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党建群团 >> 浏览公安
  • 新形势下公安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思考

    时间:2014年11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我国进入了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公安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脱离群众,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人民警察爱人民、为人民,人民群众就会支持公安工作。倘若公安机关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公安民警就很难做好本职工作。

        一切为了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字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这*个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仅仅把这*个字说在嘴上、挂在墙上,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年**月**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办证难,脸难看》为题,报道了在北京工作的河北武邑小伙子小周回户口所在地的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办理因私出境护照时,办证民警态度粗暴,刻意刁难,使小周为了*张证明往返*趟,多跑****多公里不说,半年多都没能办下来。对照“四风”问题,这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这种视群众为单纯的管理对象,常常以管理者自居,摆不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高高在上,总认为自己是代表政府管理人民,常常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群众颐指气使,故意刁难群众,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作来摆架子,抖威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无形中把自己摆到了群众的对立面,人为地拉远了民警和群众的距离,影响了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调研时指出:要把群众看成是我们的父母,看成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那服务态度肯定就会不一样。所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公安民警就必须先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清自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真正放下架子,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群众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以真诚敬畏的心态对待我们的衣食父母,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服务,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砍上,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才能真正为做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一切依靠群众,专群结合,筑牢维稳防线

        一切依靠群众,充分体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邓小平同志讲,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调动好,发挥好,改革和发展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树立“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念,是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克敌制胜的法宝,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使我们打赢了一场场漂亮的“人民战争”。从“治爆缉枪”、“扫黄打非”、“打黑除恶”、“打四黑除四害”、“清网行动”等专项行动到侦破每一起大要案件,公安机关往往要通过网络、报纸、张贴宣传单等方式发布通告、通缉令、举报电话、悬赏公告,通过发动群众,布下天罗地网,使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无所遁形。可是,有的民警却认为,现在科技发达了,公安机关科技信息化建设使公安工作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网上办案、网上追逃、电子监控等一应俱全,可以在办公室“发号施令”、“指挥千军万马”了,不需要再依靠群众了。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做好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不能离开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不能丢,不能忘。公安民警在开展各项公安工作中,必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主动征求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采纳人民群众的合理建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治安巡逻、邻里守望、联户联防等群防群治活动,综合治理,不断探索完善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的新途径,我们才会耳聪目明,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才会有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心声,真正与群众交心谈心。要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下功夫,让民警真正沉到社区、沉到村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居民家中,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基层民警与群众打交道最多,可以说公安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基层公安民警就是公安机关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然而,部分民警在日常工作中不愿意做群众工作,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甚至不会做群众工作。一些民警在做群众工作时往往感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导致出现“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被顶回去”的现象。民警不但起不到公安机关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反而会影响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

        基层公安民警在工作中要如何才能做到“从群从中来,到群众中去”呢?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应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在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学习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向身边的“爱民模范”们学习。“爱民模范”们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与群众打成一片、如何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很值得大家学习。全国爱民模范警察尹茂舟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凤凰山派出所任教导员期间,为了解社情民意,利用一切休息时间,走遍了辖区的村村寨寨,走进农户家中,与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谈生产、谈生活、谈法律、谈政策,帮助当地彝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用真诚的心赢得了彝族群众的信任,彝族群众把他当成了自己家的人。尹茂舟常说:对待群众的事,不论大小,都要把它当成自己家的事去办。只有把心交给群众,群众才会把心交给你,关键时刻群众才会帮我们。其次要践行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求公安民警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解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这是对公安民警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这“三懂四会”,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第三要把真情送给群众,让群众满意,才能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求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同群众打交道,经常深入村寨、社区、田间地头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解决好公安机关与群众的“距离感”问题,成为群众中的一员。要有群众观点,会用群众方法,善交群众朋友,这样才能拥有群众基础,建立群众感情。“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只有真心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把你当成家里人,公安工作的根基才会越打越牢,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才会开出艳丽花朵。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做好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五)
  • 下一篇:2014年机关党建工作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