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警务工作基础性建设的突破
城乡警务室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基础。农村幅员广阔,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治安管理难,警力相对少,加强农村警务工作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上高县公安局从****年开始,发展、推广建设以 “人口地理信息图”为中心的电子管理信息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系统建设已在全县警务室全部铺开,农村警务工作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是农村警务工作基础性建设的一大突破。
一、“地理信息图”的出现与推广
上高县公安系统建立实有人口管理为中心的农村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是从总结该县泗溪派出所安塘村警务室民警*创造的“地理信息图”开始的。
安塘是个有*个行政村**个自然村,面积**多平方公里、****多户人家的大村,警务室只有*一人,全村的治安管理使他疲于奔波,而原有的户籍资料与实有人口状况出入颇大,影响了警务工作。由此,*萌发了将安塘实有人口、家庭状况绘制成地理信息图作电脑信息资料的想法。白天处理治安事件多,从****年*月始,他利用晚上时间,打着手电,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采集了安塘社区****多户家庭人口实有信息资料。此后,又刻苦钻研电脑绘图技术,终于在****年*月绘制成了一张山、田、路、村、组、户均方位清晰的“安塘地理电子信息图”。该图创造了“以图找村、以村找房、以房找人”的成功经验,通过实践加以完善、提高,达到统一化和网络信息化。
该县公安局敏锐的发现和肯定了*的创新,在安塘召开现场会,在全县分局、派出所、警务室全面推广。
二、“地理信息图”的实用价值
上高县推广的农村社区实有人口电子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地理方位图,附近学校、诊所、商店、企业分布图、辖区家庭详细的人口档案、农村住户户主及房屋结构照片,以及相链接的信息资料,包括辖区特殊人口、专业特长人员档案、外出务工人员、暂住人口档案等等。涵盖面大,查阅方便,具有警务信息“网上通”的功能,为及时掌握农村治安状况,处理突发事件,加强农村治安管理提供了快捷的处置平台,在加强为民服务、强化治安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一是促进片区民警深入群众,加强与村民的联系与沟通,密切警民关系。农村警务室所负责的辖区面广,有的村民宅居住分散,而民警又少,难以了解各家各户的动态信息情况,不利于户籍管理及警民沟通。建立“地理信息地图”要采集村民人口、住房结构、所处的地理方位、外出务工人员等信息,必须入户与户主见面,客观上督促民警深入群众,增强警民联系,密切警民关系。
二是推进警务信息共享,有利于准确、快速抓捕犯罪嫌疑人,加快破案速度,降低治安行政成本。今年*月,该县敖阳镇公安分局接到深圳警方请求协捕在深犯案的上高籍民工通报后,通过 “地理信息地图”,很快找到其藏匿地点,迅速的将其抓获。如果没有这个信息系统,要临时拉开撒网式排查调查,不仅会增加破案的行政成本,而且更会耽误破案时间。
三是信息更新方便,使用灵活,为农村警务室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电子档案,有利于延续管理。以往农村警务室的户籍资料一部分是纸质的,难以长期保存,另一部分是存于民警的“脑子”中,由于民警时有调动,农村治安资料容易断档,新调入警务室的民警要重新调查搜集。有了“地理信息地图”,警务室民警可以延续使用和完善有关资料,有利于农村治安管理。
三、创新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管理方法的思考
*创造的“地理信息图”及上高县公安系统在此基础上完善发展的农村实有人口电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及成效,给我们很多启迪和思考。
我们的公安队伍是很有创新力的,而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后,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中,为城乡警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立以“地理信息图”为中心的城乡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城乡数字信息平台,是农村治安基础性建设,同时也是政府的基础建设,不仅对加强城乡治安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在计划生育、人口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也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因此,笔者建议:
将“农村实有人口电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列为政府信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专门的机构具体抓,从而形成政府统一协调,统筹公安、人口计划生育、地名办、边界勘测、电信、财政等部门的力量,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投入、集中协调的工作格局,一可保证信息采集的数量与质量,二可加快信息的整理与录入,加快系统建设步伐,让这个利民工程早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福于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