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八)
坚持群众路线,建设廉洁型政党是维护党的执政形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为民谋利——建设廉洁型政党的价值意蕴 “廉洁”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含义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索取。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可以称之为廉洁。《汉书—贡禹传》说:“禹又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从中国古书记载来看,“廉洁”被赋予正负两极的内涵意蕴,正向来说,它常与“清正”、“节俭”、“公正”等词语一同表示“廉政”的意蕴;负向来说,它是与“腐败”相对立的概念,表示“不污”和“不腐”的意思。廉洁不仅是古代为官的重要涵养要求,而且涵涉君与民和官与民的关系。《晏子春秋》中说:“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清正廉洁是为政和为民谋利的根本,相反贪污则腐蚀政德,损害民利。“廉洁型政党”意指政党具有廉洁的内在属性和特质。廉洁是为政者的价值原点,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建设廉洁型政党”包含了廉洁的主体指向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合法性,客体指向即人民群众及其利益。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日益分化,群众的利益要求日益细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表现为民生利益。因此,党必须将“廉洁”上升到执政作风和执政形象层面,将“廉洁”纳入“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外延范畴,追求执政清廉,严惩腐败,为民谋利,使民受惠。 二、为政倡廉——建设廉洁型政党的战略要义 政党作为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代表,其奋斗目标具有一定的执政指向和利益指向。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党扮演着执政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角色,执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政党与国家的同构性,因此,建设廉洁型政党对于我们党长期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来说: 第一,有利于塑造执政形象,巩固执政地位。执政形象,是指执政党的整体素质、精神风貌、执政行为、执政理念等给社会公众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或看法。党的执政形象是党获取群众拥护的重要软实力。“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为政清廉可以为老百姓做出表率,纯洁民风民情,而为政腐化则会危害民意民利。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战斗堡垒。党的形象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生活作风与工作作风反映出来,因此,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绝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而是事关党的执政形象的严肃政治问题,决定着党对群众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影响着党的执政根基稳固与否。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纯洁、作风上正派、纪律上严明,自觉树立和维护党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地位。 第二,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化解执政风险。廉洁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等都内在地与反腐倡廉的能力相连,要保证以上执政能力够强过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能否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能否以廉洁从政为支撑防腐拒变,从而经受住各种考验,以廉洁的心态和行为积极克服各种危险。 第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体。建设廉洁型政党是政治文明的主要体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当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党内民主与党内和谐,而且是造成党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腐败造成财富浪费、权力滥用、精神懈怠,而廉洁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先进文化。党要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正确处理党内分歧、人民内部矛盾和党群矛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三、为民执政——建设廉洁型政党的主体诉求 紧密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是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结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揭示了党与群众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从主体角度审视,这条路线将先锋队与群众做了主体区分,坚持群众路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具,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员干部是群众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二是揭示了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执政实践成效需要到群众中去检验。群众路线是对党群关系的高度概括,是党的生命线,建设廉洁型政党必须以维护党群关系和谐为目标,发掘党员干部自身和群众的主体能动性,有利于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执好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