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消防大队班长先进事迹材料
*,*消防大队班长,武警下士警衔,共产党员。因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省总队优秀团员、省总队学雷锋积极分子,多次被支队及大队嘉奖,今年,更是因战斗表现突出荣立两等功,被成为“现实版的许三多”。
业务上,像牛一般倔强 ****年**月,*市消防大队来了一批新战士。这其中,就有来自山东的*。 “与其他战友相比,‘老牛’的体能和业务素质明显差一截。”消防大队指导员斯日辉说,当时*单杠引体向上只能做四五个,尤其是长跑,是他的“老大难”———别人跑完只需十一二分钟,而他却要**分钟。为了提高训练成绩,他主动给自己加压。中饭后,练半小时杠铃深蹲;晚饭后,沿训练场进行半小时的蛙跳;就寝前,单杠引体向上做**个,俯卧撑做***个、仰卧起坐***个。“在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斯日辉说,仅用了半年时间,“老牛”就赶超了其他战友。*的“倔劲”,也带动了其他战友。他们纷纷加入到加练的队伍中。 学习上,像牛一样勤劳 入伍前,*的语文成绩很好,也有常动笔的好习惯。到部队后,他发挥所长,主动担任大队通信报道员。但在实践中,*明显感到采写新闻稿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更细腻的文笔。于是,他有空就往图书室跑,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他还主动与记者交朋友,拿写好的稿子向记者请教,以便知道不足所在。渐渐地,*掌握了写消防报道的要领。作为一名消防战士,采写消防报道是额外的工作。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他常常救完火后第一时间写稿。“有时,其他人已在睡梦中,他还一头扎在电脑前字斟字酌句。”战友陈朗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两年来,*已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近****篇。 生活上,牛一般地踏实 嘴硬心软,这是大家对*的一致评价。“很少听到他说好话,说话语气常常硬邦邦的,不了解他的人会觉得他怎么这种态度。”战友张旭说,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心思细腻,对人有心。 截至目前,*已接了*批新兵。每次看到新兵来,他总是第一个询问:“生活上有什么需要”、“还缺什么”……主动当起“生活指导员”。 让战友们感到最温暖的是,作为班长,*时常和战友坐在一起谈心聊天,看谁不开心,就帮忙缓解压力。“战友受伤了,他会体贴地问候”、“训练遇到问题不开心,他会以自己的经历勉励我们”…….“老牛”的好,战友都记在心里。 战斗中,像牛一样勇往直前 在火场上,身高*.**米的*总是冲在最前面。据消防大队排长汤振坤介绍,*入伍*年来,共投入灭火战斗****多起,他一个人成功救出被困人员近***人。无论任务多么急难险重,他总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年*月*日下午**时**分,*市消防大队接到市局***指挥中心指令称“*市金罗马皮卡王油漆厂区内有多人掉入电镀池中”。接到报警后,*同志作为头车班长,与战友们一道,迅速赶往事故现场。作为救人攻坚组主要成员,面对中毒危险,他主动请缨,深入污水处理池底部营救被困人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营救出全部*名被困中毒人员,充分体现了过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为事故的成功处置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事后再回想起这惊魂一幕时,*一脸的平静和坦然,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战斗中遇到危险了,还记得在****年“*.**”德邦制药厂火灾扑救中,作为现场侦查人员,就在他警觉地发现异常,撤出现场的一刹那,爆炸突然发生。尽管如此,每次灭火救援任务面前,*总是毫不犹豫地迎难而上,“脚踏实地,无畏无惧”这是战友们对*的中肯评价,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靠的是他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入伍五年来,他参与成功处置了数百起灭火救援任务,担任战斗班长,深受领导信任和战士爱戴,连续多年在年终民主测评中名列前茅。《*晚报》、《*新报》等新闻媒体曾对他进行过专访,送给他一个“现实版的‘许三多’”称号,对于这些成绩和荣誉,*总是一笑置之,他明白,成绩永远只属于过去,沉迷于过去就必然止步不前,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前行,才会朝着更高的人生目标靠近,才能像许三多一样完成一次精彩的升华和质变。在*的眼中,参军入伍就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在任何事情和考验面前都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这个现实版的“许三多”,在自己的红门生涯中正一步一个脚印,抒写着朴实却又闪亮的军旅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