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那些人和事
看见这位老人是在一个初冬的午后,他站在东城派出所值班室门外一直不敢进。他的头发有点蓬乱而花白,两手双握放在身前,一件早已过时的灰色夹克,一件单薄的黑色裤子,一双洗得泛白且带着小窟窿的黄胶鞋,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在阳光的斜射下本就小个的他显的更小个了。
"老人家,有事吗?"民警上前问。 "我被人打了。"带着少许的哭腔,一手指着自己的头,老人委屈又没有头绪的答道。 "快,进来说。"民警说着,并伸手去扶站在门外的他。 "可以进来吗?"老人似乎有点意外的问道。 "当然可以。"民警拉着老人的手答道。 老人战战兢兢的走了进去,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凳子上,双手整齐的放在膝盖上。此时的他,极像一个很听话的孩子。 "是怎么回事?"民警耐心的问着。 "是这样的,上月底,我在别人送给我种的田地里想搭一个棚养几只鸡,可是邻居不让我搭,当场打了我还把我搭了一部分的棚给扯翻了,我这段时间都在住院,医药费花了几千,没地方求助,也实在是没办法了,今天来是想和你们说说这事,看你们能不能帮我解决下。"老人时不时的抹着流下来的眼泪委屈的说道。 民警给老人倒了杯热水,希望这水可以安抚他的心。同时按程序耐心的给老人做了材料。 没多久,材料做好了,老人起身小声地说道:"警察同志,这事就拜托你了。" "放心,这事我们会处理好的,如果身体还有什么不适,尽快到医院好好看看,一定要看好。"民警交代道。 老人披着金色的阳光嘴里一直小声的言语着:"在自己家的田里搭棚,还被别人打了……"缓缓的走出派出所,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感到一阵莫名的心痛和心酸。 农民,守着那一亩三分田,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视土地为命;老人,我们的父母是老人,我们在多年后也会慢慢老去。这样的"人"随时感动、牵引着我们为他们的生存去争取正义。 事后,民警说:"作为公安,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解决事情,为他们主持正义,为他们讨回公道,这样才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有种落泪的冲动---在基层,民警始终坚持着人民警察崇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性的美。 "农民"、"老人"、"委屈"、"无奈"这些名词似乎串成了一系列感动和需要给他们帮助的动力。或许,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破案数;或许,我们也没有电影中狂追嫌疑人的情景;但是我们有的是身边千千万万的真实案例,有的是身边点点滴滴需要帮助的琐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农民,因为你吃的是农民种出来的稻谷、小麦;因为你往上数的前三辈都是农民出生;我们每个人都是老人,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老去,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关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委屈和无奈,不管你职位高低,物质多少,因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但别人无法取代的过程。 "警察"、"公平"、"正义"、"相信"这些名词都成了老百姓对警察的肯定和希望。做事,不需要惊天动地,不需要风风光光,有时候,对的起这份职业,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就真的足够了。在这个初冬的夜晚,希望这位老人能睡的好,因为明天是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在这个夜晚,我们警察一直在努力取证,调查着,因为我们要给你一个值得信任的理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