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对加强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3年07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会做群众工作则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基础,是公安民警最基本的本领。当前在基层民警中,对做群众工作重视不够,缺乏能力的培养,在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上,缺乏艺术性和成功率。往往给公安工作带来被动和困难。下面,我就加强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一、当前群众工作中的主要特点

        (一)信访诉求增多。随着人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媒体舆论监督的透明化,公安民警在执法中,一方面,存在业务素质欠缺,执法程序有瑕疵;另一方面,少数群众没有正确理解国家法律,对严格公正执法不满意。致使警民互信程度降低,执法环境不尽人意,造成信访案件大幅增多,成为公安执法中一大热点问题。就我局来说,去年大接访共受理群众信访案件***起,查结***起,停访息诉率**?*%。今年*-*月份,共受理群众信访案件**起,查结**起,停访息诉率**?*%。虽然有很大下降,但信访案件已成为广大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群众基础薄弱。由于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人际关系逐渐淡漠。一方面在利益趋动下,群众对公安工作漠不关心,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另一方面,民警与少数群众的文化水平、个人素养等不同,产生了沟通少、沟通难的情况,就自然与群众接触少了,距离远了。再者,就是一些非警务的群体性活动,让警察形象受损。因而,民警与群众就好象陌路人,民警上门做群众工作就容易吃闭门羹,群众基础就显得尤为薄弱。

        (三)、期望要求升高。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各种复杂社会矛盾、民间纠纷逐渐显露出来,公安保卫任务日益繁重。一方面群众法制意识、人权意识、权益保障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不断高涨,强烈要求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因而,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执法要求,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成为一种新特点。

        (四)、警群互动减少。公安民警注重打击违法犯罪,加大对社会治安的防控力度,严打整治、专项斗争、集中行动一个接一个, ***接处警和各类矛盾纠纷调处任务日益繁杂,民警超负荷工作,疲于应付,警群联系相应减少。同时,警营开放、警民互动、群众监督等,没有形成机制,缺乏正规的互通渠道,使民警与群众互动监督减少。使群众基础工作显得更加无力。

        二、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感情淡化。我们有些民警宗旨意识不强,人本意识淡薄,人性执法不到位,对人民群众缺乏诚恳、热情、亲情,甚至有些人态度冷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把人民给予的手中权力,抖威风、搞特权,以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自居,把易事拖难、简事拖繁,严重伤害了群众感情。

        (二)方法老化。对待群众反映问题时,以法律法规为借口,方法简单,缺乏灵活性;处理群众纠纷时,直接点名对错,无婉转之言词;面对警群矛盾时,横眉立眼,胡乱指责,争口气,比高低。为群众服务时,生硬了当,缺乏态度之寒喧。使本来可以化解的矛盾纠纷,扩大化;使本来办好的事情,似无诚恳之意。

        (三)作风虚化。有些民警只是将群众工作写在纸上,留在口上,停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缺乏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入户调查“走捷径”,接触群众“马乎眼”,为民办事“搞敷衍”,没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率”低,影响了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四)执法硬化。执法为民思想意识树的不牢,执法态度生硬、不尽人意,没有正确处理好执法和为民服务的关系,执法随意性较大,执法不规范,办案简单粗糙,没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含义,片面强调行使职权,进行刚性管理,在不知不觉中漠视群众的要求,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五)能力弱化。虽然近几年开展大练兵,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素质有很大提高,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科技知识水平还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政治敏感性、辨别是非能力、侦查破案水平、处惊应变等,还需要大大提高。尤其对群众工作,不会做、不敢做、很难做,组织群防群治、处理群体性事件等,缺乏宣传发动工作能力。

        三、群众工作原因分析

        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一贯的传统优势,也是我们公安机关坚持的传统优势。在当前形势下,造成群众工作的种种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

        (一)群众感情不贴近。出现群众工作的问题,说到底主要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公安民警执法、办事,对群众感情贴近了,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兄弟、姐妹来看待,零距离接触,全身心投入,群众情绪好,工作一呼百应。感情贴近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只有满腔热情地真心为老百姓办事,深入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一定能赢得群众,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反之,群众感情被伤害了,什么事也办不成。

