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树立的“五种观念”
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所积累形成的优秀传统思想道德,历久弥新。这些优秀人文思想道德,始终是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不竭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奔向小康。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潮。活动的目的就是净化我们每位党员的思想灵魂,让我们每位党员都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以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正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基层交警队伍建设提出了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基层交警部门广大党员,只有不断的从历史中、从传统中、从社会中汲取丰厚的精神食粮,真正使“以德为基、德才兼备”的思想理念成为立业从警的自觉行动,才能较好担当起组织赋予的工作职责和时代重任。笔者认为基层交警部门党员民警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应该努力树立“五种观念”。
一、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事业观。一要做到忠诚履职。忠诚,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安交通民警应有的政治本色,也是完成各项公安交通管理任务的政治思想基础。基层交警党员的忠诚,主要体现在对公安交通管理事业和本职岗位的热爱上,体现在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上。二要做到敬业要奉献。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法律性强、业务性强的具体、细致、艰苦的工作。没有肯吃苦的思想、肯奉献的精神、肯实干的作风,就很难把工作做实、做好。三要做到廉洁守纪。“正人先正己”。在纷繁芜杂的执勤执法环境下,做为交警队伍中的党员民警,只有在思想上筑起牢不可摧的思想防线、道德防线、纪律防线、廉政防线,始终以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处事、清清白白从警教育自己、警示自己、约束自己、砥砺自己,才能在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进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修养观。修养是一个人、一名党员终生的课题,修养也是一名党员良好人品官德的必然途径。一个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不懈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磨砺和修养。做为基层交警党员应注重加强三个方面的修养:一要注重品德修养。在人的所有素质构成中,人品素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仁义理智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遵循的为人道德标准。人品道德修养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当前,大多国人把宽容、大度、谦和、坚韧、质朴、简约、果敢、淡泊、仁慈等等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范畴。为此,基层交警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修养理念,不断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和人生品味,为忠诚履职打下坚实的人格品行基础。二要注重政德修养。要始终牢记党赋予的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政治使命。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袭扰,都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清晰的政治思维。都要始终站得稳立场、辩得清方向、抵得住诱惑,都要始终做到坚定政治信仰不动摇,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忠诚本色不动摇。三要注重警德修养。常修从警之德,是职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公正廉洁执法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公安交通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基础。常修从警之德,就要坚持执法为民,严明警务纪律,恪尽职业操守,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理论、作风、纪律砺练,正确对待职业、工作、职务、权利、名利、政绩、荣誉,始终保持诱惑面前的抵制力,是非面前的辨别力,问题面前的警示力。 三、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作风观。树立正确的作风观,是关系着党的形象和命运的大事。基层交警党员树立正确作风观,对于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反对“四风”,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生活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管好思想。行为是受人的思维所支配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如果超出一定原则、一定标准和一定规范内的思维,就可能使自己的行为走上非正常和错误的轨道。“利不苟贪终祸少,事能常忍心自安”,“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祸莫大于从己之欲,恶莫甚于言人之非”。纵览古今中外,无数贪官污吏无不因贪心太重、欲望过多而最终身陷囹圄、身败名裂。为此,基层交警党员手中掌握执法权力,这些权力不是上级给你的,而是人民群众给你的,所以必须常思贪欲之害,常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确保自己的权力服务人民,不为己私。二要管好行为。要时时处处以党纪、国法、警规警醒自己,检查自己,自觉做到触犯国家法律的事不想,违反纪律禁令的事不为,背离组织原则的事不做,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不沾,损坏公安机关形象的事不触。三要管好小节。“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新形势下,能不能守住清贫、耐住寂寞,经住诱惑、管住小节、把住根本,关键是要从管好个人“小节”做起。要明确“小节”之中有“人品”、小节”之中有“党性”的道理。在各种风险和诱惑面前,自觉做到要大节不失、小节不纵。特别是在个人爱好上要自觉争做积极、健康、向上的事,摒弃懒散、腐朽、享乐的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应有的清风正气。 四、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服务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不变的宗旨和灵魂,也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都是摆在基层公安交警部门面前的一道道难题。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交警一定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转变执法方法,转变执法态度、转变执法形式,坚持人性化的执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坚持执法为民的宗旨观念。一是牢固树立“民本”理念。基层交警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当前开展的“驻社联村”、“创先争优”等活动相结合,引导民警树立大局意识,突破狭隘的本位主义;教育民警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相结合;要求民警强化形象意识,把执法活动当作交警形象的展台。让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等理念根植到了每一项执法环节中。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交警部门应该切实转变作风,不断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措施,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大力推进窗口单位标准化管理,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新举措;要增加公安交管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大执法办案、行政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的公开力度;要在建立群众举报投诉渠道、方便群众办理交管业务、整治“提篮子”和“黑中介”、整治驾考贿考、交通违法异地处罚、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方面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新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三是积极掌握“服务”方法。民警执勤执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开展群众工作最直接的一个方式,方法妥当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查处违法行为,要坚持执法程序,不要走过场,草草了事,更不能简单粗暴、态度蛮横,要仔细听取当事人的诉求和反映,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和弄清楚当事人话语中的细节,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使当事人心服口服,赢得群众尊重。五、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树立正确处世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共产党员之所以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我们生长在人民群众这片广袤丰硕上午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南兰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中指出,“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遍。要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亲属、对对自己。”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共产党员的为人处事提出了基本要求。我想正确的处世观应该包括,一是对自己要严。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保持纯洁心灵,使人战胜困难,使人少犯错误,使人抵制诱惑。为此,要“每日三省吾身”,经常检点个人行为,洗涤个人思想,调控个人情绪,矫正人生航向,修正自身错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二是对待他人要容。心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具备包容胸怀,善于宽待他人,即是风度雅量的体现,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党员民警只有把“尊重人、理解人、体谅人、包容人、着待人”的人本关心精神和人本服务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对家庭要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家庭成员的栖居地、避风港。我们每一位党员民警要把建立、传承良好的家训、家规、家风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要切实担负起孝敬照顾老人、抚恤教育幼小、夫妻之间平等相待、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家庭责任;在外要时刻以家人牵挂叮嘱自己、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以先进人物激励自己、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自觉做一名让父母放心、让家属欣慰、让子女佩服、让亲朋称道的人。四是对待朋友要真。俗话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关系是重要的人伦关系之一。基层交警身处执勤执法一线岗位,社会交往面广,所处环境复杂。为此,在交友问题上,更应当慎之又慎,防止交往不当而引火烧身。在择友上要要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择善而交、择贤而交;要遵从“君子之交淡如水”,切莫为了朋友贪赃枉法,“两肋插刀”,要把握好交友的分寸和尺度。五是处事为政要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委政府从政形象。为此,一线党员民警必须具有备较强的政策观念和纪律意识,任何时候都要慎思、慎虑、慎言、慎行、慎权、慎欲、慎独、慎微,有效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廉”的问题,不断提升公安交警部门自身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