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警”“报”一家亲

    时间:2014年09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广播电视报》创刊初始,组稿、编辑在*,制版、印刷在*,时任总编*找到我,向我介绍情况:由于印刷《*广播电视报》的印刷厂车间位于*市“限行道路”旁边,交通往返很麻烦。时任交警大队秘书的我,立即与*交警总队*总队长(*十总人)联系求助,并征得时任交警大队大队长徐道志的同意,为之出具书面证明并盖上公章,使《*广播电视报》的车辆顺利拿到了可以进出于限行道路的“禁区通行证”。*年后,*总编与我同期进修苏州大学*大专班时,他对此事念念不忘。

        笔者在职从警**年,现已退休*年,曾主管对外交通安全宣传,并下到基层警队任职,其间,《*广播电视报》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作出不小贡献。众所周知,《*广播电视报》家家户户普遍订阅,是一个宣传效果不错的媒体。每当我们要宣传重大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或专项治理行动时,《*广播电视报》都会配合我们组稿,刊登宣传整治重点与要求、警方访谈以及交通安全法规的知识等内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交警体制三次改革、开展“红绿灯下”征文活动等动态报道,《*广播电视报》都拿出专版发表,发挥了《*广播电视报》家喻户晓的媒体作用。在我任职基层警队时,为配合搞好警队思想政治工作,《*广播电视报》还免费刊发警队祝贺民警生日、婚庆的广告。

        笔者从小喜欢写作,自《*广播电视报》增设副刊版后,我就开始为之撰稿。虽然我的稿子质量并不高,但经责编精心修改,每年总有几篇录用,如《情怀水泥船》《老农张志如》《迷路在草原》《我经历的唐山抗震救灾》《老爸喝上茅台酒》《怀念徐大队长》等。*年前,我编著《*保家轶事》收集相关史料时,现任总编*从数年前的旧报纸堆里,寻找有关研究保氏家族的文章、史料邮寄给我。该书出版后,又及时刊发本市评论家梁天明撰写的《寻根——浅谈〈*保家轶事〉的家谱文化价值》,对我开展的研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回首《*广播电视报》创刊**年来的风雨历程,我用一句最朴素的话语来表达,那就是“很不容易啊!”作为一名老读者,我对《*广播电视报》的创新改革肃然起敬!我对《*广播电视报》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与此同时,更期盼《*广播电视报》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时俱进,进一步贴近百姓生活、增强可读性、提高报纸质量,再创新的辉煌!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感动幸福
  • 下一篇:我的金盾情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