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西大街上的革命传奇

    时间:2014年09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人誉为“富西门”的城外西大街,不仅是店铺连环、繁荣昌盛、人气很旺的商贸区,而且也是当年热血爱国青年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出发地。他(她)们分别是:出生“书香门第”曾任国家一机部某司司长的任剑如、曾任人民解放军某部副政委的*、在我军攻克石港镇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女排长任若云,以及民族资本家杨志坚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当然,也有就地开展对敌斗争的革命志士、地下工作者……

        *惩杀日本兵

        退休后的*老人,一直居住在西大街北边的凌家倒墻(现为万象西路)。他生前告诉我:*沦陷的那年秋,他才**多岁,是城外西大街东头彭家巷口“西泉浴室”的一个伙计。他说,在西泉浴室西南边有座名叫“城西别业”的“四关厢”刘宅大院,当时是入侵日军占据的兵营。由于刘宅与浴室相距不远,驻地的日本兵常来西泉洗澡。这些来洗澡的日本兵,多数洗澡分文不给,偶然给点钱也不敢多问,任其扬长而走。更可恨的是,浴工和顾客还要无缘无故地遭受这些日本兵的任意欺辱,弄得浴工不敢来上班、顾客不敢来洗澡。

        常来洗澡的日本兵中,有个叫沟口的最为凶恶。他* *多岁、个子不高、满脸腮胡,来到浴室一泡就是大半天。如果对他侍候稍不当意,动怒骂人、动辄打人,一顿拳打脚踢,浴工就遭殃了。一天晚上,沟口洗完澡后隨手付了两角钱。当*收下后,沟口突然嚷叫要*“写”。*不知其意,吓得溜了出去,请起凤桥旁的姚老先生,写了张浴室营业时间的纸条回来应付。不料,刚刚穿好衣服的沟口,手持汽水瓶却猛向*头上砸去。*见势不妙,抬起右臂一挡,即又夺门而逃。沟口穷追未果,重返浴室把店里的两面整衣镜砸碎,冲进客位间打了另一浴工四记耳光,还拔出指挥刀示威。

        打那以后,*不敢再到浴室上班,怀着国难家仇的激愤,与浴工们商议决定惩杀沟口。过了几天,沟口又来洗澡,当他一进门,浴工曹发华、李步林和王三等,按计划连忙招呼、帮助宽衣,并由王三带着下池替他擦背、关上浴池小门,把脱下的衣裤扔进炉子烧掉,并派人通知*。*一到,就拿了一根绳子做成“活扣”,悄悄开启浴池小门。待王三在沟口身上抹了厚厚的一层肥皂,按着沟口的头朝下洗头时,从背后套扣了沟口的颈项,与王三合力用劲对拉……就这样,终于把作恶多端的沟口勒死!接着,又把沟口尸体捆绑成团、外包棉被,由*等二人连夜从水路送到城外的东乡游击队。

        隐蔽战线三兄弟

        西大街保家野大门的巷子口东,有一家坐北朝南的马纸店。老板叫“邵瞎子”,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次子叫邵永菘、三子叫邵永荣。由于邵氏三兄弟与我二哥年龄相仿,又是“发小”,所以关系密切,对他仨的情况略知不少。我二哥告诉我:邵氏三兄弟都是很早参加革命的地下党,尤其是邵家老大,早在****年春就与中共*地下党城工委书记王敏之建立了工作关系,负责秘密刻印发行地下党的刊物《真理报》。在他的影响下,其二弟、三弟也先后投身党在隐蔽战线上的秘密工作。****年夏,邵家老二、老三在*师范就读时,积极响应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与进步教师张梅安一起书写印发革命传单、对敌展开合法斗争。*解放前夕,我二哥亲耳听到邵氏三兄弟在邵家马纸店后的住宅二楼上高唱《国际歌》。

