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队同事二三事
威武严肃的行政大楼,整齐着装的办公人员,交通要道上“指手画脚”的管家,事故现场,取证采样的身影。交通警察,一个老百姓既熟悉又不太想亲近的群体;交通警察,春夏秋冬,日晒雨淋的代名词;交通警察,自有它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冷暖辛酸,别样风采。
三个月的实习经历,三个月的零距离接触,绘成一幅长长的画卷,承载着同事们的欢声笑语,点点滴滴。说说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吧。 我的上司,郑主任,一位驾着黑色眼架,温和斯文的老大哥。非科班出身又是异地人的他,凭借多年的努力,如今已是办公室主任了。不是多有官腔的大官,是“打杂房领班”。大队上下,大事小事一箩包。份内之事,他按时按质完成,份外之事,他帮着完成得更出色;还是整个大队的大管家,事情大到领导莅临,小到队员生病,警队的一角一落,主任都在苦心经营着。“郑主任是世界上最好的主任。”同事小蒋敬佩的眼神闪耀着光芒。 最让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任讲解课程时的温文尔雅,担任岗点组长时的刚正不阿。“风一样的男子”,暗地里警队上下人尽皆知主任的绰号,我还一直没明白过来特殊含义。也许是形容他终日奔波,来去无踪。 警务工作的繁忙,双休日加班加点的情况经常会有。对于能够享受一般家庭的天伦之乐,往往是每个警察的奢侈品;而每逢过年过节,身处异乡的人总有份特殊的渴望。“不幸”的是,这两样,主任都遭遇了。一年的忙碌,没回过一次老家。年末,家里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催。可是主任还是毅然地婉拒了家人这一合理甚至“卑微”的要求。欢腾热闹的过年气氛中,主任埋头在办公室,巡逻在马路上。不太近人情的举动,其实会有很多的同行们理解。只是因为——“我是警察!” 每年,会有一批老干警退出一线;也会有一批青春无限的年轻人进入这个队伍。新陈代谢,生生不息,保持着公安事业的持久生命力。小丁,年轻英俊,聪明机智。两年的磨砺,如今的他已是事故中队的支柱了。 小丁身上,年轻人特有的干劲体现地淋漓尽致:雷厉风行地出警,干劲利索地解决纠纷,就连上楼盖章,都是三步并作两步地往上飞。有时候,警队繁忙的工作让这个奢望过普通年轻人生活的小伙子也忍不住抱怨两句。原本秘密安排的约会因为临时被安排值班而“泡汤”。小丁,脸上铁青,垂头丧气,呆呆地坐着。报警电话响起,小丁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又将约会抛到了脑后。戴上帅气的警帽,小丁出警了。 女人似水,千姿百媚。高跟配警服,依然别有一番风采。小蒋,一个刚迈出警校的活泼女生,一头清爽的短发,鼓鼓的脸庞,是警队上下的开心果。刚刚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眼下,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起来。年幼的弟弟,需要人照料;出海捕鱼的父亲,让她时刻牵挂。“工作要做好,领导瞪着眼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呵呵呵。”小蒋调皮地说着。 办公室文秘,小蒋的工作完成地很出色,季度考核从不落后那些老干警。去年年末时,局里人事调动,两个人的活,小蒋“一个头有两个大”地顶着干,愣是奇迹般地没让扣到一分。做事细致,待人热情,活泼开朗,同事们对她喜爱有加。只是繁忙的工作又多又杂,让这个涉世不深的小警花也常常苦恼不已,每每鼓起腮帮,握紧拳头,左摇右晃。 警队的大哥大姐开始操心起小蒋的终身大事了,张罗着要介绍对象。小蒋脸色绯红,“咚咚”地敲着键盘,打出一连串奇形怪状的符号,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我在交警大队实习已经三个月了,马上就要回学校参加论文答辩。三个月的时间,说起来不长,没有取得光辉的成绩,没有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三个月,也不短,得到同事们太多的关怀,了解了警队工作的方方面面,学到了人生历程上的最重要的一堂课。 交通警察,特殊的职业,赋予了他们异样的人生经历;平凡的岗位,夯实着顽强的人生基础。漫长的人生道路,他们和我和你行走在一个方向,有说有笑,有喜有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