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党建群团 >> 浏览公安
  • 做好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之我见

    时间:2013年08月3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长期以来的公安实践证明,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效能和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公安工作在贯彻群众路线上遇到了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使群众基础出现弱化,影响和制约了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打牢群众基础,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对于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坚持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促进民警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与联系,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和为谁服务的问题,使民警真正从思想上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前提和根本,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知率和参与度。

        二、严格公正执法,全面提升整体执法水平。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首先解决执法观念的问题。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把公正执法体现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来,积极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加强法治教育和执法培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

        三、疏通警民沟通渠道,缩短警民距离。一是要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把公安信访机制推向社会,面向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二是要改善警务运作模式,做到警力下沉,沉到社区,警务前移,移到窗口,与群众实行“零距离”接触。三是加“110”、“119”、“122”等服务机制的建设,真正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救”。

        四、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外部形象。树立公安机关良好的形象,对提高亲和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评价,主要源于群众与基层公安机关一线民警的接触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规范、和气的言语可以拉近警民间的距离;野蛮、生硬的话语不仅让群众反感,而且无形中拉大了警民间的距离。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一要严肃警容风纪,规范民警的言语、谈吐、行为、举止,保持严整的警容,充分展示公安民警的威严和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二要提高民警的文化素养。不断加强民警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民警的文化水平和自身修养。三要加强民警的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公安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四要提高民警的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严守公安工作纪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正确舆论导向。公安宣传工作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提高遵纪守法意识,主动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从而更直接有效地了解、支持公安工作。同时,也可以使群众真实地了解民警不怕牺牲、惩恶扬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加理解、关心和支持公安工作。一是向社会宣传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有利于严格执法的社会环境。二是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取得的成绩,宣传民警的工作,反映民警的疾苦,唤起群众对民警的理解,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 下一篇:做好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三)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