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青春铸就荣誉
青年民警是公安工作的生力军,他们以特有的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在各项公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县公安局***名民警的大家庭中,活跃着**位**后青年民警,他们生龙活虎,勇于创新,在迎接公安工作机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开创着公安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他们年轻而不失沉稳、求同而亦能存异。历经着时间的磨练,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一批批被同事们亲切冠以“最帅内勤”、“斯文法医”、“美女调解”的青年民警。他们在夯实公安基础工作的同时,亦以丰硕的工作实绩彰显着青年民警的成长奋进与亲民爱民。
“最帅内勤”---* *,男,苗族,****年*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三级警司,在*县公安局东城派出所任内勤民警,由于是内勤,所里同事开玩笑叫他“龙总管”,因为长的帅,又多才多艺,局里人还喜欢叫他“龙帅”。参加公安工作的两年多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牢记人民警察宗旨,忠于职守,勤于奉献,连续*年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荣获市局嘉奖*次,县局嘉奖*次,共撰写宣传报道等各类信息***余篇,为***多名群众查询户籍档案,***余名群众开具各种证明,走访群众****余人次。 在*眼里,内勤岗位就是服务行业,心地善良的他很快将“服务意识”融入到自己工作之中。很多时候,面对前来咨询的百姓,他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释,很苦恼的是有时会花掉很多工作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可在这些与百姓打交道的日子里,他深刻体会到了百姓的淳朴、善良。他说:“其实群众很容易满足,他们不经意间流露的表情或是一些话语有时就像夏日里一丝清凉的风,让人为之心旷神怡。” 那是一个赶集的日子,派出所大厅里人头攒动,前来办事的群众将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奋力挤过人群,来到三楼*的办公室,当*抬头接触到老人那炙热的目光,一种熟悉的感觉瞬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龙娃,给你带几个糍粑,自家做的,你离家远,尝尝吧。”接过还在冒着热气的礼物,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让这位**后久久无法平静。说实话,他已记不起为老奶奶做过什么,唯有奶奶那熟悉的眼神和弥漫着清香的糍粑,让他感动于心、铭记于心。 *同志虽然是一名内勤民警,但是在所里他又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在“大走访”、“警民亲”活动中,他与社区民警一起进厂入矿、走村入户,做宣传、搞访评;在“清网”、“破案会战”行动中,他协助同事昼夜侦查、异地抓捕、连夜审讯;在各项“清查整治”行动中,他和同事奔赴现场,利用相机第一时间捕捉最具价值的新闻材料,锁定证据。就这样,他凭着一股爱岗敬业的精神,埋头苦干,一丝不苟,赢得了辖区群众和全所同事的好评。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待人民群众如孝顺儿子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 ****年盛夏的一天下午,*同志下班后看见派出所门口的清河桥上坐着一位**多岁的老大娘在哭泣,旁边地上放着一个破竹筐,里面有两只鸭子。*看见后前去询问老大娘怎么回事?“今天将几只鸭子拿到城里卖,没想到收了一张假一百的。”老大娘哭着讲述着。*安慰老大娘,还问这几只鸭子能卖多少钱。大娘告诉她能卖**多元。*给了老人***元钱,买下了她剩下的两只鸭子。望着老人步履蹒跚的背影,*心里得到了一丝欣慰。 今年*月里的一天,家在梅家乡的一名**岁少女,因缺少家庭温暖离家出走。女孩的姐姐得知妹妹可能在县城里的消息后,来到东城派出所求助。恰逢*值班,他带着女孩的姐姐,在辖区内的宾馆、网吧、歌厅等场所逐个查找,终于在新宁路一家网吧内找到了出走的少女,离家出走的妹妹与姐姐团聚了。她们无比激动的连声向*道谢:“谢谢!谢谢!没有你的帮助,我们姐妹不知何时才能团聚。”像这样的事例在*身上还有很多很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辉煌的奖章里,凝聚了*同志的心血!面对成绩,他没有止步,而是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让警徽更加光彩。 “斯文法医”---* *,男,****年**月生,****年毕业于*医科大学法医专业,****年至****年在*公安局实习,从事法医工作,****年通过社会招警考试,考入*县公安局,一直从事法医工作。今年**岁的*已有*年的法医工龄,法医工作的甜酸苦辣可想而知。但他*年如一日,从不叹一声苦和累,从不向组织提出什么要求,在他的背后没有多大多高的荣誉。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一名爱岗敬业,默默无闻,平平凡凡,乐于奉献的法医。 *戴一副近视眼镜,斯斯文文,同事们有人叫他“小眼镜儿”、有人叫他“谢一刀”。丰华正茂的他,对前途充满了信心,想做的事情大多;但他耐得住法医工作的寂寞和清平,不为名利、地位和好岗位所动,一边认真钻研业务技能,一边向老同志请教,不断总结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虽然只有三十的他,但业务熟悉,完全可以独挡一面,是*县公安局法医工作的骨干。*说:“法医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可缺少的利器,必须带着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工作。”他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年大年初九的清晨,*县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县新太乡观音桥村堰沟子观音庙附近石桥下河道上躺卧一具男尸,不远处倒着一辆已摔坏的两轮摩托车,可能是一起摩托车驾驶不慎引发的交通事故。接警后,*立即带上工作箱跟随刑侦大队领导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经他对死者全身进行细致入微的尸检后,确认死者系人为故意暴力致死。鉴于案情重大,又发生在春节期间,市、县两级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迅速破案,还群众节日安宁”。同时,办案民警也抱着“不破此案绝不收兵、不还死者一个公道决不罢休”的坚定信念,迅速投入工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结合科学、准确的尸检结果,经过民警的缜密侦查、抽丝剥茧,仅一天时间就揭秘了一个女人和两个姘夫精心编导的“交通事故案”,成功破获了一起因变态婚外情引发的故意杀人案。 *说:“当法医心理压力重、责任重大”。目前,他和刑侦大队教导员担负着全县的杀人、伤害、抢劫、强奸、投毒等刑事案件及各种事故、意外死亡等民事方面尸体和活体检验工作,工作量大,程序繁琐,有时一天要检验多个活体或多具尸体,累得喘不过气来。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情。因为工作和休息时间的不确定性,所以他平时不敢跟亲戚、朋友和同学预约,怕失约、怕失言。这也是他的烦恼。责任重大就是法医鉴定关系到多方利益,稍有不慎既可能放纵坏人,也可能冤枉好人,作鉴定时都是小心翼翼,仔细勘验,不断斟酌,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年来,由*检验的活体****多人,尸体***多具,出鉴定书****多份,未出现过差错,协破案件**多宗。 “美女调解”---* *,女,****年*月生,参加公安工作*年,是信访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现任*县公安局法制室副主任。虽然女儿已经两岁半,但看上去依旧貌美如花,周围同事都称她“美女调解”。在从事信访工作的*年多时间里,*同志不断总结信访工作经验,探索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新路子,用一颗热心、一颗爱心、一颗公心架起了公安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人无难事不上访”。从事信访工作的人都知道,公安信访工作岗位责任重、条件苦、烦心事多,常常是在吵闹、哭喊和斥责声里工作。而*同志凭着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诚沟通,耐心劝导,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年春节,从拔妙来县城打工的顾某在一起聚众殴斗案件中被打成重伤,神志不清,导致证据难以收集,事实无法查清,案件无法移送起诉,医疗赔偿等一系列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在万般无奈之下,顾某的老父亲将信访视作唯一可以还亲人公道的“救命稻草”,多次到县政府上访。得知情况后,*自掏腰包帮顾某父亲解决在县城的食宿等实际困难,并与他促膝谈心,以真诚排除了对公安机关的误解。*同志利用休息日与信访人一道走访知情群众和案件嫌疑人,奔走多个市县,她的真情打动了当事人,终于主动供出案发经过,依法承担了相应责任。顾某父亲拿到赔偿回家的一刻,眼含热泪重复着同一句话:“你们救了我儿子,救了我们一家啊!” 多年来,*同志以真心换人心,她给信访人员买过饭、送过药、赠过衣服、给过钱,多年来,垫付多少路费、医药费和餐费,她从来没计算过,也无法计算。许多上访群众动情地说:“小李主任真的是难得的好人”。不少群众送来感谢信,还有的长途跋涉从老家送来土特产。小李主任总是朴实地说:“我们的群众真的很好,耐心做工作,他们总是能够理解的。只要群众认可、信任我们,帮他们解决了问题,看他们舒心的离开,我就觉得满足和欣慰”。在信访岗位上,她和同事共接待群众来访***余人次,受理信访***起,**余起老信访事件得到化解。 *警营中的这群年轻人,胸怀对职业的责任、对党的忠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行动默默践行着*警队“忠诚、进取、刚正、智勇”的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辛勤、真诚、无私创造着辖区的和谐与幸福。他们的青春岁月经得住风雨的洗礼、金盾的检验和人民的评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