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距离
“我看身边的人,很近很近,可是感觉却很远很远;我看天上的云,很远很远,可是感觉却很近很近。”曾有不少人借用这首诗来表达这万千情感因素中最深刻的一种体验。王勃在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深有感慨地写下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名句准确地道出了人们这种情感上的体验。一个是距离很近,心却很远很远,一个是距离很远,心却很近很近。前日,网络上就子女不常回家探望父母立法的问题进行了采访,众说纷纭。曾经,我以为父母养育了子女,子女就要守候在身边,父母在,不远游。但是,慢慢深刻体会到,真正能给与心灵慰藉的,是心与心的距离,是一颗温暖充实的心。“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似的孤独,并不是身边没有人,眼前满是高车大马,看到的都是滚滚红尘,听到的都是人声鼎沸,可是谁跟自己有关呢?心远了,身处闹市,心在荒漠,自然凄凉孤独。
小家如此,大家亦如是。在工作中,具有执法权的边防官兵与辖区群众应该有怎样的距离呢?既要近,又要远。既要贴心服务群众,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又要保持坚定的立场,用铁一样的政纪法规执导正义。
80岁的退役老兵,没有身份证领取不了养老金,老人家患病在床,社区民警在休息日的早晨悄悄背上照相机跋涉一个多小时上门为老人拍照,身份证办好后又再次送到老人手中,从山脚到山顶,一个多小时是跋涉的距离,但是从民警到老人的心,却贴得那样近。掉下悬崖的游客,救援的生命线被峭壁阻隔,边防民警一路担架护送,伤者及时送达医院脱离危险,这一崖壁阻隔,也许就是生死两茫茫,这是何等远的距离,是官兵的尽心尽责让这天与地的距离顿时幻化为零。台风高发季节,边防民警卷起裤脚,踏上小船帮助渔民抢收贻贝,保护丰收的果实;办证窗口开通绿色通道为急切出海的船民办理证件,保障远洋捕捞的顺利进行,山岙里的留守儿童,亲切的称呼为他们送去书本送去陪伴送去温暖的边防民警为警察爸爸,从此心到彼心,不倦往来……
有些距离,太近也会成为葬送前程的火坑,黑白善恶之间,本应泾渭分明,但有些干部却分不清这距离,纵容了他人,也放纵了自身。在本该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面前,忘记纪律法规,使公正的天平倾斜,黑与白太近,就会灰,会伤了正义的心,远了百姓的距离。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近,那是心与心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必须拉长,那是正义与邪恶的距离。在这距离与距离的跋涉中,我们不倦来回,在这途中感受生活的风景,感受生命的悲欢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