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
他年近花甲,岁月的沧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头上布满银丝;他,十几年如一日、风霜不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
*,今年**岁,****年*月从县公安局户政科调入交警大队工作。十三年间,凭着对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无限热爱,他不计个人得失,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中,犹如一头"铁牛",永远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惫,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赞许和好评。十三年间,他年年被省、市、县公安机关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年被评为全市首届"十佳交警"。 活到老 学到老 从县公安局调入交警大队工作以来,他先后在车管、秩序等多个岗位工作过,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的同时,秉承"干到老、学到老"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公安交通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迅速完成了从一名户政民警到交通民警的角色转变。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他更是从头学习,刻苦钻研,带头参加各种岗位法律知识和技能练兵活动,从法律法规知识到警务实战技能,样样精通、耳熟能详,成为大队的秩序执法标兵,经他处理的交通违法案件无一起投诉和复议。在日常执勤执法过程中,他更是从规范警容风纪和执法行为做起,从具体的每一次执勤和每一起纠正交通违法做起,从服务每一名前来办事的群众做起,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说理执法"工作法,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又体现了交通民警热情服务的良好精神面貌,让每一位驾驶人满腹怨气而来,十分满意而归。 十字路口的"张老师" 交警大队五中队辖区是进出我县重要交通枢纽,共有*个乡镇(普安、回龙、天师、长田、骑龙)、*条省道、*条县道,点多、面广、战线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城乡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和警卫安保任务十分繁重。在中队警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充分运用多年的实践经验,积极思考,及时主动为大队、中队领导提出了交通安全宣传、路面管控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是同事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普安十字路口设立红绿灯之初,由于没有监控设备,一些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驾驶员便心存侥幸,闯红灯的现象十分普遍,投资几十万元的红绿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主动请缨,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晚半小时下班,前往普安十字路口执勤,风雨无阻,用标准规范的姿势和苦口婆心的劝导,打动着每一名过往驾驶员。在他的辛勤工作下,该路口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多年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地群众都乐意称他"张老师",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闲不住的"*" 在工作中,*同志从未以老警察自居,放弃组织照顾,与年轻同志们一样每天照常上路执勤,加班加点,却从没有叫苦叫累,毫无怨言,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着全中队、大队民警,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多年来,由于工作原因他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更没有为自己家庭锁事耽误一天工作。****年,妻子在晨练中不慎摔伤了,他在安排好妻子的生活起居的同时,份内工作却一点也没受到影响。****年春节前,他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重庆住院期间,他想到的最多还是今后的工作。他说他小时候很苦,是党培养他从一名农民到军人再到警察,能够在退休之前为群众和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春节过后,"闲不住"的他找到领导要求上班。考虑到自己身体情况,这一次他接受了领导的安排,在车管所宣传教育室组织前来办理车管业务的驾驶人集中学习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同事们又看到了那熟悉而又忙碌的身影,"张老师"也重新回到了广大司机当中拉家常、道安全。多年来,他的实干和苦干,他的巧干和淡泊,为年轻一代交通民警做出了表率。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执着,却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