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提升国民消防安全素质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公众场所,中小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消防知识和消防意识将关系到消防事业的长远建设和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生命安全教育应当优先于文化知识教育。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通过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可以影响其家庭成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通过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国民消防安全素质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国民消防安全素质概况 目前,我国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观念还远未达到良好的标准,消防安全行为和消防安全习惯还远未养成,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还不够成熟。 与普通文化相似,消防安全文化也具有稳定性及延续性,作为一种过程和结果,树立公民社会公共消防安全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逐步树立社会消防安全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观念,更需要从小培养。 二、学校消防安全素质教育现状 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是提高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关健,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英国、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实行分年龄教育,尤其重视小学阶段的消防教育。例如:英国伦敦市消防局从社会招聘15名专职教师(称为消防教育员)负责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该市规定,7岁至11岁的学生由所聘消防教育员讲课,15名消防教育员每周必须到15个学校上课,每年至少要保证所有在校学生受到不少于一次两个小时的消防安全教育。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落实,伦敦市已经将少儿消防安全教育列入法律规定。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当前国内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消防安全素质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由于目前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远未形成气候,特别是中小学校,大都还是围绕着升学率安排教育内容,包括消防在内的安全教育仅作为选修课、辅修课,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二是授课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授课流于形式。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职人员授课,在职的教师未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的消防知识有限,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生动的案例讲解,更少见消防卡通画、消防家庭作业等趣味性课堂,难以吸引学生。 三是经费不足,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设施装备不完善。大多数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设施装备简易,不愿出资金购买消防安全教育材料。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把消防安全教育任务完全推给学校,但学校由于教师自身消防知识的不足和教学场地、器材的匮乏以及没有可参照的经验等,造成纸上谈兵。 三、通过学校提升国民消防素质的途径 针对我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现状,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卫生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