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心得体会 >> 浏览公安
  • 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学习体会

    时间:2014年04月1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为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院于*月*日至*日,组织我们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举行了现场教学活动。此次教学活动,我们参观了省政府和八路军***师司令部旧址、*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聆听红嫂感人事迹讲解,感受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听取了*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讲述的《*母亲和她的儿女们》的事迹报告。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追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瞻仰了革命英雄纪念碑,向先烈们敬献了花篮;通过边参观、边听讲、边领会、边思考,既接受了革命教育,深化了群众观念,增强了党性修养,又从心灵深处产生了震动。许许多多的烈士和红嫂事迹,令我的眼泪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始终不停,我被震撼了。

        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整个过程参观下来,我想每个人都会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这就是,孟良崮战役,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小米加步枪武装的**万军队会胜利,而全副美式武器装备武装的**万国民党军队会失败?这一现象使我不禁又往远处想,为什么苏联**万党员建国、***万党员卫国,****万党员时反而亡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真的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在长达**年的革命斗争中,临沂发生过大小战斗*****余次,*老区***万人中有**多万人参军参战,***多万人参加支前,**万多名革命先烈牺牲,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一口饭,作军粮;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临危不惧?为什么*的老百姓会冒着生命危险推着小车、抬着担架“支前”?为什么会涌现出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无私哺育革命后代的“*母亲”,支前模范“*六姐妹”,*妇女“火线桥”如此众多的红嫂事迹?正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伟大理想,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成就了革命先烈们勇往直前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正是共产党能够做到一切为了人民、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才有了用乳汁养育革命、用热血浇灌祖国、用小车推动历史、用脊梁支撑起蓝天的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撑着人民军队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人民群众就拥护他,就能长治久安,反之,人民就反对他,进而揭竿而起推翻他。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顺水推舟,势不可挡

        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力量的源泉。通过瞻仰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听取讲解员的讲解、观看教育基地的历史遗迹,我更加理解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更加理解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的深刻内涵;更加理解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的深刻内涵;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胡锦涛同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深刻含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党中央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社会转型期引发了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今天,中华民族从事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崇高事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探索,甚至血的代价。如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没有群众的支撑,没有凝聚群众的力量,我们的事业将会遭受更大的挫折与挑战。中国共产党要想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得民心、顺民意,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发扬*精神,密切师生关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古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理解革命的艰难困苦,就不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不尊重群众的无私奉献,也就不能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虽然历史已进入新世纪,步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变化,但*人民正直无私的品格特征仍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精神所体现的时代价值,是我们今天做好公安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和灵魂。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公安院校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的根本任务,在实施“科教强警”战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公安院校的党员领导干部是推进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我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公安高等教育。发扬*精神,就是要牢记并恪守人民公安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密切同广大师生的血肉联系,紧紧围绕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公安高等教育,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无怨无悔从警路
  • 下一篇:提高自身素养 为公安战线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