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公安机关辅警队伍管理问题的思考

    时间:2013年08月2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要突破公安机关辅警队伍管理的瓶颈,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发挥队伍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充实一线警力,减少聘用人员数量,提高聘用人员质量,严管理、强素质、树形象、重服务,走“精兵”之路。

        (一)以完善的录用管理机制为突破口,规范辅警队伍管理。

        辅警人员流失率高、不稳定、管理不规范是当前辅警队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难题。因此,建立健全辅警队伍机制,用制度来加强对辅警队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规范招录程序。辅警录用是实现辅警队伍实现规范化的第一关口,应该制订严格的标准,遵循科学的程序。很多地方尚未制定明确的辅警招录程序,在辅警招录上随意性较大,往往填张表就完事,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辅警招录办法,规定了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但在具体实施上又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资格审定、选拔录用程序,严把进人关,从源头上堵截一些素质较低甚至屡有劣迹的人员进入辅警队伍。公安机关要根据工作需要在核定的编制数额范围内制定招录辅警人员计划,按照自愿报名、公开招录的办法,统一进行资格审查、考试、体检后择优录取;实行新录用辅警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认定合格的,与辅警签订为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续签;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三年的进行轮岗,不服从轮岗决定的予以辞退,从机制上规范辅警人员管理。

        2、加强岗位培训。辅警的存在,无可非议是解决当前警力严重不足的重要举措,充分地发挥辅警作用,是做好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实现教育培训经常化,加强纪律、作风、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升辅警人员的业务技能,确保队伍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使每一位辅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做到服务热情、举止端庄、警容严整、令行禁止。我们可以鼓励辅警人员参加报名自学考试,考过的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上述措施去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加强文化学习的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的组织开展辅警的培训活动,强化体能素质、实战技能等内容,抓好岗前业务知识集中培训和岗间轮训、复训等岗位大练兵活动,同时完善辅警人员的教育培训体制,使这支队伍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每一个辅警人员熟练掌握公安基础业务知识、练就过硬本领。

        3、健全管理制度。公安机关要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对辅警的地位、职责、人员组成、装备配置、工资待遇、考核奖惩、招录辞退等作出明文规定,从辅警的招收、考评、奖励、培训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约束队伍。对公安辅警言谈举止、执勤纪律标准作出明确规定,让每名辅警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了不该做的后果是什么”,同时,坚持“一年一动,三年大动”的原则盘活队伍,让辅警队员在一年一度合同签订中,接受考核,促使他们思想上保持高度警醒,行动上更趋规范。

        (二)以有力的待遇保障机制为突破口,发挥辅警队伍效能。

        经费保障不足甚至缺失是当前辅助警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反映在每个临时性辅助人员身上就是“收入无保障、安全无保障、出路无保障”。而公安机关在自身保障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满足辅助力量的保障要求。因此,要激励斗志,增强公安辅助队伍的凝聚力,就必须实行保障社会化,由政府牵头,将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并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为辅助力量争取工资保障、福利待遇、伤残理赔、慰问抚恤,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其后顾之忧,使其更好地履行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职责。

        辅警的工资福利等经费支出,各地的来源形式各不相同,极其有限,经济待遇普遍低下,导致诸多的辅警人员产生个人工作能力、服务态度与所得到的收入回报相差甚远,认为自己的辛勤劳动不能被社会承认和肯定,从而灰心丧气对前途失去信心,继而消极低沉失去工作激情,而极个别人由此会利用职务之便捞取好处,违纪违规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应改革现有辅警工资制度,适当增加辅警人员的工资,实行效绩工资,奖惩激励,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拉开工资发放距离,对业务骨干、优秀人才给予一定的经济倾斜,从而调动和激发各个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从整体上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实实在在地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尽力解决辅警的实际困难,通过经济手段吸引全体人员勤勤恳恳、争先创优,全身心扑在公安工作上。

        同时,由于社会层面上的各种因素,导致辅警工作环境复杂恶劣,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辅警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对其不尊重,干扰、阻碍甚至暴力相抗,使辅警人身权益屡受侵害,处理时往往又是息事宁人,不了了之,挫伤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重视辅警的权益保护,应大力弘扬正气,依法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果断处理,伸张正义,切实维护辅警的合法权益,为辅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劳动保险和意外伤害怃恤等保障制度,解除辅警的后顾之忧。

        (三)以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为突破口,激发辅警队伍活力。

        激励机制是鼓舞士气、提高队伍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只有严明奖惩,保障辅警人员的待遇、提高辅助力量的地位,才能稳定辅警队伍,打造精兵、尖兵,使辅警成为当前形势下公安派出所强有力的臂膀!

        辅警是当前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情况下的重要补充力量,也担负着维护一方平安的责任,他们走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派出所的形象。当前,我国辅警队伍的管理体制尚未明确,组织机构尚未成立,辅警没有职级差别和晋升渠道,缺乏激发辅警工作动机、工作动力的“激励因素”。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工作目标量化,让每个辅警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干好了应受到什么奖励,干不好会受到什么处罚,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营造一个公开竞争、相互激励的局面。公安机关可以参照人民警察的有关纪律、规定实施对辅警人员的管理,明确规定辅警人员的管理、考核、奖惩、辞退等问题,规定用人单位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辅警人员的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培训、考勤考核,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辅警人员学习公安机关的相关禁令、制度等,切实提高辅警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奖励和宣传引导等措施,鼓励辅警岗位立功、岗位成才,自觉维护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年度续签劳动合同时,可以按照优劣对不适合本职岗位的辅警实行淘汰。

        此外,要适时组织辅警参加党、团组织活动,让他们感受公安机关大家庭的温暖;要选派思想好、作风实、技能高的民警担任指导老师,实行“一带一、一搭二”民警指导连带责任制,提高“搭档”效率;要注重从细小生活琐事做起,情暖人心,维护保障辅警队员正当权益,增强辅警队伍向心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当前基层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下一篇:公安局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