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的温度
——如果你感到温暖,那是来自目光的包围。
一
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已经上小学了。爸妈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天天接送,于是给他买了辆自行车。傍晚吃过晚饭下楼走走,看见那孩子正在院子里学骑自行车。小家伙学得挺快,胆子却不大,总是要妈妈扶着车后座才敢骑。骑了一圈又一圈,眼看着孩子掌握住了平衡,妈妈轻轻松开了手。骑了一会,小家伙又嚷起来:妈妈,你在后面吗?妈妈肯定的说:别怕,妈妈看着你呢!孩子平稳地骑出了好远……
想起那年妹妹的高考。我跟着姑姑、姑父去给妹妹送考。校门口人头攒动,家长们还在抓紧一切时间对孩子们做着最后的叮咛。铃声响起,考生急匆匆往校园内走去,家长们还是站在校门口,目送着孩子的背影,那些目光中分明盛满了对孩子的期望:加油,爸爸妈妈看着你呢!
周末看电视,非常6+1,一个追寻自己梦想的孩子,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执意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演出那天,父亲最终还是没有到场。他说:父亲虽然没有来,但是我知道,他一定在电视机前看着我。我想对他说,虽然我知道你无法理解我的选择,但是我绝不会让你失望,我一定会努力证明我自己,让你看到我的成功!
——来自亲情的目光,包含着的,是家人的关心,爱护和期望。它持久的温热,让无论是襁褓中的婴孩、悬梁刺股的莘莘学子还是身在异乡漂泊的游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的力量。
二
毕业那年演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演出成功后,同伴们相拥庆祝,合影留念。不知谁对宿舍的其他姐妹们说了句,没有你们,我们早就坚持不下去了。是啊,临近毕业的日子,不论多忙,我们的初选、排练、彩排和演出,姐妹们总会到场,坐在前排中间最显眼的位置,冲我们微笑。没有舞台经验的我们紧张过,失误过,甚至退缩过,但每每看见台下她们向我们投来的鼓励的目光,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毕业半年了,虽然我们身在不同的城市,仍时时能够感觉到来自同伴们关注的目光。
前不久在海地大地震中牺牲的维和英雄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叫郭宝山,已经六十岁了,是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从事国际执法合作工作三十多年,他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气质,腰板挺直,目光炯炯,幽默随和,充满着积极的活力。在对他生前的单位的采访中,同事们这样评价他:“信任你、保护你,工作有失误善意地提醒你,遇到困难他鼎力帮助你、亲切地关怀你,与这样的领导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很珍惜。”他们说,虽然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但仍感觉他还在身边默默注视着他们,用他炯炯的目光时刻鼓励着他们……
——来自友情的目光,包含着的,是朋友的鼓励、关怀和支持。它亲切的包围,让不论是生活形影不离的伙伴,还是工作中并肩作战的战友,都能感受到身边给予的无穷的动力。
三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对聋哑恋人在车站送别的场景。男孩进站后,女孩仍站在检票口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他远去的背影,目光中溢满了不舍。没想到,半分钟后,男孩又折了回来,与她再一次道别。他,知道她还没走;她,知道他还会回来。这无声的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近期全球最火的3D电影阿凡达中,男主角杰克与女主角妮特莉的爱情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动容。影片的最后,杰克和妮特莉深情地看着对方,说:“I see you.”。在他们目光交汇的一刻,他们也看到了对方的心灵深处。I see you,不仅仅是看到对方的喜悦,更是他们灵魂的交融,是他们爱的誓言。
爱情的目光,饱含着恋人彼此忠贞的爱。它用热的温度,点燃内心的激情,让相爱的人们彼此相守,一直到老……
目光,是有温度的。当你感觉温暖,那一定是目光的包围;当你感觉幸福,那一定是爱的守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