%—**%)、工作津贴(约占**%-**%)、年终奖金(约占**%)三部分,生活津贴按照原有基数不变,考核结果直接与月度工作津贴和年终奖金挂钩,主要表现为“得多少分领多少薪”,一线业务科室任务重,原定分值就高,获得工作津贴和年终奖金就多,而工作任务相对较轻的科室原定分值较低,获得工作津贴和年终奖金就少;单位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的月度工作津贴分别取单位与分管科室的平均分值,年终奖金需依据该市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综合评定。

        四是日查明纪。将“*+*”绩效考核制度作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效能制度,与执行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干部身份证制度、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追效问责制度、挂牌销号制等有机结合,考评内容主要体现在“共性目标”上,实行每日检查登记制和月度统计举证扣分减酬;对被发现存在效能问题的当事人实行“一票否决”,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调整岗位及降职等处罚,严重的给予免职、责令辞职、引咎辞职或辞退等处分。

        五是月评明效。即依据事件记录评估绩效结果,考评内容主要体现“个性目标”上。考核对象按预先设置的月度计划表(工作日记本)、月度完成情况表、月度考核表内容要求记录工作事件,评事记分,形成自我评定→科室初评→考核办复评→反馈建议→公开结果→发放津贴六个环节。其中单位主要领导、单位副职领导、分管科室及其主要负责、所分管科室成员之间实行从上到下逐级评分,写明评价事实理由,将结果反馈到人,对未达标的科室及个人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改进方式,并于每月*日前公布评议结果,按统计得分发放月度津贴,形成月度业绩档案,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

        六是年考明绩。年度考核由领导及服务对象评议平均分(占**%)、月份考核得分平均分(占**%)、个人“争先创优目标”项目奖励分(占**%)三部分组成,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调整使用、评优评先、津贴奖金发放相挂钩。将年度考核获优秀等次的干部列入单位中层干部优先竞选人选或报请上级组织列为市管后备干部,并在全市通报表彰;对基本称职、不称职的人员经考核领导小组提出,由组织给予诫勉谈话或调离岗位等。此外,绩效考核与管理结果及奖惩情况将作为该市市委及组织人事部门年度考核班子、奖惩任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主要成效

        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在对话交流、明确目标、公开绩效中,形成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得好与干得不好又不一样”的显著效应,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大转变和服务水平快提升。

        一是有力促进干部精神面貌转变,进一步增强干部责任意识。试行“*+*”绩效考核模式以来,广大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干部队伍中认真负责、用心钻研工作的人多了,推诿扯皮、无所事事混日子的人少了,待遇兑现时心服口服的人多了,满腹牢骚的人少了,形成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如:该市查田镇试行“*+*”绩效考核模式后,将“工作日记法”管理模式与重点项目领导领衔制、形象公示制、挂牌销号制等有机结合,准确反映了考核对象的工作实际,使每位干部在“干多少事,拿多少奖金”面前一目了然,为龙庆高速公路查田段征迁工作筑牢制度保障,提前三个月完成**多公里的征迁、***穴坟墓的迁移等任务,与未试行绩效管理的乡镇形成明显差距。

        二是有力推进机关工作方式创新,进一步提高干部服务水平。“*+*”绩效考核模式使广大干部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推进机关工作方式创新,提高了干部服务水平和工作绩效。如:该市财政(*)局试行“*+*”绩效考核模式,引用了月度“事件记录法”与IS*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办法,与每月*日将干部完成月度工作量与月度津贴明细表在办事大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干部自觉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其中,*局一业务科室改变了以往以查、罚为主的收*模式,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成企业自觉缴*,提前完成*收任务,获得考核加分,与不同科室拉开了***元的月度津贴差距。

        三是有力推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进一步提升干部整体素质。“*+*”绩效考核模式使广大干部在绩效沟通中及时解决既存问题,在多干实事、追求更高绩效目标中不断完善自己,切实摆脱变了庸、懒、散的工作状态,开创了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该制度执行以来,该市对存在上班炒股、“中梗阻”及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等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名工作人员分别给予诫勉教育、扣除奖金、通报批评、待岗、免职等处分,有力推进机关作风*。同时,***名机关干部踊跃参与**个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竞争性选拔,上百名干部实行了轮岗交流,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

        三、几点启示

        *市试行机关干部“*+*”绩效考核评估工作,始终坚持奖勤罚懒、用能去庸的考核原则,充分体现了对绩效结果和服务对象负责的理念,为推进机关干部绩效考核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制定科学、有效、详细的考核标准是基础。推进机关干部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是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的细化和量化。该市试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之所以能够被认同,关键在于将德、能、勤、绩、廉五大方面内容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事项,使其成为可量化指标,攻克了以往考核目标过于笼统不易把握,容易导致评估不公正和滋生腐败等不足;该市在绩效目标设立中,能充分听取考核对象意见后才正式确定考核标准,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容易被考核对象所接受;该市在设薪定酬中,将生活津贴和工作津贴、年终奖金从“六二二”分成转变为“五三二”分成,既拉开差距,又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较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把由此带来的压力控制在考核对象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为此,必须把制定科学、有效、详细的考核标准作为推进机关干部绩效考核的切入点,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适应能力等为考核基点,细分工作指标,量化考核分值,使考核工作有“事”可考、有“量”可核、有“绩”可估,有“效”可评。

        二是坚持客观、公正、合理的考核原则是关键。推进机关干部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机关干部服务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行政组织绩效和政策执行力。该市干部之所以能积极面对考核,想方设法把工作干得更好、更出色的重要原因是该市相关部门能结合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去制定考核办法,将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各项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列出,一一量化为考核分值,增强了工作数量、质量、成效的透明性,革除了以往考核中资历因素占比重大、考核不公开等弊病,保证了考核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该市考核时能及时向考核对象反馈考核结果,确保了管理人员与考核对象的有效沟通,并在掌握进度与对话改进方向中提高了行政组织绩效;该市启动了“双向”选岗、竞争上岗等工作,为干部搭建了体现价值和发挥作用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干部的内在潜力。为此,必须把坚持客观、公正、合理的考核原则作为推进机关干部绩效考核的落脚点,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重视考核结果反馈,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三是注重规范、准确、严谨地运用考核结果是保障。推进绩效考核的最大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实现绩效考核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该市“*+*”绩效考核办法行之有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机制保障得到强化。该市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机关工作岗位责任制的通知》,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统一津贴发放基调,出台并严格落实治庸问效、治懒问责、治贪问廉等配套机制,强化了考核结果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的并行转换,发挥了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综合效应,克服了当前对考核奖励及惩处难以落实兑现、使考核流于形式的弊病,清除了长期以来干部只上不下、优不胜劣不汰等弊端,实现了管理过程中内在需求驱动力与外在需求推动力的有效组合。为此,必须把坚持规范、准确、严谨地运用考核结果作为推进绩效考核的生命力,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位升降、工资增减、奖励处罚等切身利益挂钩,增强贯彻执行绩效考核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广大干部真正把思想集中在干实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好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充分发挥广大干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主体作用。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
  • 下一篇:全市深化作风年活动典型材料(六)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