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措施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纵深发展
为切实加强秋季辖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营造“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浓厚氛围,*大队结合《****年安康市公安交警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努力提升执法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纵深发展。
一、 抓好执法主体建设,提升综合执法能力 一是加强执法理念教育。大队结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坚持把执法规范化教育放在首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警示教育,以爱民实践模范和执法标兵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要求民警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观念,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原则,将严格、文明、公正和理性、平和、规范的执法要求,植根于全体民警的思想深处。二是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大队制定学习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学习《交通民警道路执勤执法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一线执勤民警每年参加累积不少于**日的脱产培训,通过培训,使执法民警能够熟练掌握并按规定佩戴、使用警用装备,提高民警的执勤执法水平。**月份以来,大队邀请骨干民警*名,利用每周学习日时间为民警进行集中授课,参加培训的民警认真听课且做了笔记,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完善执法标准体系,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推行“理性执法”。大队要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对案件当事人坚持用平和语气、平等人格、平稳方式,讲清违法事实、讲清违法后果、讲清处罚依据。让当事人清楚违法事实、危害和处罚依据,理解民警执法行为,理性接受处罚,承担法律责任。二是狠抓队伍组织纪律。大队依据交通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一系列剖析、查摆和纪律整顿活动,切实解决民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大队制定了民警延伸管理的相关制度,定期开展领导下基层、心连心谈心活动,帮助民警提高思想认识、解决他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把存在的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三是规范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岗位设置,完善窗口单位业务咨询和服务设施,深化服务型车管所建设。 三、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提升执法行动力一是推行执法公开制度。大队全面推行执法告知、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公开、疑难信访案件公开听证、定期回访等制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力求法律规定需要公开的事项以及执法告知率、信息公开率达到***%。同时,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通过向社会公布**小时举报电话,开通网上微博等方式,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效果。**月份以来,大队共解答群众咨询**条,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条。二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大队建立健全民警执法档案,从各单位抽调骨干民警,设立专职法制员、监督员,专门负责大队执法质量和民警执勤执法的督察和考核工作,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起到实效。同时,充分发挥法制员、监督员的指导、监督、考核等作用,围绕交通管理程序、处理结果、民警日常执法行为等重要环节开展重点监督,加强对各类案件办理的审核把关,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及时消除各种错误。三是深化执法协作与回访制度。通过“三访三评”、“五进八上”活动,深入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通过短信回访、电话回访、预约回访、问卷调查以及互联网在线评警等多种方式,主动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不断加强与法院、检察院以及纪委监察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诉讼文书及时转递的工作机制和执法工作征询反馈机制,广泛征求执法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发现问题并杜绝严重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