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二)
我的相册里珍藏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的右边是我父亲年轻时的肖像,左边则是他用毛笔书写的一首题为《*游感》七言诗:白龙飞舞演天空,金光照沫戏长虹;寰山诸景皆争奇,不及*片幕雄。
这是我父亲当时游览*山*风景区的感想。父亲通过描写*的磅礴真容,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看起来不仅诗句优美,笔力雄健,而且当年的父亲还是一位文质彬彬,相貌堂堂的“文艺青年”。
父亲青少年时期特别爱好游泳和篮球,游泳成了他早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水性很好,所以那时他经常抢先入河救起一些不慎落水的妇女和儿童。在河水里,父亲总共挽救了七条人命,曾被邻里传为佳话。
光阴如白驹过隙,现在的父亲已是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了。他虽然体态发福,头发银白,但两腮饱满,身板硬朗,步履稳健,精神矍铄,生活上基本不需要子女操心,真是难能可贵。
作诗写字是父亲的主要爱好。他对诗的格律有专门研究,在老年大学的诗词班里,他是比较活跃的学员。诗的内容大多是赞美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他常常受托,命题作诗,然后再写成书法作品送给相关的亲朋好友,与他们共同分享诗书带来的乐趣。
此外,父亲很喜欢运动。他有近二十年的练习太极拳经历,十年前是他练拳的活跃期。当时他加入了太极拳协会,每天身穿白色太极拳练功服,手持宝剑,去乐清体育馆锻炼。还时常随团去一些地方交流表演,切磋拳艺,弘扬太极文化。自从住到柳市颐乐山庄之后,他的运动项目也就“随乡入俗”,以打门球为主了。山庄里有专门的门球场和门球队,父亲与我的母亲都是队员,他们过着团队生活,户外活动很有规律。
另外,父亲还对二胡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弄来一把旧二胡琴,对着阿炳的《二月映泉》拉得很专注。但旧二胡经常出毛病,父亲调来调去,弦音效果始终不佳。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就从我搞音乐的妻舅那里要来一把高级的新二胡送给父亲,这样拉出来的音律就美妙动听了。他很满意,连声称好。然而,过了几天我去看他时,见父亲拉的还是旧二胡!我为此不理解?父亲解释说那把新的品质太好舍不得用,就放回盒子里了。我笑着劝他,新二胡是拿来用的,不是收藏品,只有使用起来才体现它的价值!经过一番劝说之后,父亲终于正式使用新的二胡了。
父亲与许多其他老年人一样,喜欢看电视里的戏曲节目。细心、“时髦”的姐夫给他买来了一台电脑,教他使用,让他学会从电脑里选择爱听的曲子。这样他和我母亲一起学唱歌,拉曲子就方便多了。
俗话说“父亲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父亲教育子女遵循的是儒家思想。我很赞同他 “严是爱,宠是害” 的教子态度。正是父亲的严格教育和严加监管,才使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偏离方向。
我小时候,父亲是绝对不会允许我碰手扑克和麻将的。记得我刚读小学那年,看到一个比我大一点的邻居孩子经常玩扑克,我为之动心,就利用压岁钱私底下买下一副扑克与兄弟一起在家里偷玩起来,结果父亲刚好从门外进来,被他撞了个正着。父亲见状大声呵斥,当场收缴了牌子。从此,我对父亲怀有敬畏感,不敢做不正经的事,无聊时就玩玩陆战棋和象棋,以“棋文化”代替“牌文化”度过了少年时代。
当我小学三年级时,兄弟几个学杂费不断增大,父亲负担加重。那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我吃不饱,穿不暖。有个冬天的下午,气温骤降,我穿着单薄,站在屋内浑身发冷,直打哆嗦。父亲看见后,问我是不是很冷,我点点头。父亲不假思索,立即俯下身子一把抱起我来到了商店,花两元钱为我买了件暗红色的棉毛衫套在我的身上。棉毛衫是紧身的,虽然不怎么厚,但我立即感觉到很温暖。
我读书的那个年代,许多家庭与我家一样也很困难,但那些家庭的父母往往不支持他们的孩子继续读书,让孩子们过早辍学进入社会挣钱。相比之下,父亲是英明的,他认为读书才是我们的最好出路,并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我读书。我深受教诲,闭门苦读,考取了大学,没有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
在望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用他刚毅挺拔的豪情熏陶了我。如果把母亲比作一条大河,那么父亲就是一座大山,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山高水长”的良好家庭之中。尽管以前家庭困难,经历了许多磨难,但这种磨难使我更加自立,更加顽强,也更加懂得珍惜。
最近,父亲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为他画一幅我曾祖父的肖像。父亲说如果没有我曾祖父对他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能念完小学的。所以父亲很怀念我的曾祖父。父亲计划在他的八十岁寿辰之际要出一本诗集,并把我曾祖父的像也放上去。可画好曾祖父的像对我来说有点难。因为我的曾祖父在我出生时的十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也没有他的任何照片资料留下来,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我曾祖父长什么样。我已经二十六年没画素描了,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我根据父亲对我曾祖父长相特征的口头描述画好了我曾祖父的像。当父亲对着画像左看右看认为比较满意之后,我才放下心来。
如今,我也是快到知天命的年龄了。岁月让我沧桑,也催我成熟,使我对人生获得深度感悟,我越来越觉得父子间的亲情非常宝贵。这种亲情是血肉之情,它饱含着天伦之乐,无私之爱,而且它能唤醒人的良知,净化人的心灵,凝聚人的力量。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走到现在很不容易,赡养父亲是儿子的应尽责任。所以,我就利用工作之余,尽量多到父亲的住处,陪他聊天叙旧,消除寂寞;为他捏肩敲背,放松筋骨;给他添补用品,保障生活。天气好的情况下,我还会带父亲去附近的风景区走走,看看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顺便吃些农家乐,以此报答父亲对我重如泰山的养育之恩。
能让父亲过上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我最大的愿望之一。希望父亲健康长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