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建立相配套的主导文化体系,即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因此对法治文化进一步思考,了解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探索其实现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法治文化的内涵
对法治文化的概念的理解,需要从与之相对的法律文化的含义展开。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首次提出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文化概念,自此之后,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及其政府机关人员对法治文化含义的认识并不统一。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意见》中指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司法*长*《论**文化》一文中指出: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存在的一种进步文化形态,它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程度和人们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
有些法学专家认为,所谓法治文化,就是以法制教育为内容,以文化形式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还有些法学专家认为,法制文化,就是用文化的形式体现法制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全体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共创文明、和谐、平安的良好氛围。
我区自启动法治文化建设以来,我们从实践中探索着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在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和法治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我们认为,所谓法治文化建设,是以法律知识为内容,以增强公民法治意识为目的,通过文化艺术等形式,构建良好法治氛围的一种宣传教育平台。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国家发展经验证明,法治文化是法治的重要支柱,法治的建立必须要有法治文化作为支柱。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的课题,正在且将会对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有力保障。”要贯彻和落实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省委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法治江苏考核指标体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着力加以推进,不断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为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法治文化是法律制度供给的重要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引导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和精神,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生活作出文化判断。当出现立法空白、立法冲突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判断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其所负载的核心价值、内在精神、基本理念,就可以为个体行为和社会生活提供指导,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推进。
3、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利于夯实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有利于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创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体现当代法治建设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现阶段国情所面临的法治文化现状与人民对法治文化急剧需求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政府自觉地重视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三、雨花台区法治文化建设的情况
自2010年以来,我区全面启动法治文化建设,并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作品,在全市各区县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中排名前列,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我区法治文化建设,具体做法是:围绕一个目标、体现三个特色、采取五项措施。
1、围绕一个目标:围绕法治文化区建设这个目标。我区按照省、市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体现雨花特色的法治文化示范作品,创建法治文化品牌,确保在每一个区域(按街道计)都建成一个法治文化的“盆景”,使我区成为一个法治文化的“大花园”。
2、体现三个特色:
一是具有统一性。也就是把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周边的环境结合起来。例如,花神庙法治文化社区,就是将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花神庙社区600多年花的文化联系起来,让社区居民既能接受法制方面的教育,也能领略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红太阳装饰城的法治文化建设,与市场的诚信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是具有教育性。法治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公民学习法律知识,遵守党纪国法。例如,油坊法治文化墙,就是用一幅幅浅显易懂的漫画,从婚姻、交通、消防等不同方面来进行宣传。
三是具有多样性。从创建形式上分,有法治文化社区、法治文化市场、法治文化基地等多种形式。从创建内容上分,既有古代的名言格律,也有现代的法纪条例;既有家庭美德、伦理道德方面的,也有廉政建设、秉公执法方面的。从创建的目的性上分,既有针对社区居民的,也有针对外来民工的,还有针对基督教教徒的。
3、采取五项措施:
一是组织学习。*年*月份,我们组织各司法所所长、街道文化站站长以及有关社区负责人共*人,前往常熟市参观学习了法治文化一条街的建设情况,到吴江市奥林清华社区参观了法治文化社区的建设情况,让他们对法治文化的建设工作有了全面的感性认识,对全区法治文化建设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现启动。对于法治文化示范点的建设,我们坚持成熟一个,打造一个,逐步推开。我们在全市率先打造了花神庙法治文化社区,在设计方案七易其稿的基础上,最终通过石刻、木雕、地牌、喷绘等多种表现形式,将法治文化与花神庙花卉的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出具有“花神”特色的法治文化社区。该项工作被市司法局评为*年全市法制宣传十件大事之一。*法治文化社区代表市里接受省“五五”普法考核验收组的检查,代表省里接受国家“五五”考核验收组的检查,并得到高度评价。
三是全面推广。*年*月中旬,我们在*社区召开了全区法治文化建设现场会,明确了全区法治文化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之后,我们又到各街道(开发区),和司法所及相关人员共同商讨各单位的法治文化建设,帮助他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内容,设计了形式。到2011年6月底,全区各个街道至少建成一个法治文化示范点,基本实现法治文化示范区建设要求。
四是建立机制。我们在打造法治文化示范点过程中,不断探索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并形成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形成活动动态机制,我们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法治文化活动,使我区的法治文化活动常规化;形成队伍建设机制,成立雨花台区法制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一批法治文化节目;形成工作创新机制,通过前瞻性的判断,建立我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品牌,使我区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始终处于全市的前列。
五是形成体系。目前我区已经形成八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基本形成全区法治文化建设体系,基本建成法治文化区。这八个示范点简要情况如下。
(1)法治文化社区:宁南街道选择有*多年种花历史的花神庙社区,结合社区历史文化、花卉文化,分法治石刻、灯箱、地牌、谜语等*个区域突出法治文化熏陶,打造出具有“花神”特色的法治文化社区。
(2)法治文化村:西善桥街道选择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油坊村,通过徽派法治文化墙、20余组法治灯箱、50余组法治漫画、法治广场等彰显其“村事村民定,公务公开评”的国家级民主法治建设成果。
(3)流动人口法治文化基地:赛虹桥街道选择辖区内全市最大的农民工聚集地—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整合市场内人民调解室、警务室、法律援助站、法制宣传站“两室两站”,通过配套联动机制,建成全市首家流动人口法治文化基地。
(4)法治文化诚信市场:开发区管委会与辖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的红太阳装饰城合作,宣传企业文化、宣传诚信经营,打造出全省乃至全国首家以诚信为主题的大型法治文化市场。
(5)法治文化景区:铁心桥街道充分利用辖区旅游文化资源,以将军山岳飞抗金为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文化结合打造出法治文化景区。
(6)法治文化基督教堂:板桥街道以三山基督教堂为阵地,以宗教文化诠释法治理念,融法治文化于宗教教义之中。
(7)法治文化楼幢:*新村街道选择辖区邓府山社区“老干部红色宣讲团”,定期将老干部创作的法治书画在楼幢及单元门内设立的固定橱窗展示,打造出法治文化楼幢。
(8)法治文化艺术中心:梅山街道根据辖区内活跃的群众文化,成立群众性法治文艺为特色的法治文化艺术中心,常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自编自演深入厂矿企业、单位、社区及校园,成为当地传播法治文化的主力军。
四、*区法治文化建设的下一步设想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力度,建设我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品牌,我们下一步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逐步完善法治文化建设机制。一是形成组织机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省辖市、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二是形成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强化考核措施,充分调动有关单位参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形成队伍机制,形成我区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工作队伍,并依靠他们,打造出我区具有特色品牌的法治文化产品和法治文艺节目。
2、充分发挥法治文化服务功能。一是法治文化建设与服务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引导当事人进行合理的法律诉求,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二是法治文化建设与服务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法等方面的法治文化,引导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遵纪守法、依法经营,打造一个良好的经济法治环境。三是将法治文化建设与服务全区文化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法治文化现状与当地居民对法治文化急剧需求之间的矛盾。
3、全力打造法治文化创新载体。《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力争在3年之内,使法治文化阵地覆盖每个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加强各类法治文化阵地的管理,切实发挥其应有功效。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在充分反映我区经济、社会、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一步打造我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全力形成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