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为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大队进一步转变理念,创新机制,主动作为,以深入实施文明交通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广泛传播现代文明交通理念,着力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营造全社会自觉遵法守法、文明出行的舆论环境。
一、扎实打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础。一是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基础保障。以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为保障,不断转变理念、创新机制、完善措施、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加强交通安全宣传队伍建设,组建宣传小分队,加大宣传经费和装备保障投入,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责任到位,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水平,不断增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二是统筹推进窗口阵地和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采取适合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确保在农村地区驾驶人交通安全再教育、农民群众交通安全素质养成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拓展交通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大队在巩固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传统平台的基础上,拓展交通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动态发布交通路况、管制、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为驾驶人提供出行信息服务。 二、扎实完善交通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一是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落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有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工作要求,推动政府主导,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加大宣传投入,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认真履行交通安全宣传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常态机制。加强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宣传宣讲文明交通,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加入文明交通志愿者行列;组织志愿者参加集中“劝导日”活动、“护学行动”;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在交通路口维护秩序,为群众提供指路、停车等服务。 三、扎实提升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一是把握特点规律。针对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互动性强等特点,大队积极应用网络平台和新兴传播工具,满足群众对交通安全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巩固媒体阵地。注重交通安全专业媒体和栏目建设,大队积极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报刊传媒,打造传播现代文明交通理念、展示交警队伍形象新平台。进一步密切和深化警媒合作,围绕交通管理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精心策划选题,组织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形成舆论宣传集聚效应,提升交通安全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三是强化舆情应对。健全交通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和涉警舆情日常监测、快速反应、沟通协调和舆论引导机制,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努力提高涉警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水平。 四、扎实加强交通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在违法处理、车驾管和事故处理岗位设置兼职宣传员,结合日常业务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完善交通安全通讯员、信息员、舆论引导员队伍建设,畅通新闻线索传送,整合宣传资源,及时妥善应对舆情事件。围绕新闻传播、活动策划、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新媒体技术应用等内容组织定期培训和学习交流。加强考核评估,建立宣传教育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完善效果评估体系,突出组织领导、部署落实、工作创新、宣传实效等考核项目,提升宣传工作执行力。细化执勤执法、事故处理、车管等岗位民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事项,把宣传工作纳入交通管理各业务岗位工作考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