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我说了算”要慎用

    时间:2014年08月0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在我看来,“巧”除了讲究说话艺术外,更主要的是言词要恰如其分,语气要符合身份,用意要恰到好处,才不失为妙。同样的一句话,出自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职业的人的口中,分量就不一样;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不同环境气氛中说出来,效果亦不相同;领导能说的,一般人就不能说;家里能说的,在单位就不能说;有时在小范围内能说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就不能讲。这里所说“不能说”,不等于不说,也不等于剥夺人的说话权力,而是指说出来不具有权威性,说了人不信服,不起作用。古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了不算,岂不落个吹牛皮,说大话之嫌!不妨咱们就说说:“我说了算!”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我说了算”这句话。这本来是个比较严肃的话题,大多数情况下,出自领导或有职有权人的口中,当然也包括家庭中有权者。但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说出来,给人的感受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也各异。家庭内,只有掌握经济“外交”大权的丈夫、目下大多是妻子、或有一定权威的长辈,在家庭重大决策或经济开支遇到意见分歧时,一句“我说了算”方可一锤定音,否则就是空话。不过,空话也罢,实话也好,此乃家庭小事,无关大局,亦不足挂齿。且看在喝酒场上,常常有人拍着胸脯打保票,“放心,这事我说了算!”举杯又干个底朝天。姑且不究其所指何事,讲此话者或许有职有权,或许能替人说话办事,但在这种嬉闹场合表此态度,再严肃的事就变得不严肃了。而且一般在酒场敢说算的,大多随酒精挥发而烟消云散,说了不算(也不乏专设酒场办事的)。如果是某位领导或有职有权的人说的,过后准究其说话不算数,岂不有失身份、有损威信。不过,酒后狂言,全当屁话置之也就罢了。但是,“君无戏言”,工作中领导人的一句“我说了算”就大不一样了。有时这一句话会使下属对自己的领导肃然起敬,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有时也能反映出领导作风的专断。如在查处某些有权有势的干部的经济问题时,遇到关系网的阻挠,工作人员举棋不定,领导层内部有人持暧昧态度一言不发,而主要领导态度坚决,要求一查到底,一句“我说了算!”顿时会使人感到振奋和鼓舞。而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如果个别领导对大多数分歧意见和批评意见不予采纳,不予接受,并且拍案大怒,一声“我说了算!”似乎体现了自己的权威,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以后会上提意见的越来越少,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说,背后滥说的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我说了算”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而是职务说了算。殊不知,在那一言中,能够体现说了算的是组织、是政府、是法律法则。因此,各级领导同志,尤其是掌握政策、经济、人事法律的有职有权者,当务必充分注意,“我说了算”的态度不是那么好表的。说了不算的,不要说“我说了算”,说了算的不一定非要说“我说了算”,“我说了算”的,还要看事情、分场合。非要说的,不说便罢,说了就算,这才是“我说了算”的慎用。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好警察当具备的“八个方面”
  • 下一篇:开车十三条黄金建议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