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汇报材料
*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大队坐落于*区春江路***号。现有民警**人,交通协管员**人,公安助理员**人,配备警用车辆**台。大队警营面积*,***.**平方米,内设勤务、事故处理、公路巡逻、综合安全防范等*个中队。大队辖区是*市的老城区,政治文化中心,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G**、G***国道和S***省道横贯区境,西踞嫩江大桥咽喉,北占齐黑公路要地,卜奎大街、文化大街、中华路、龙沙路等全市主干道在城区内形成了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辖区有城区街路**条,总里程**.*公里。机动车拥有量近*万台,驾驶员*.**万人。
几年来,大队按照《*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要求,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警队各项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公安机关开展的“党风党纪”“警风警纪”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公安工作、“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大队的各项工作。近年来,大队辖区被公安部等六部局授予“平安畅通县区”,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被省政法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系统创先争优先锋警队标兵”、“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被市公安局授予“文明执法示范大队”、“党风廉政先进集体”、“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大队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公安系统的前列。
一、纳入日程,始终强化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
几年来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始终坚持领导带头抓创建,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大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与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相结合,与争创“坚强型、亲民型、服务型、廉洁型”的“四型”警队相结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大队领导班子任期责任制内容之一。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大队成立了创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大队长作为领导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接受考核。大队制订了创建工作的长期工作方案,经常性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总结、部署、动员创建工作。每年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规划,把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中队、每一个人。坚持一项一项地抓,一件一件地落实。今年以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次专门会议,就领导小组人员调整,年度工作计划、如何把“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
二是建立健全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监督机制。在内部,大队组成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督导组,结合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对各中队进行督导检查。在外部,大队聘请了**名警风警纪监督员,及时向他们通报精神我们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检查。同时,大队在综合办公大厅公示了所有民警、交通协管员的姓名、职务、照片和警号,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置了意见箱,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投诉。
三是完善了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大队根据《*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认真制定了创建工作要点、规划和活动方案,并把方案中的学习制度、评比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和责任制度形成一个有措施、有步骤、有监督、有考核的工作机制。同时,还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听取阶段性汇报等形式,坚持逢会必讲,使全体民警、交通协管员都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来。
四是为创建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为促进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大队每年都要在警营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民警、交通协管员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宣传上投入大量资金,为文明单位创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大队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强化了从优待警工作。大队领导坚持经常性的谈心活动,了解和掌握民警、交通协管员的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每逢民警、交通协管员家庭遇到困难,大队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家中,帮助解决问题,使民警、交通协管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工作之中。
二、注重实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大队把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深挖民警自身潜能,增强交警大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民警、交通协管员的基本素质、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推动他们严格公正执法、文明高效服务,树立了*交警的良好形象。
一是坚持政治建警。提升民警、交通协管员的文明素质是大队精神文明创建的落脚点。按照市局、支队的统一部署,大队先后开展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两风两纪”集中学习教育、“大走访”开门评警、主题实践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活动中,组织民警、交通协管员参观市博物馆,观看城市的历史,了解城市的变迁,增强荣誉感。组织民警与运建集团、回民小学、武警支队举行共建活动,不断拉近民警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增强责任感。大队举办了“警钟长鸣”报告会、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拓展了民警的视野,强化了民警遵纪守法意识。大队还组织民警、交通协管员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屯、进家庭,举行清扫社区卫生、宣讲交通安全、帮扶贫困居民等共建活动。举办“警营开放日”,邀请辖区群众参观警营,了解交通民警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拉近警民距离,努力创建和谐环境。
二是坚持班子带警。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大队领导班子始终发挥了表率和带头作用。体现了团结务实、改革创新、清正廉洁、作风民主的良好形象。孙郡大队长被授予市级劳动模范、****年度全市公安机关十大廉洁所队科长、全市创建“三优两提升”文明城市工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二等功。曲波教导员被市局授予“****年优秀党务工作者”。大队也被市局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三是坚持表彰励警。大队在民警、交通协管员中先后开展了“争做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人、亲人、能人”活动、“争做人民满意民警”活动和“优秀交通协管员”评比活动。大队民警、交通协管员踊跃参加,积极创先争优,涌现出公安部表彰的整治酒后驾驶先进个人吕国友、市局命名的“文明执法标兵”尹擎。副大队长杨连海被支队命名为“****年度人民满意的交警大队领导干部”,刘继明中队长被授予“****年度人民满意的中队领导干部”。吕国友还被支队授予“****年度特别能吃苦民警”、姜永春被授予“****年度特别能战斗民警”、胡忠良被授予“我身边的十大廉洁典型”荣誉称号。大队还有*名民警、**名交通协管员被支队授予荣誉称号。