        (二)思想认识不重视。我们有些民警对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从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上去认识清楚,缺乏对基层群众工作的长期性和延续性。没有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公安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忽视了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和人权保障职能,执法为民的意识尚未在思想深处得到根植。然而,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就能在有限的警力下,发挥无穷的群众力量。

        (三)动力推动不到位。群众工作是基础的高难度工作,是一项细工、软功,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是很难看到成绩、获得奖励的基础工作。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缺乏做群众工作的奖惩推动机制,群众工作扎实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致使有些民警产生消极对待群众工作,不愿、不善、不屑、不去做群众工作,缺乏做群众工作的动力。

        (四)综合素质不够高。有些民警做好群众工作必需具备的政策理论水平、法律业务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不注意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切不准群众思想脉搏,抓不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存在所谓“打不过、跑不过、说不过”的现象,综合素质不高,对做好群众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四、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要树立群众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用公安业务的能力水平、治安防范工作业绩、群众工作的方法本领等,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用自身丰富的知识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团结群众,增强群众工作的感召力。要深入群众,交朋识友,消除警群隔膜,使群众有话敢讲、有问题敢反映,成为群众的帖心人。二是要树立法治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认真改进和解决执法执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规范执勤、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等方面建章立制,落实向社会承诺的事项,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真正把执法为民思想根植于每一个警种、每一个民警,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中,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三是要树立服务观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宗旨,改善警群关系,在群众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切实履行公安民警的职责,服务承诺兑现,便民利民落实,全方位全天候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群众心里有杆称,群众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群众心中就会有多重”。

        (二)扎实练好四个基本功。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掌握和练好四个基本功。一是要练好业务能力基础功。熟练掌握常用法律法规,练好本警种、本部门、本岗位业务技能,广泛涉猎法律知识,积极为群众释疑解答,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练好擒敌自卫的技能,具有追得上、打得赢的本领,打牢做群众工作的素质基础。二是练好处理民间纠纷基本功。民间纠纷看似细小,鸡毛蒜皮,无关大局,但却是许多重大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的火种、导火索。处理民间纠纷,要耐心听取双方的陈述辩解,分清事非,在坚持依法办事原则基础上,灵活运用乡规民约、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典故实例等群众容易接受的道理说服感化双方,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同时,进一步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来,建立全天候、全方位排查调处机制,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善于处理民间纠纷的民警,是最受群众欢迎和敬佩的民警。三是练好获取情报信息基本功。 要深入辖区、依靠群众,及时做好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实时补充、修改、完善,始终保持基础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共享。特别要熟悉了解“社会人”,盯死看牢“重点人”,及时掌握“高危人”,发现抓获“嫌疑人”,使公安机关牢牢掌握稳定社会治安局面的主动权。四是要练好群众语言基本功。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就要用俗语、谚语、典故、歇后语、俏皮话等与群众交流,用群众语言发动群众、处理民间纠纷、培养警民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促进工作开展。

        (三)强力抓好三个关键环节。要把群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一套科学、规范、完整地做好群众工作的规章制度,并使其在监督、激励作用下发挥功能。一是抓好群众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民警依据不同岗位,建立和完善调查入户、为群众办实事、纠纷处理、暂住人口、信息员、重点人掌握、警营开放日等一套群众工作制度,使民警在制度约束下,学会做群众工作,拉近警民距离。二是抓好制度检查监督。定期深入群众中间,加大对民警做群众工作的检查力度,了解见警率,掌握群众对民警满意度,拓展警民沟通渠道,增强信息互动,争取群众支持,树立公安民警良好形象。三是抓好考核评议。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对民警和辖区群众双向熟悉率、利用群众提供线索破案率、群众信息采集应用率、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情况、控制发案情况、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民警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群众工作效益考核评估,实行奖惩激励,保证群众工作的真正落实。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浅谈公安民警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四)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