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心得体会 >> 浏览公安
  • 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时间:2014年10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中学时读《荀子•修身篇》“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赔本)不市;士群不为贫穷怠于道。”意思是优秀的农民不可能因为害怕遭遇水旱之灾而不再耕种;优秀的商人也不可能因为担心赔本而不再做买卖;读书之人亦不会因为落魄贫穷而放松自己的求学之举。大惑不解,问老师“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农民遭遇水灾不耕种,商人赔本不做买卖有何不可呢?”在老师的再三教育告诫下,我明白了作者的意思是讲我们生活于社会中,要把工作(耕种、买卖等)看成自己的责任,不要因为各种外界因素、客观现实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表现,要勤恳做好本职工作,尽好自己的职业责任。

        及至工作,我才明白做好本职工作真的要有排除万难的勇气。*年我只身来到了仪征,成了一名户籍民警。作为一名在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我深刻的记得《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条职责,并发誓要履行好职责,为警徽增色。虽然是平凡的户籍岗位,每天与报表、数字及各色或焦急或烦躁的人打交道,但我却乐在其中,有时候是对报表数字的一个惊奇发现;有时候是为新人迁移合户的甜蜜;有时候是千辛万苦为年龄错误无法领取尊老金的老人查阅档案发现真相后的激动。但时间能抚平创伤,也能磨灭激情。时间一长,难免生出一丝厌烦。特别是近年来,户籍往往与巨大的经济利益挂钩,一些“精明”的人开始打户籍的主意,一次一个拆迁户为了多拿些拆迁费,蛮横的要求将早已出嫁多年,不符合迁移条件的女儿、女婿的户口迁移至其户下,在多次耐心讲解户籍政策下仍不死心。一天竟然趁着酒后大闹户籍窗口,这件事大大的打击了我,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慵懒的情绪,但父亲的“种田”理论很快修正了我的负面情绪。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下,土地稀少、贫瘠,我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为了养活庞大的家庭,父亲在山脚下开垦出了一垄垄梯田,这些田背靠阴凉,阳光和水源稀少,产量自然就低。近几年,随着我姊妹几人相继就业,家庭生活条件好起来,我多次劝告父亲“那些山田就不要种了。”但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我就是一种田的,种田就是我的责任。你们别看这些山田贫瘠,只要用心一样能有好收成的,你们吃的花生、喝的茶叶不都是山田里产的吗?关键用心,还要顺应天地四时变化。”他又举实例的告诉我:“隔壁张家出去打工几年,田地荒废了,地里杂草冒冒的,他们现在想回头种田,我看得费不少心思呢。”他又转而说道,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责,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

        父亲的话语朴实简单,没有圣人名言,也没有惊世骇俗的大道理。但仔细回味之后,却有振聋发聩的感觉。如果说,那些贫瘠的山田是父亲的“责任田”的话,那我们的工作岗位不也是我们的责任田吗?其实道理都一样,不管我们的工作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我们在岗就要尽心尽责,这是我们的“本分”。如果岗位工作做不好,把自己的田地“荒了”,把工作做得“杂草冒冒的”,我们就会被岗位淘汰。

        父亲的话让我明白就算我们的“责任田”再贫瘠,我们都要尽心尽责,“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赔本)不市;士群不为贫穷怠于道。”既然我们已经身处在“水旱”、“贫穷”、“阳光和水源稀少”的环境中,怨天尤人,停滞不前,不如踏踏实实用心加巧干,等待你的将是“花生”、“茶叶”的收获。

        父亲的话让我想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特别是在十八大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警察作为人民群众的“看家人”、“保护人”、社会经济建设的“护航者”,其身上的责任犹如千斤之鼎。在建设汽车名车,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要有农民种田的态度,排除万难的勇气,坚持无论什么情况,都要种好自己“责任田”的信念,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真正无愧于头顶的国徽。

        现在,我成了经侦战线上的一名战士,承担着沟通内外、宣传经侦民警风采的角色,虽然有时会感觉到“疲惫”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但这里是我的“责任田”,我会做名辛勤的“耕耘者”义无反顾……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不同的岗位 同样的辛苦
  • 下一篇:入警一个月感悟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