三、突出特色,打造规范整洁的警营环境。
大队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十分重视警营建设,先后争取支队、*区政府投资几十万元,全面规划和改造了警营房舍,努力打造“积极向上、规范统一、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的警营环境。
一是建设了规范的执法办案功能区。按照“对内对外分开,办公办案分开,工作生活分开”的原则,对警营进行了科学设置,划分为办公区、办案区、生活区和接待区。接待区布置的温馨、和谐,设置了等候座椅、饮水机、报刊架。办案区设置了侯问室、讯问室、询问室,统一制订了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安装了电子门禁,突出了各种安全设施的建设,杜绝了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等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生活区设置了规范整洁的食堂,内容丰富的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设施完备的健身房、洗衣房,宽敞明亮的乒乓球室,舒适的淋浴室,为民警学习、休息提供了舒适规范的环境。
二是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在警营内设置各种图板、标语近百块。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省公安厅提出的“三位一体”工作思路,都制成标语,悬挂上墙,加强对民警、交通协管员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治的教育。大队还在办公区、生活区悬挂了具有生活情趣、人生哲理的文字、图画、字画,提升民警、交通协管员的文化兴趣。在接待区、办案区利用图版公示了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等相关政策,以利于办事群众的监督检查。
为了提升民警、交通协管员的个人品德和文明意识,大队在民警、交通协管员中开展了“读好书”活动,开展了乒乓球、台球、扑克、象棋比赛活动,开展了公安道路交通管理业务培训。大队民警的读书笔记在支队评比中获二等奖;摄影作品在市局的评选中获一、二等奖。大队民警全部通过市局组织的业务考试,取得了执法资格证书。
三是加强了警营的日常管理。文明的工作环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展示警营的文明风貌,大队投入资金,对现有警营全面进行了改造。所有办公桌椅按统一标准摆放,桌面不允许摆放私人物品,统一设置桌牌,公示办公人员的姓名、职务、警号。警营的办公标示、档案等设施,统一设置警徽、橄榄枝图案,为蓝色衬底,具有明显的公安办公场所特点。警营实行军事化管理,要求物品摆放规范、办公场所窗明几净、值班备勤室的被褥定期更换,民警、交通协管员起床后,必须按照军营被褥的折叠办法,做到有棱有角,整齐规范。严格的警营管理,使大队警营整洁规范,在“警营开放日”中,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四、围绕中心,不断提升公安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必须围绕大队的中心工作开展。这既是我们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也是工作中我们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既概括了文明单位创建的价值,决定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地位和作为,又明确了文明单位建设的生长点所在。
一是服务辖区群众的能力明显提升。作为窗口单位,我们始终把打造服务品牌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重点,把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满意的服务作为创建活动的根本。开展创建活动以来,我们重新改建了综合服务大厅。接待窗口的高度由原来的*、*米,降低到*、*米,从而拉近了警民间的距离。我们在服务窗口设置双面计算机显示屏,在办公人员操作计算机时,办事群众也可以从另一台显示器上了解办公过程,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为了解决边远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牌照的困难,我们组织民警深入曙光村、光明村等村屯,现场为村民办理证照,得到村民的好评。为了保证“一拖”大项目按时投产,我们派出民警在***省道临时道口设置岗地,民警、交通协管员顶风冒雪,坚持***多个日夜,保证了“一拖” 的施工建设。
二是辖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大队的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大队辖区是*市的旧城区,居住人口稠密,道路交通状况复杂。市党政办公中心、*大学、*医学院都坐落在辖区。中小学校多,高档住宅小区多,辖区面积大,警力数量少,给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由于我们积极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调动了大队民警、交通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民警、交通协管员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仅****年,大队接受各种交通警卫任务达***次,出动警力*****人次,警车*****台次,民警、交通协管员加班加点近万小时,没有一人叫苦怕累,没有一人因事请假,圆满完成各项交通警卫任务。今年以来,大队先后开展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会战、创建优良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三优两提升”文明城市工程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等整治、宣传活动,民警、交通协管员在这些整治行动中,废寝忘食、加班加点、一些同志带病工作,打完点滴就投入工作中。大队民警、交通协管员的出勤率、管事率不断提升,民警的纠违率、执罚率逐月攀升。辖区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没有出现一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辖区呈现了道路畅通、秩序井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的良好态势。大队被省交警总队授予“全省预防冬季道路交通事故百日会战先进集体”、“全省交警系统重点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是执法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队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有力推动力大队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大队将以人为本执法理念与改进执法方式同频共振,通过读报纸、讲案例、议执法、体民心等教育形式,引导民警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几年来,民警写出读书笔记***多万字,体会文章***多篇。通过一以贯之的教育,既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思想在大队民警中深深扎根。大队始终坚持岗位练兵,练执法素质、练执法形象、练爱民为民,不断砥砺民警。特别是面对新的警用装备和新的管理技术,个别老民警克服文化低、记忆力差等困难,很快掌握了酒精测试仪、移动测速仪、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等执法设备的使用技能,提高了民警的执法能力。大队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强化执法制度建设。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交警执法的基本环节和流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精心编撰了几万字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教育课件》,课件涵盖了执勤执法的方方面面,详细明确了交警的工作职责、流程和标准,为交警执勤执法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指引。大队建立了规范、完备的《民警执法档案》、《民警考核档案》,全面详实记录民警的案件办理、考核奖惩等情况。把民警的执法规范化考核情况与评先选优、晋级晋职相挂钩,建立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极大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大队在支队率先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室,由人民调解员承担交通事故的调节理赔工作,有效化解了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社会矛盾。****年,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全省交警系统和全市公安系统唯一的国家级“执法示范单位”。
以上是大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做法。我们深知,*大队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并非尽善尽美,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创建工作的品牌意识还不强;创建工作的范围还不广;创建工作的机制还要完善等。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使大队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