        ****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参加斗争的言行被一个姓于的特务发现,并遭秘密逮捕。当时,是*的祖父、颇有名望的开明人士*闻讯说情、担保,并由“邵瞎子”拿出**包洋纱、办了一桌酒方才获释。之后,*写密信由三弟邵永荣送到地下党联络点,报平安并请示组织同意,奉命打入敌特内部,以一包洋纱的代价,再包一个红包作见面礼,拜*县的特务头子*为“老头子”,成为设在*城里中统*室马塘组的成员。之后,他使出浑身解数赢得*及身边骨干分子的信任,先后升任情报股内勤、总务股干事、国民党苏北第一工作团指导员、中统*县室城西中心组长(代号秦镇西)等。期间,他把掌握的有关情报源源不断地及时转送地下党组织,为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年底,*城面临即将解放。根据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他率*人地下小组到天生港执行打乱敌撤退部署的任务,并以合法身份如愿当上天生港船舶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很快搜集到国民党的军队动态和撤退计划。到了次年*月,他又利用正当理由“唆使”船民把船只隐藏起来,或以船身破损需修理停在“里江” ,还巧妙地应对前来检查工作的“上司”、欲提前强行渡江南逃的“国军”。任务完成后,他于*月*日率地下工作组奉命撤回*城参加护城战斗,以防敌特潜逃前的抢劫烧杀。*解放不久,他又奉调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际处担任要职……他二弟邵永菘,也奉调北京继续从事党的隐蔽战线工作,后在国家某部机关离休;他三弟邵永荣,留在*任市公安局治安科副科长,后在郊区法院院长的岗位上离休。

        传奇人物汤司令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部反映上海电力公司工人、革命烈士王孝和英雄事迹的电影故事片《铁窗烈火》。片中人物王孝和的同牢难友、共产党人“汤司令”,就是与妻陈竹筠女士及子女汤新龙、汤新如居住城外西大街地步湾内的革命烈士汤景延。其“遗腹子”汤新华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又缘于都是西大街的人,所以上放学同路行,关系处得也很好。记得第一次到他家里玩,发现墻壁上挂着日本指挥刀。我问这刀是谁的?他告诉我:“这刀是我爸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的。”后经他的一番述说,方知他爸就是*地区著名抗日英雄、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海防纵队司令员、苏浙边区游击纵队政委兼党委书记、副司令员的汤景延烈士。

        他还告诉我:****年*月*日下午,他爸奉命率部属**人乘帆船从大丰县斗龙港出发。不料,在当月**日午夜登陆上海奉贤县境时,被已获“情报”的国民党两个正规旅及奉贤、青浦等*个县的反动武装“围剿”。虽经*昼夜的顽强抵抗突围,但他爸终因以敌我力量过于悬殊被俘。在狱中,他爸继续坚持战斗,临危不惧、临难不苟,神态从容镇静,并组织难友们进行斗争。尤其在与当时因参加上海工人运动被捕的王孝和同关一间牢房时,互相鼓励、结下知己,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年*月**日下午,他爸在上海江湾慷慨就义。临刑前,高呼口号、面无恐惧之色。罹难时,拒绝下跪、被子弹击中仍直立不倒……

        具有特殊经历的汤景延烈士,早在****年就怀着满腔的报国之心加入了国民党。三年后,因“涉赤”被清洗出国民党,不久在上海加入共产党,参与中央特科秘密工作。因顾顺章叛变,他避居*、*,与党失去联系。抗战初期,他又加入国民党任中校炮兵营长。虽一度失去党的组织关系,但仍与新四军建立秘密联系。****年,在与驻地的新四军挺进纵队相邻时,支援过大量的弹药。****年,当上司李长江准备投敌时,他毅然与李分道扬镳,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来到海门重组抗日武装——通海自卫团并任团长,在日伪夹缝中打击敌人,被民众称之“汤团”。 ****年,他经苏中四地委社会部长陈伟达介绍,秘密加入共产党。****年,在苏中四分区的策划下,他率“汤团”***余名官兵假投降,打入日伪內部***多个昼夜,又一夜之间从***公里的战线破腹而出、凯旋而归,演绎了一场新的“特洛伊木马计”传奇。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南大门
  • 下一篇:西大街忆旧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