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旧书摊情缘
每次说起旧书摊,我就要激动好半天。
我第一次与旧书摊结缘,是在1996年的秋天。那时,我所在的部队驻地在县城一隅,一位可爱的老大爷在那儿摆摊。他所卖的每一本书都用旧报纸包着,给人一种古朴、怀旧的感觉,同时也体现出这位老人对书的一片痴情。他摊上的书虽然旧,但价格不菲。老人一本正经地说服我,让我正视这些旧书的价值。 那时,几个经常摆书摊的人与我都很熟,时常给我留一些价格便宜的好书。有一阵子,我干脆去废纸收购站,以斤论价地买了一大堆书。现在躺在我书柜里的大部分旧书,就是以一元一斤的价格买来的。 在旧书摊,每一本好书、每一位摊主似乎都急切地候着我,任我反复挑选,书价也能尽量考虑到我的承受力。 最让我喜悦的时候,是遇到我一直寻找的那类书。正如一位爱书之人所说:“东翻西翻,忽而被那本书所吸引,便会驻足在那里看得忘了周围的世界,忘了时间之流逝……”有时,相中了几本书,却囊中羞涩,等我再来寻找,那书早已不见踪影。这无疑是世间最懊恼和遗憾的事情了。 旧书摊的书也不一定都很旧,也有当月新出的书,有些人还没看完就将书送往旧书市场廉价出售。这些书中也不乏精品,旧书摊汇聚了被时间沉淀出来的古今经典,同时也在检验一个人对旧书的态度是诗意的还是理智的。逛旧书摊的人比逛书店的人更能体味书籍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书香经久不衰的趣味。书墨之香,愈久愈浓,相信这也是古今文人墨客如痴如醉地光顾旧书摊的缘由。 德国文化批评家本雅明曾说,文人是“拾垃圾者”。那么,旧书摊就是“垃圾站”了。钟情于书香满溢的“垃圾站”,相信每一个“拾垃圾者”都会变得聪慧和灵敏起来。我所在的浙江省天台县原来有几家旧书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些摊主大都改行挣大钱去了。现在,整个天台县还有一人仍苦守着这清贫的“垃圾站”。有朝一日,如果这唯一的“垃圾站”也被整改,那我们这些“拾垃圾者”还能去哪里淘旧书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