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警务文艺 >> 诗歌散文 >> 浏览公安
  • 驾车必怀“敬畏”心

    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在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交通安全也由然成了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沉重话题,据统计,二战后,在非正常死亡中,数量最多的,不是战争,不是传染病,而是车祸。在车祸中,数量最多的,不是飞机,不是轮船,而是汽车。几年前,爆发非典,冲击巨大,一度人心惶惶,邪教组织甚至宣布为世界末日。但其实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个国家和地区,死于非典的患者其实只有***人。在此期间,死于车祸者,仅仅在中国,就发生了交通事故近**万起,其中伤**万人,死*万余人。又据统计自全世界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多年,全世界已有****多万人的生命被车祸夺去。

        然而,尽管交警部门在预防事故工作中想了不少办法,但交通事故却天天都在频繁发生,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驾驶人缺乏“敬畏”心: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缺乏对法律的“敬畏”。而对交通安全“敬畏”心的缺失,才是酿成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由此,我们认为,广大交通参与者,驾车必怀“敬畏”心,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交通安全,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前提。

        什么是“敬畏”,大哲学家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敬畏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基础之一,“敬”是对生命价值的认定,而“畏”则是对生命的警示和自省。孔子说“君子有三畏”,他把人对天道的敬畏看作是培养人格的开始,没有敬畏,意味着人格的缺失,道德的缺失。敬畏也意味着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因为“敬”会有所为,因为“畏”会有所不为。有了这种敬畏心,并非因担心受到惩罚才不去作恶,而是会从自己内心体会到一种人性的,道德的神圣感,使你不愿亵渎生命,就会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就会自觉的遵纪守法,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尊循自然规律与道德规范行事,才会遵循法律法规与安全操作规程,在行车中追求和谐与善美;如果无所敬畏,则很容易随心所欲,放纵任性,肆无忌惮,其结局必然是灾难性的。

        驾驶人一旦没有了敬畏感,就会滋生侥幸、麻木,更甚,则会变得张狂无德亦或冷酷无情,在现实生活中,对交通安全不存敬畏感,甚至无视、藐视交通安全的现象司空见惯。譬如说,交通法规规定,红灯不能通行。可是,许多路口在没有交通执法人员执法时,人车抢道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说,交通法规规定,喝酒不能驾车。但在现实生活中,喝酒甚至酗酒乃至醉酒驾车的人也时有所见。驾驶员不注重开车小节的情况还有很多,如停车不打转向灯、远光灯和雾灯常亮、强行插队、随意乱停车、抢行、在快车道慢行、雨天不减速、向车外抛掷杂物、乱鸣喇叭……这些行为既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也有违车德人品,这些对驾车行为、对交通法规敬畏意识的丧失,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那些一桩桩件件车祸事故的发生,轻则财产损失,重则家破人亡。

        请看最近在网上曝光的两起车祸:****年**月**日晚,*酒后在河北大学内飞车接友,将两名女生撞飞,致*死*重伤。在撞人欲逃被截;****年**月**日晚,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骑车人**岁的张萌被一辆克鲁兹轿车撞倒,仅受轻伤,又被肇事司机药家鑫下车后连捅*刀,毙命。据说是因为伤者“看见了”自己,还试图去看清车辆后牌号。此后驾车逃逸时再次撞伤行人,才被群众抓获。这两个肇事者对他人的生命,对国家的法律还有一点敬畏之心吗!

        就拿我们达州的一起事故来说吧,****年*月**日,*驾驶一辆**座大型客车,从宣汉县汽车站开往南坝镇方向,**时**分,当车行驶至宣南路*KM+***M处,撞毁公路左侧波形防护栏,由于接听电话,致使大客车驶出公路左侧路肩坠于垂高*.*M崖下,造成车上乘客**人当场死亡,

        *本人也抢救无效死亡,还有*人受伤,车辆严重受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个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就酿成了这样惨烈的交通事故。他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天有两三百人丧生于车祸,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车祸事故都是因为驾驶人违规操作所酿成的,真正因为机械事故、路况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微乎其微。据报道,如果是新加坡人在中国开车,车祸事故发生率至少降低一半。实践表明,对于交通安全,越是心存敬畏,越是文明、谨慎驾驶,事故发生率也就越低。同样,啥时候对交通安全产生了蔑视或侥幸心理,灾祸的发生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瞬之间。许多司机在闯下车祸后,才痛不欲生、悔不当初,后悔不迭地自责自己太过侥幸,没有把交通安全放在心上,没有遵守好法律法规……哀哉,晚也。对于生命这个话题,可能任何人都是经不起几次忏悔的。

        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压减和遏止交通事故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树立广大交通参与者“守法驾车、文明驾驶、敬畏生命”的意识。敬畏意识的培养有懒于体制的规范、法规的完善、修养的提升,通过多管齐下,促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侥幸”之念不可有,“敬畏”之心不可无的观念,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并消除交通陋习、危险驾驶行为。只有做到驾车必怀敬畏心,真正懂得了敬畏生命,敬畏法律、道路上的事故才会少一些,我们的道路交通才会更加安全和谐畅通一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用汗珠串起的365个平安珠帘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