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私四则
(一)
天气炎热,但是终挡不住出去溜达一下的冲动,所以周末邀了家人报了个散客团去舟山海边走走。散客嘛,自然有东拼西凑的痕迹,各管各的,上了一辆车,负责将你送到就好。然而就是看似简单的一个行程,却也生出一些个事儿来。主题是关于空调,因车子为私人所有,凡稍作停顿的地方,司机必定熄火拔钥匙下车,而车厢里的温度始终热热的、闷闷的,三两个游客请司机多开会儿空调,司机总是甩出一句话:“这车是私人的,开空调要油耗,油又涨价了,本来就赚不到几个钱,不比公家单位的车,你们也体谅体谅吧。”用山溪小虾在《都不容易》一文里的话“理解,宽容,换位思考”——他倒换位了,游客恼火了。次日下午返程时,我们一干人等被安置给了一辆从上海返回杭州的快客,一路上好多人都把座位上方的空调孔给关了,太冷了。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还是单位的车子好,又凉快又宽敞。
(二)
虽是警察,但是似乎好多人都不愿或者说单位亦不提倡非执行公务穿警服外出,甚至有的公安以外的警种机关里上班都不着警服。也是,着个警服外出,万一碰上个什么事情,你能袖手旁观?家有侄儿,对警察甚是崇拜,然而每每有人边上对他说“别调皮了,不然叫你大伯把你抓起来”时,他总是以不屑和怀疑目光相对。也是,在他九岁之前,似乎从来没有见我在家里穿过警服,自然也就没有直观的感受。自从有一次偶尔来单位见我穿着警服以后,每次碰面他都会问“大伯,你是警察,干嘛不穿警服?”我有时也想过这个问题,“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若干年前那么喜欢穿警服?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的和我一样的警察都不愿在工作时间以外穿警服?甚至穿着警服去坐公交车反而觉得怪怪的,浑身不自在?”那日,确因有事急去邮局拿个东西,前面排着队,少时,后面一中年人搭讪“保安同志,帮我看看,我这个单子是这个邮局拿的吗?”一时竟真的无语。
(三)
最近,好多酒店生意不佳,问及缘由,多是“中央八项规定”“惹的祸”,一些原本只做高端的酒店饭店也派出多路人马发传单,吸引食客到大堂聚聚人气。朋友开在西溪湿地里的所谓的会所,最近日子也不好过,因定位高端,前期投资、租金、成本一箩筐。电话里那意思好像要改造成农家乐。于是不得不感叹社会变化之速。曾有一时,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内部食堂对外称会所,而如今,那么多的会所都想画个妆挂几个灯笼当农家乐。吐司和面包,土豆和马铃薯,其实压根儿就没分过家呀!
(四)
晚上小区走路锻炼时认识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