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关于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树立良好政法队伍形象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政法机关作为维护稳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国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必须积极推进以民生为核心的警务建设,构建以和谐为标志的警民关系,确保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和根本宗旨决定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为“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安政法机关在工作实践中必须不断深化思想认识,认清存在问题,并积极研究工作对策,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与人民群众之间依法运行、和谐友善、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更是做好全部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丝毫的超越法度的特殊待遇。在执行各种警务活动中,人民警察必须与人民群众密切感情,相互支持,特别要找准自身的法律定位,即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既要严格、公正执法,又要理性、平和执法,做到对法律负责、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统一。做好公安工作,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求人民警察在处理各种事务和参与各种警务活动中,都要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认真践行“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公安执法工作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做好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下,只有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各级公安机关都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处置突发事件、驾驭社会治安局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充分发掘社会资源,打牢群众基础,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公安工作。因此,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是加强公安机关自身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积极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处置突发事件、驾驭治安局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公安机关的重大任务和迫切要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可以进一步打牢公安队伍的群众基础,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可以通过群众的监督,促进公安队伍转变执法思想,改进执法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更有效地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公安工作,更广泛地利用群众的力量和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和具体体现,是坚持专群结合、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对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推动整个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当前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

        据*省公众安全感测评来看,以*市浔阳区为例,****年上半年,浔阳区公众安全感测评结果为**.****%,在全省排名第**位,好转率**.****%,全省排名第*位,全市第一,公安工作满意度**.****,全省排名第**位。从上述测评结果来看,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省偏低,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刻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寻找对策,研究方法,扭转排名靠后的不利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仍然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部分民警宗旨观念淡化。随着人民群众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水平、管理效率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凸显,没有足够的警力参与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不能及时高效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而影响警民关系和谐;部分民警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无法胜任日趋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难免存在不适应和不能快速反应的问题,特别是接处警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造成群众的不满意;非警务活动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和谐,把警察推向风口浪尖,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警民冲突,严重损害了警察形象和警民关系和谐;部分民警自身素质不高,存在漠视群众疾苦、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而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

        (二)少数群众对政法干警认识偏颇。当前,部分群众对公安政法干警以偏概全,抓住个体和局部的问题而对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予以全盘否定;有的群众对民警期望值过高,一旦遇上警察破不了的案或办不了的事,就产生消极的看法,甚至转化为对整个公安队伍的怨恨、不信任,造成警民隔阂;有的群众法律知识欠缺或认知有限,以致对正常的警务活动产生误解;有的群众对社会现实和生存状态不满而无处宣泄,直接将矛盾转向与群众密切接触的广大干警,影响了警民关系。

        (三)社会舆论的不良渲染。一些报纸和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经济效益,满足受众的好奇心,费尽心思地挖掘有关警察的负面新闻,并且将事实扩大化,以此来吸引群众的眼球。部分媒体甚至为寻找新闻“看点”和“卖点”,不负责任的“制造”新闻,进行失实报道和炒作,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负责的言论,给人民群众一个错误的舆论导向,极大地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另外,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也普遍缺乏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技巧,在应对媒体时往往因为应对不当,激化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使一些原本能够控制在萌芽状态的事件被新闻媒体炒作。

        (四)警察职能扩大化过多非警务活动。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权限较大,少数党政领导一味强调公安权威,常常通过行政命令使公安机关承担许多原本不应承担的职责。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广泛,众多的社会矛盾使警察始终处于风口浪尖上,警察长期处于“灭火”状态,警察的过频出现不仅对事件的解决无济于事,某种程度上还强化了事件的对立,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加强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民警是关键。因此,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中心环节在于加强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在于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加强民警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引导广大民警从以管理者自居的心态向“为人民服务”的心态转变,打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型警察机关,建设人民满意的警察队伍。

        *、紧扣公安主业突出抓好打防整治工作。公安机关要始终对各类违反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始终坚持以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破案会战”经济犯罪和各类侵财犯罪为工作目标,全力以赴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强化治安防控网络,在“人防、物防、技防”工作上狠下功夫,持续加大易发案、多发案区域的巡逻管控力度。同时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案件、街面扒窃(拎包)等违法现象重拳整治,切实增强公安工作满意度。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实现公平、公开、公正执法的灵魂所在,要大力提倡“阳光”执法、人性执法,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最大限度地杜绝自由裁量空间,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进一步增强全体民警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特别是要把平和、理性、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贯穿于整个执法工作的始终,尽一步改进执法方式,善于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和谐的态度来对待群众,使群众通过案件的办理、事情的处理,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爱和温暖。坚持慎用警力,努力为公安机关营造宽松的执法环境。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坚持慎用警力原则,避免将警察直接推向矛盾前沿,有效减少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直接矛盾冲突。

        *、加强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筑牢警民关系。实践证明灵活多样的活动,因其形式活泼,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工作效果好。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安全宣传“平安浔阳”建设、“千名民警进社区(村)入户、“警营开放日”等活动推向纵深,不断扩大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交流面。要进一步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发放警民联系卡,大力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一站式服务,当天能办结的事决不拖到第二天,绝不让办事群众多跑路、跑空路。同时切实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充分发挥信访接待工作的桥梁和窗口作用,通过信访接待工作了解人民疾苦真情的渠道,帮助、指导和满足人民愿望。

        *、加强公安宣传工作。公安宣传是展示公安队伍建设和警察良好风貌的窗口,是公安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对于公安机关密切联系群众、塑造良好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度,加大对公安机关和民警个人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鼓舞士气,弘扬正气,为公安执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强化宣传,弘扬主旋律,高奏正气歌。不断增加工作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深层次、全方位地走进公安工作、走进公安队伍,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安、支持公安。同时,要大力加强社会涉警舆情引导,成立涉警舆情处置队伍,一方面强化浔阳公安工作宣传,推行警务公开,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针对网友提出的涉警舆情,及时作出公开、公正的回复,最大限度避免涉警信息负面炒作,形成警民和谐的良好局面。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公安民警培养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对策(二)
  • 下一篇:在新时期下如何做好一名合格基层公安的思考(四)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