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提升公安机关人民满意度 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

    时间:2014年06月0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公安工作是需要经常接触人民群众的特殊职业,基层几乎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老百姓打交道,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下、服务态度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而且对能否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各级公安机关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真心真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建立健全 “公安民警大走访”长效机制,把“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变成民警的自觉行为,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确保社会的平安详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如何切实压制各种刑事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当前*县开展的“政法干警包村”、“夏季治安专项整治”、农村和社区警务等一系列“民心工程”,都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出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公安工作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公安工作如何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面对时代发展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公安民警必须以科学观来正确审视自己,立足公安机关本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一是在执法过程中,彻底改变那种以管人者自居的错误思想,当好人民的公仆,做好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民警的衣食父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民警都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做工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二是在思想上打牢执法为民的基础,在执法与管理工作中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在执法态度上要体现服务,寓服务于执法管理之中;在执法方式上要讲求规范,努力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特别是在办理一些信访案件时,更应该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上,多为人民群众考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然有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民警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主人对待,切实处理好主人与公仆的关系,积极当好勤务员的角色,认真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主人,是一切力量的基础,一切工作的依靠。我们要始终牢记公安姓公,民警姓民,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特别是执法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公安民警作为人民的公仆,就要严厉惩治各种犯罪,全力保护人民;就要科学、规范、高效管理社会事务,全力服务人民;就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竭力体现群众意志;就要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小康社会,竭力反映群众心声。

        善待群众,是公安民警的责任和义务。在对待人民群众问题上没有小事,在为民执法上更没有小事。公安机关要时刻牢记这一点,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对待,努力实现破小案积累大和谐。一是在执法行为上要变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无论是执法、管理还是服务,公安民警都要变以往的被动消极为主动积极,变以前的坐堂办案为上门服务,通过警务室这个有效载体,做到真心为民,真诚服务。在解决群众问题和解除人民内部矛盾上要抢抓主动,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或未萌状态,尽力避免矛盾激化而引发严重后果或给人民群众造成更大损失。在报警求助上要尽力作为,把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不办好不放过,真正让群众满意。二把群众的小事当自己的大事对待,体现在执法上,就是要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严处违法违规人和事,维护良好的社会平安和谐发展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体现在管理上,就是要规范管理,寓服务于管理之中;体现在服务上,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推行热情服务,上门服务,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总之,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为人民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建立良好的警民鱼水关系。

        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平安是人民警察的根本任务,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严惩犯罪、维护治安、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一是要严惩犯罪,增强群众信任感。对违法犯罪行为心慈手软,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失职和不负责任。要努力克服各种外界干扰因素,坚持“传统+科技”的作战方法,狠狠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二是要维护好治安,增强群众安全感。要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积极构建治安防范新局面,维护社会治安整体平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侵财型命案的发生,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严厉打击路霸、村霸,营造和谐平安的社会格局。三是要热情服务,增强群众亲切感。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出台各种便民措施,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满腔热情为老百姓服务。在服务中坚持文明用语,笑脸接待,使群众进得了门、问得了话、办得了事,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

        下面,就如何更好地提升公安民警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的问题,笔者以*公安局*派出所一件实事简要阐述,真诚地希望能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指正。

        这是发生在*县*乡太平村的一件事。当天上午,*派出所接到太平村民胡某报警称,她因房屋烟囱朝向与邻居余某发生了激烈争吵,并被其打伤。为及时处理好这起矛盾纠纷,派出所立刻安排两位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了解到是因为胡某家厨房的烟囱正对着余某的大门,余某认为这样对自己家的风水不利,要求胡某将烟囱改掉,双方因此事发生争吵,并且引发打架。两位民警经过现场分析后很快达成共识,如果此事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好,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群众报警需要我们帮助解决问题,我们有义务比其他时候投入更多精力,力争圆满化解矛盾。于是,该所两位民警分别与胡某和余某促膝谈心,晓以利害,让她们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多从自身找毛病,本着真正解决小矛盾的初衷,注意自己的态度,体谅对方的难处,哪还有解不开的疙瘩?经过两位民警近两个小时苦口婆心的说服工作,两家的矛盾终于烟消云散,并一起向民警们道歉,对他们细致入微的劝说使两家邻里和好如初、成功化解一场矛盾表示敬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我们携起手来,戮力同心,从群众欢迎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用我们的真诚付出和艰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真正让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由响亮的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大地描绘出更新更美的警民和谐图。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基层公安机关如何贯彻群众路线(二)
  •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基层公安交警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