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体会(六)
*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结束后,市局第二党支部迅速召开支部会,深入学习了中央、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支部全体党员进行了全面动员,组织开展交流讨论,以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切实提高为纳*人服务的水平。通过近期的学习,我越发感觉到,要想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起到实效,关键是要做到“三少三多”:
一、少些形式,多些实事 其实,我们党向来不缺乏类似的活动,正像大家所公认的,除了延安整风之外,真正起到实际效果和产生重大作用的活动并不多见,正是因为历来搞活动都是以形式居多,未能解决真正问题,所以往往起不到多少正面作用。无论调研指导,还是征询意见,不在于次数多,频率高,跑得快,而要带着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不怕任务小,只要能真正做到一件一件落实,一个一个完成,这样坚持下去,才是真正的走群众路线,才能贯彻好群众路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只要我干一天,就要让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的信念,努力使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赢得群众和广大纳*人的认可和称赞。对于我们*干部来说,除了要为纳*人搞好服务外,更要认清自身责任,要充分保护纳*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只有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党性意识,群众意识,才能把人民群众、纳*人放在心上,才能真正的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少些冲动,多些行动 长期以来,每逢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常常都是开始时“老雷声大”,越往后“雨点越小”。活动伊始时,部分干部也是情绪高涨,精神抖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心扎进工作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困难的增多,又走上了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举动落实活动的老路。因此,主题实践活动切忌一阵风、一股劲、一时冲动。要多些行动,通过落实省、市局的活动安排,对发现的问题归纳整理,及时研究,属于干部作风方面的要立即行动,真抓实改;属于工作方法的,要集中研究,开辟新路;属于发展瓶颈的要广开言路,积聚智慧,尽快破解,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和广大纳*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真正实现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打破瓶颈、推动工作,提升效率的目的。 三、少些抱怨,多些耐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矛盾集中暴发期,不仅很多群众对政府部分颇有微词,少数干部也对本单位心生不满。*部门是政府重要的窗口服务部门,纳*服务工作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纳*人服务。新形势下的服务工作更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粗放式工作思维,牢固树立群众观,将纳*服务贯穿于*收工作的全过程。在工作中,面对群众,要少一些牢骚和抱怨,多一些耐心与理解。树立真正的群众观,不在于向基层跑得勤,而在于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让纳*人上门办事少吃闭门羹,为群众办事满腔热忱,认真对待,精简程序,提高效率,让群众明白办事有章可循,公平公正公开。树立真正的群众观,就在于能够做到将心比心,在个人职责范围内,把纳*人当亲人,你怎样对待亲人,就怎样对待纳*人,真正给从遥远路途上奔来的群众以温暖、关怀、帮助,不要让他们为了一件小事,折腾来,折腾去。 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要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真正从思想上尊重群众、从感情上贴近群众、从行动上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纳*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通过活动开展,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在破解难题上求突破,在转变作风上见实效。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敢于触及思想、矛盾和问题,坚决剔除作风之弊、扫除行为之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使活动获得实效、取得长效,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