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公安机关的这个政治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和卫士。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保卫人民权益,做人民喜爱、敌人惧怕的人,是人民警察应有的立场、观点和作风。 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民的自身要求。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是人民自己的事。公安机关及各种社会治安力量对社会实施公安控制,是执行人民的意志,是代表人民而不是代替人民。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但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在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广大人民群众是同公安机关协同作战的基本力量。 3.公安工作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群众。 公安工作是有广泛社会性和群众性的工作。这要求公安机关必须依靠群众。社会治安问题离不开群众生活领域。 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面富有积极性、创造性。要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中的复杂问题,只靠公安人员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治安问题信息的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违法犯罪活动和各种治安问题。都逃不过人民群众的眼睛。人民群众是各种牙巳罪线索和治安问题的最直接、最先发现者。 人民群众不论对违法者危害社会的活动,还是对社会安全保障的需要,群众一般都会用各种方式作出反应,对其产生最直接、最及时的影响。如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扭送违法犯罪人员,制止治安事件,扑救治安事故,抢救受害人,帮教违法犯罪分子等等。所以群众在维护治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处理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这个关系调整好了,也就正确地解决了公安机关与社会主人的关系,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普遍支持,各种困难和问题就能顺利地解决。在解决社会矛盾时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就有了最可靠的后盾和最大的政治优势。 5.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的监督。 人民群众是检验和评价公安工作的功过是非的最好裁判。在一切监督力量当中,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群众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其他任何监督都依赖群众的监督。 6.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人力资源。 群众是维护治安的主要力量,是一个开发不尽、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依靠群众解决警力不足,是我国公安工作的客观要求,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