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走进普哈丁园

    时间:2014年09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浏览完*何园之后,笔者又在该市宗教民族事务局*的陪同下,走进位于*解放桥东古运河畔的普哈丁园。而当地人又称之“回回堂”或“先贤墓”,****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哈丁园是一座融阿拉伯建筑与中国古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群,正门和主体建筑坐东朝西、面向古运河,占*.*万多平方米,合*.**公顷,由古清真寺、古墓区和古典园林(望月亭)三部分组成。由于时间匆促、天色渐暗、又逢下雨,笔者在园内清真寺阿訇的引领下,仅浏览参观了古墓区,即普哈丁墓园。

        这位阿訇在行进过程中告诉笔者:唐宋时期,处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的*,不仅是国内南北水运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的国际贸易都市之一,还是阿拉伯商人和和传教士们经常往来的地方。那时在*的阿拉伯人数以千计,普哈丁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有《先贤历史记略碑》为证;普哈丁者,天方之贤士,召有德望者也,相传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宋咸淳间(****至****年)来*,越三年复东游至津沽,遂移舟南下,一夜即达广陵。抵岸,舟子呼客不起。视之,则已归顺矣。据说普哈丁在*只生活了十年,曾去济南传教,在返回*的途中因病而亡,临终前要求同伴将他的遗体葬在*官河东的高岗上,也就是如今普哈丁墓园的所在地。

        来到普哈丁墓园,只见墓园主体的高大厅阁上嵌有一方刻有“天方矩蠖”字样的石额,其意“伊斯兰教之法度”。厅室内里的墙壁上挂着海湾各国驻中国大使及其他一些国家领导人如英国首相卡拉汉、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前议长泽布•古哈阿•阿尤汗等瞻仰和拜谒普哈丁墓园的照片。同时布展了普哈丁创建东南沿海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仙鹤寺礼拜殿及**回族乡、麦地那先知、阿乐法特山下尼迈拉、巴基斯坦拉合尔皇家和埃及首都开罗市区、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区的清真寺外景照片。

        穿过门厅,笔者在普哈丁墓园资料陈列室还看到有关伊斯兰教的资料。如《古兰经》、圣训等经典;*与阿拉伯国家友好往来的签字、礼品实物;墓碑拓片、译文;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三大口岸城市*、广州、泉州的历史文化介绍等。此刻,引领笔者的阿訇告诉我:现在整个*计有*.*万穆斯林,其中有*千生活在**回族乡。那里有***年前重建的古清真寺,有**世纪新建的华东最大的清真寺,那里有回民小学,并在阿訇的辅导下学习基础的阿拉伯语,较为明显地保留着伊斯兰教礼仪,依然坚持不吃猪肉、不吃血、不吃自己死的动物,只吃经阿訇宰杀的牲口,婚丧嫁取须请阿訇开经,小孩出生后须请阿訇取“经名”,不信鬼神巫术、不准抽烟、禁放鞭炮等。

        步入普哈丁墓址,笔者发现整个墓园共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真正的普哈丁墓位于北部分,是*穆斯林为纪念这位西域先贤于南宋时期建的,建了墓亭、筑了墓塔、植了柏树和银杏树,并于清光绪三十四年间在门厅里立有《先贤历史记略碑》,普哈丁的墓穴就建在亭的中央地下。而用青石筑成的五级矩形墓塔,通高**厘米、底座长*.**米、宽**厘米,第二层平面浅雕着牡丹花纹,侧面阳刻库法体阿拉伯文《古兰经》摘录,底层用浮雕手法刻有枝草和如意头花纹,可谓:“制作精美、技法圆熟”。墓亭的旁边,还有一座元代阿拦伯人的墓碑群。其中有记载生平的*人,分别是曾任徽州路行政长官的捏古伯、伊斯兰教学者首领阿莱丁、女性慈善家阿伊莎•哈通。还有明代西域先贤马哈漠德、展马陆丁、法纳等墓。

        普哈丁墓园的南部是清代回教徒的墓葬地,为主是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左宝贵的衣冠冢。随行阿訇介绍说,左宝贵生于****年,行伍出身、官至提督、总兵,在****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当时平壤遭到日军炮火猛烈攻击,在四面受困、有人主张弃城而逃的情况下,怒斥投降、亲临炮台指挥还击,直到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清史稿》中亦有记载:“中东之战,陆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中外传其壮烈,并称双忠”。由于左宝贵是回民,因此获钦命在先贤墓附近给其立衣冠冢,以示褒奖。

        走出普哈丁园,天空已完全降下夜幕,雨仍然在沥沥不停地下着。此时此刻,笔者不禁静思许久:应该说,渊久的西域宗教文化交流,给中国带来了文明、和谐的种子,也激励了民族大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走进回族乡
  • 下一篇:月镜人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