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心得体会 >> 浏览公安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十三)

    时间:2014年12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密切联系群众,是公安机关的基本路线和优良传统。社会越发展、任务越繁重,群众工作越重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吹响了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的“集结号”,公安民警身处服务群众一线、肩负惩恶安民职责,如何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高服务群众本领、推动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深怀爱民之心,切实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应当自查自问“我对群众有没有真感情?”生身父母皆为百姓,衣食住行全赖人民,公安民警对群众的感情应当是公仆之情、反哺之情、感恩之情,要铭记这份恩情、增进这份感情必须常怀“三心”:一是执法办案有“公心”。牢记公仆身份,严格依法办事,时刻把个人言行置于国法警纪之下,禁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永不让群众戳脊梁骨;二是调处纠纷有“耐心”。处理问题不偏不倚,遇到难题不推不避,碰到缠闹不浮不躁,以法为据,兼顾情理,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调处工作的根本标准,让群众信服;三是扶弱救困有“爱心”。要讲博爱、懂恻隐,看到辖区群众想到辛勤劳作的父母、漂泊打工的姐弟,真正把群众当亲人。访贫问苦,排忧解难,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失足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服刑在教人员子女不歧视,真诚与他们结对子、交朋友。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高。只要深怀这“三心”,每位民警都能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反之,群众工作就空有其名,走访找不对路子,座谈听不到实话,更谈不上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转变利民之念,切实改进公安队伍作风。“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要求警察不仅能破案而且作风好,作风不好便是理念不端,群众不认可,媒体会炒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要是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既要有利民之心,也要有律己之严,让群众从一言一行中看到变化、产生好感、增加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一是放下架子,摆正位子。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序言中关于调查研究有句精辟论断,“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警察也是社会普通一员,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走访群众要当“小学生”,放下“官架子”,杜绝“摆谱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沟通请教、少一些指指点点,以诚恳的态度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二是迈开步子,走进村子。要主动上门,走村入户,深入工矿社区、田间地头,尽可能多地与基层群众接触,和群众打成一片。当前有的民警离开车就“不能走路”,习惯于在电话中“安排布置”,热衷于在饭店里“调查研究”,或者到了村组社区却只到干部家里,车来车往,来去匆匆,不仅接触不到最基层、最广大的群众,更让群众心生不满甚至厌恶!三是站正身子,找对路子。走访中要严格落实中央“六项规定”,轻车简从,杜绝奢靡,来有笑脸,去有谢声,与群众产生情感共鸣。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交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九)
  • 下一篇:浅谈创建全国一等车管所工作的几点体会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