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领导讲话 >> 会议讲话 >> 浏览公安
  • 在201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二)

    时间:2014年04月3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当前,我市人、财、物流量增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下面,我就抓好今年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一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市安委会统筹协调下,各地各部门紧密配合,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和**.**%。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机动车正在以每天****余辆的速度增长,交通安全管理任务繁重、压力非常大:一是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新城、开发区、农村道路因资金问题导致配套交通设施未落实,发生在农村县乡地区的死亡事故占了事故总量的**%。二是苏州经济总量大,外来车辆多,涉及外地过境车辆和驾驶人的交通死亡事故分别占了事故总量的**%和**%。三是季节性气候和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当前正值新春伊始,又是春运收官的关键时期,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下一步,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源头监管,切实把好车辆上路关。公安、安监、交通运输、住建、旅游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辖区运输企业特别是发生过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运输企业,开展安全大检查。公安、安监、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大型客运企业、物流企业卫星定位系统监控平台实际运行情况的检查,对不按规定使用监控平台的企业和监控发现的违法驾驶人及时予以处罚;要组织力量深入客运、危化品运输等重点运输企业,对重点车辆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交通安全教育和规范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结合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严格检查***公里以上线路班次运营情况,对不具备条件不能实行接驳运输的,必须做到停运。公安交巡警部门要在对客运、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后,通报车籍所在地安监、交通运输等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推动运输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程运输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工程运输车准入条件、建立退出机制。工商、质检等部门要加强对汽车、电动车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管,严格查处违法改装、拼装车辆的企业。

        二是抓执法整治,切实把好路面管控关。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密切协作,依托省、市际卡口,联合查纠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并加强与周边省市联动,积极协调设立省际“治超点”,明确检查方式和勤务模式,对重点车辆实行逢车必查,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公安、交通运输、市容市政、住建等部门要组建机动执法小分队,在重点道路、重点时段开展流动执法,严查黄牛非法揽客带客、黑车非法营运、翻斗车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农机监理部门要发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加强赶集赶场、民俗活动、走亲访友期间的路面巡查,坚决取缔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载货行为。公安、交通运输、旅游等部门要做好重大节假日期间客流预测分析,围绕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客流高峰,制定有针对性的疏导、分流、控制方案,形成该区域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抓应急联动,切实把好防范处置关。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与市应急办以及高速公路“一路三方”的协同配合,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恶劣天气和道路通行信息,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及早研判交通影响,提前发布应急预警,提前启动交通应急响应机制,未堵先疏,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市容市政部门要根据往年雨雪天气特点,提前做好立交桥涵洞排水设备的应急准备。公安交巡警部门要做好提前交通诱导提示工作,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履行必要程序后,要果断采取交通管制、分流疏导、高速公路临时封闭等措施。此外,公安、交通运输部门以及公路经营公司和养护单位要共同细化完善大流量交通期间的疏堵保畅工作预案,通过远端控制、远端分流、多点分流、调整收费站进出口比例等措施,防止造成拥堵。

        四是抓设施优化,切实把好隐患整改关。要以国省道和农村公路为重点,地毯式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出交通安全设施不齐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路段,特别是要加大对临水、临崖危险路段的排摸力度,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安委会,分级督办,实行项目化管理解决,切实改善道路通行条件。要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号线停车换乘网点建设,建立完善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社会车辆及非机动车的换乘体系。公安交巡警部门要以姑苏区内道路、高架道路为重点,进一步加密流量监测设备,实时掌握交通流量数据,为整体交通决策提供依据;要全面开展信号灯排查工作,整改调整设置不规范、配时不合理的交通信号灯,提高各区间信号灯的联网率;要全面梳理排查一批具有周期性、突发性的交通易堵节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医院、商贸区、汽车站、火车站、高架互通、老旧小区等周边交通秩序混乱点、段,提出渠化改造和设施建设方案,报交委会统筹协调;要完善路口、路段的交通标志标线,在城市主要进出口道路、高架出入口设置多级诱导标志,增划公交专用道,增设公交专用信号灯,在机非混行的路段,增设机非隔离带。

        五是抓氛围营造,切实把好社会宣传关。公安交巡警部门要充分发挥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将基地打造为全市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基地、违法驾驶人再培训和再学习基地。要积极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全面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宣传;要深化与广电总台无线苏州、云媒体电视合作,开发完善交警直通车、交通直播室等板块,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最新鲜的交通资讯。要通过每月的警民恳谈、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客货运输企业、场站、学校的安全负责人、驾驶人等,进行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年,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消防法》和《苏州市消防条例》,扎实推进火灾隐患清剿整治工作,消防安全形势得到有效好转,火灾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全市火灾起数和人员伤亡数分别同比下降了**%和**.*%。

        去年入冬以来,全国接连发生几起影响较大的重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从我市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高层、地下、大体量大空间建筑、化工企业数量不断加大,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总量居高不下,“九小场所”、“三合一”、城中村等消防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区和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基层消防网格管理较为薄弱,乡镇、社区等消防末端监管难以到位,消防设施不完善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虽然通过集中整治,我市消防安全形势保持了平稳,但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加大整治推进力度,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一是要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树立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这个观念。要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切合实际制定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定期研究解决消防经费投入、重大隐患整改、消防法制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并建立健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促进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二是要继续保持隐患排查整治的高压态势。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持续开展以“三合一”、人员密集场所、外来人员集中租住地、群租房、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为重点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商务、工商、旅游等部门要发动商场市场、旅游景区专门召开消防工作例会,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督促有关单位和场所加强防火检查巡查,认真开展隐患自查自改。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学校、医院等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解决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等问题。住建部门要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落实建设工程主体责任,加大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和施工的监督管理。监察、安监等部门在开展好本系统防火工作的基础上,要结合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突出检查各地防火工作开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整合社会力量,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等手段,最大限度督促整改隐患。要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真正将隐患突出、整改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消防安全问题挂牌督办。要发动群众排查、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实现对火灾隐患的群防群治。对整治流于形式、隐患督改不力甚至久拖未改,导致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各职能部门要按照《消防法》明确的职责,切实履行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监管职责,不断增强工作实效。要严格落实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加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交流,形成监管合力。各行业、系统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把源头防控,堵塞管理漏洞,推动建立消防安全自律机制。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大力推行警务改革,坚持科学规范、高效廉洁执法,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汇报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切实推动各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四是要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要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和改善群众消防安全习惯为目标,扎实推进消防宣传“六进”活动,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要在完善宣传机制、规范公益宣传、拓展志愿服务、培育平安文化上求突破,有效增强消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拓展网上、网下两个消防宣传阵地,充分运用传统载体和现代媒体,依托“*****”鼓励群众举报火灾隐患、参与消防工作,切实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纸有文章、网上有阵地、社区有专栏”。要深入贯彻落实《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推动相关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科普和普法、义务教育内容,扎实推进经常性消防教育培训工作。

        同志们,安全生产无小事。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早行动、早部署,严格落实责任,坚决强化举措,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在2014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在2014年消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