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炉西峡
早上来上班,脚隐隐的作痛,特别是下楼梯时,更是没有了平常的灵活和方便。我知道这是穿越炉西峡对我的一个洗礼。
我经常早晨去跑步脚都会痛,我想一起爬行的同伴就更有反应了!事后一了解,除了经常去的老驴友没什么感觉外,其他的人都有酸痛。特别是那几个女同伴,反应更是强烈,坐椅子都要先用手扶着,不然就痛的坐不下去。
炉西峡留给我最深印象是815事件。记得2009年8月15日 那天刚好是星期天,我和几个朋友到乡下玩,下午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那雨大的简直就象消防车在喷水,车都很难行走,幸好我们提前回来,下大雨时已到了较为宽敞的公路,如果还是在乡间小路的话,那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了。
当正在为自己安全到家暗自庆幸时,接到指挥中心的电话,几名上海驴友在炉西峡被突涨的洪水冲走。警情就是命令,当我赶到办公室时,周局长已先我一步到达,我赶紧拿上雨具、电筒等装备跟局长一起赶往事发地点。
为了尽快找到失踪人员,我们全局上下在炉西峡连续奋战了五天五夜,只是我一直在指挥部协助联络工作,没有全程亲临炉西峡搜救一线,这样也就少了一次面对面接触炉西峡的机会。
这之后,我更加关注起炉西峡,知道炉西峡素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大气,三峡之蜿蜒”之称,更有“华东第一大峡谷”之誉。春有山花侯浪漫,夏有凉意沁心脾,秋有野果待人尝,冬有翠竹绿山峡是炉西峡的真实写照。峡谷内的山峦、巨石、清水、溪鱼、溪沙、玄关、羊肠小道、野树、绿野、石洞、蓝天……,一幅幅画面,让人百看不厌。
这也就更让我产生了一定要亲自尝试穿越炉西峡的味道,只是前面几次想去,却都在临出发前有事,不能成行。今年夏天出奇的热,上班路上迎面扑来的热浪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听到局里有人去穿越炉西峡,我当即决定一同前行。
在向常去炉西峡的驴友了解携带的必需品后,我们约定早上6点钟从县城坐车到炉西峡的源头开始穿越之旅。在车上,大家都对这次行程很兴奋,有的甚至兴奋的一个晚上没睡好。
下车开始行走了,虽然一开始是走石板路,可当我还在系背包时,没走出几步的一位同伴竟然滑倒了,接着不时的有人滑倒,面对雨后光滑的林荫石级路,大家相互提醒,相互搀扶。这时候团队的力量显的特别的巨大。我也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个脚步,虽说也有几次差点摔倒,但毕竟自己从小在山上摸爬滚打,走山路自然心中有底,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行走,我们终于到了炉西峡谷的唯一村庄桂远村,虽说吃过早饭不久,但一个多小时的行走早已让我肚子空空如也,我一口气吃了三碗稀饭,大家也都很有胃口,觉得这稀饭特别的好吃。
稍作休息,我们开始峡谷之旅。只见长长的峡谷,约有20公里 ,宽宽的河床,基本上保持10-20米 的宽度,甚是罕见。一路走来,几乎没有人烟,更增添了她的神秘和自然。仅见几座房屋,嵌在绿野中,也与峡谷融为一体,并没有突兀的感觉。
层叠的山峦,在峡谷的映衬下,显得挺拔、伟岸。它弯弯曲曲的沿着峡谷走向,向两边延伸。山峦奇景,如畲女望夫、玉女侍观音、雄鸡叫天、五指悬崖等等,数不胜数。
而清澈的溪水,带着甘甜,看着就觉得入味,水性好的同伴都跃入水中,与溪水同行。
溪水一路流淌,遇到深潭,放慢了速度,照出山峦的倒影,显出千姿百态的美景。
溪中的岩石,跟家乡的小溪完全不一样,只见整块的巨石横在溪中,如菠萝、如神龟、如野猪等各种酷姿态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有石就有洞,有深达2-3米 的岩洞、有高悬溪上的岩洞,有洞上叠洞的,各有千秋,不一而足。
峡谷两旁绿色的山林,犹如绿色长廊护卫着峡谷。良好的植被保护,常绿的山野,让我们尝到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
我们时而溪岸、时而溪滩,时而涉水,时而临涯,把自己整个身躯都放置于峡谷之中,此刻你会忘记了劳累,心中完全只有这峡谷的美。
或许是太投入于眼前的美景,面对突然而致,爬峡谷最为忌讳的大暴雨,我们也毫不畏惧,齐心协力爬过雨后更为光滑的石坡。中间虽有好几人滑到溪中,大家也没因此退缩,我也是脱掉鞋子仅穿着袜子才勉强爬过光滑的石壁。
当终于到了平坦的小路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胜利的呐喊!
一路溪水让我们的双脚品尝到了清凉,不期而至的雨水则让我们全身得到洗礼,此时我们自己也分不清全身的清湿是汗水还是雨水。在这难熬的大热天,大家却都还觉得冷,上车后,要求师傅赶紧把冷空调换成热空调,直到吃晚饭时喝了热姜汤和白酒才流出汗来。
有种感觉说不出来,多少理由道不明白,这就是炉西峡的味道。一路穿越,一峡风景,这就是炉西峡的魅力。
炉西峡真是值得一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